東山(1)(2 / 2)

漢貴女 三春景 18871 字 3個月前

後來,這種下定金的方式延續到了不少領域。而且現在的棉花供需就是典型的供不應求,為了收到更多的棉花,保證不會被彆人搶走自己的‘供應商’,下定金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徐州、揚州這些地區,非常有意思。一方麵整體來看是地廣人稀,應該不存在人地矛盾。如果不考慮到越南方的地區發展程度越低這個問題,他們可以說是過的很舒服了,至少比中原地區的農夫過的舒服。

但事實並不是如此,徐州、揚州其實是地少人多的代表。

這是因為這些州看起來地盤非常大,然而實際上已經開發的地區很小!絕大多數人都聚居在極小的、已經開發的比較成熟的地區,這樣看來,人均耕地就很有限了,特彆是更南方的揚州,這個問題非常嚴重。

之前做甘蔗種植園的時候,因為甘蔗利益的推動,北邊的有錢人和南邊一小部分土皇帝聯手推了一波甘蔗園,開發了一批未開發的土地。土地開發之後就想辦法弄人過來種甘蔗,一般都是奴隸和破產農民。

然而奴隸和破產農民始終是少數,這些人還在本地居民身上想辦法。相比起背井離鄉的中原地區百姓,雇傭本地百姓是既經濟又容易進行的操作。

甘蔗種植園已經將這一波人口吸納地差不多了...畢竟是公元前的西漢,人口規模就擺在那裡,也不能要求太多了。

而現在又引入了棉花...這個時候大家發現,難受的不是沒有賺錢的生意,而是明明有賺錢的生意,卻偏偏缺人!

說實話,如果不是這個問題,棉花在南方的席卷之勢會更加奪人眼球。

而對於南方的甘蔗種植園也好,棉花園也罷,朝廷都是支持的,甚至會幫助經營者們弄到更多的人過去種甘蔗、種棉花,這個過程中甚至有不少並不那麼光明的手段,帶有脅迫性質的南下早就不是新聞了!

朝廷之所以這樣做,也不是為了幫商人,朝廷是為了幫自己——這幾年加稅嚴重,破產農戶已經很不少了,有甘蔗種植園和棉花園這個泄洪區,吸納破產農戶,讓他們有個去處,有一條路可走,對於維護社會穩定是有很大好處的。

而且甘蔗田、棉花田都是立足於土地的農業生產,每年產生的賦稅也是一點兒不少地上交了的(這個時候的商稅簡直不值一提,國家不重視,收取的比例很低,農稅占據了絕對的主力)。

開發南方的土地,這就等於是擴大稅源啊!這對於朝廷來說也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過去,中原地區開發南方的動力不足,就算是朝廷想要南方的生地變熟地,也不可能搞強買強賣。現在受利益驅使,商人、貴族們不少都自己花錢去開發南方了,國家自然是樂於配合著做點小工作的。

更何況也不白做,給自家的棉田、甘蔗田弄到了人,經營者也會投桃報李。朝廷本身能不能得到這份好處是說不定的,但對於經手的官吏來說,他們是吃飽了!說句不好聽的,這樣甚至動力更足!

另外,也說不清楚是好是壞的一個影響,奴隸貿易更繁盛了。

有需求就有市場,這也算是必然選擇。現在相比過去,奴隸市場暴漲!過去,有技能的工匠、長得漂亮的歌姬舞伎,都是奴隸市場上的搶手貨,價錢也體現了他們的稀有程度。

現在,這些奴隸依舊相比彆的奴隸價格遙遙領先。但普通的奴隸價格提升很快,過去這種普通奴隸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根本賣不上價。現在,若是價格不合適,奴隸販子立刻就打包賣到南邊的甘蔗園、棉花園。

對於南方的甘蔗園、棉花園,想要得到奴隸,根本不能隻靠錢,他們得用糖和棉來交換。和奴隸一樣,這也是現在最緊俏的商品,同樣不能單單以錢來衡量。想要大批量地交易,光是錢是不夠的。

奴隸貿易本身對於大漢的百姓來說,影響其實並不大。因為窮的要賣身的就是那些人,並不會因為賣身價漲了許多,原本不賣身的人也賣身為奴了。或許利用債務之類將一些人變成奴隸的黑色手段會因此多一些,但這也不可能成為社會主流,對於整個社會的影響非常有限。

奴隸貿易真正衝擊的是大漢周圍的國家。

首先就是匈奴...首先,匈奴過去很少和大漢做奴隸交易。第一是用不著,大漢沒有那麼大的奴隸缺口,還需要從匈奴進口。第二,匈奴不樂意!奴隸對於匈奴和對於大漢的意義完全不同。

大漢有奴隸,但大漢並不是一個奴隸製國家。其中差彆還是很大的,而最顯著的一項就是勞動的人口,大漢從事農業等生產活動的,奴隸占比很低!自耕農和佃農是絕大多數,而就算是佃農也並非奴隸!

直接的結果就是,大漢的國家維持並不依靠奴隸!

匈奴則不同,整個國家更偏向古老的奴隸製。匈奴人本身的職業是‘戰士’,雖然也會有自己放牧、自己生產食物,但那都是不用打仗的時候對自身勞動力的利用。而真正進行生產的是屬於這些戰士的奴隸!

在這一點上,遊牧民族是一脈相承的,直到封建社會晚期的女真族,就是後來建立了清朝的那個,也是如此!所以才會有規模那樣龐大的‘包衣’。對於他們來說,奴才就是非常重要的財產!打仗就是為了搶地、搶人口!

每次打仗都像是一次生意,這就是他們的職業。隻要打贏了,每個戰士就可以得到相對應的土地和人口,這些人口會在這些土地上為他們生產。無論是放牧還是種田,總之就是供養他們。

中原文明肯定覺得北方遊牧民族這是搶劫,但對於北方遊牧民族來說他們真不這樣覺得,這完全就是他們的生存方式啊!這就像是大自然中的獵食者不會覺得自己捕獵咬死了一隻羚羊有什麼問題。

這種認知前提下,匈奴怎麼可能會向大漢賣奴隸呢!

然而,舊有的一切都是用來打破的!彆以為人類很聰明,如果真的那麼聰明,這個世界上怎麼可能出現利令智昏、殺雞取卵這樣的蠢事?

對於匈奴來說,賣奴隸就是殺雞取卵,但原本不做隻是因為利益不夠而已!一旦好處給到位,他們是會被好處衝昏頭腦的!

比如說這個冬天非常難熬,如果過不去這個冬天,就算留下所有的奴隸又有什麼用呢?首先要把眼前的難關對付過去啊...就和中原地區的土地兼並一個套路。這種情況下,奴隸被大貴族賣走,然後大貴族和大漢這邊的奴隸販子交易...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至於匈奴之後會缺少奴隸...那就打仗吧,就算現在的大漢越來越不好惹了,西域還是自家自留地的。而且草原上還有一些小的遊牧部落,他們也不是匈奴人,把他們變成奴隸補充也不錯——其實匈奴內部自己也不團結,匈奴隻不過是許多部落的總稱而已,各個部落缺奴隸了,內部衝突一番,死道友不死貧道,這樣的事往年災年難熬的時候又不是沒做過!

隻要把握好尺度,不被王庭抓典型,什麼麻煩都不會有!

如今大漢和匈奴打仗越來越占優了,這也有利於匈奴奴隸引進——打贏了肯定是有俘虜的。俘虜的處理辦法有很多,直接殺了報戰功可以,送到長安獻俘,然後再由皇帝下旨或殺或赦也可以(殺了是揚威、複仇,赦免則是體現仁德,總之都有話說)。

另外還有彆的處理方法,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而自從奴隸貿易起來之後,直接殺掉的處理方式就急劇下降了,除了少數送去獻俘的,都被賣給奴隸販子了。這種買賣是公開的,報給朝廷知道了的,對於朝廷來說,這也算是邊軍自己解決了一部分養軍需求,減輕了朝廷負擔,也有利於解決南方甘蔗園、棉花園的用工荒,沒什麼不同意的。

至於會不會有人覺得這不人道(儒家等一些學派確實不太支持奴隸,雖然這並不妨礙這些人家裡用奴婢...),隻能說這個時代還比較粗放,各方麵都是。說是尊禮,其實很多禮都已經丟失了...權力可以壓製住一切。

對匈奴這樣處理,就算有人頗有微詞,也立刻被彆的聲音淹沒了——反正那是夷狄,夷狄根本就不是人啊!這麼處理沒毛病!更何況那可是匈奴,一直在邊境地區燒殺搶掠的匈奴,即使是用最樸素的情感來看,也不應該可憐他們吧?

古人可沒有人道主義這種概念...

對於軍隊,他們也樂意做這樣的事。雖然說是上報了朝廷,但那隻是因為規模太大,不上報也瞞不過去而已。實際上,交易的具體規模肯定和上報的不同...也就是說,軍隊得到的比外界知道的多!

多得的好處自然有整個係統的人去分...這在古代,甚至連違規違紀都算不上,隻能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古代軍隊麼,不能用現代軍隊的標準去要求——事實上,就算是現代軍隊,也隻有極少數國家的軍隊做到了軍隊不經商。而一旦經商,這種事情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而除了匈奴的奴隸,還有西南夷奴隸,這裡本來就為巴蜀之地常年提供開礦用奴隸,業務可以說是很熟練了。隻不過以前隻需要保證巴蜀之地開礦所需,業務規模說不上大。現在有利益驅使,自然會有人弄來更多的奴隸!

一部分是西南夷中的強勢部落打仗所得,也有搜獲的野人,甚至有人搞到了天竺奴隸——表麵上看,南亞次大陸被喜馬拉雅山分割獨立,實際上還是有山口可以進出的,如今天竺打仗正亂著呢,隻要有商道可以往來,弄來奴隸非常簡單,簡直就是純賺!

再有,南方地區的野人、南越那邊的交易...總之各地奴隸紛紛送到了南方的種植園裡...恍惚間,陳嫣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促成了一個可能在曆史上臭名昭著的‘奴隸貿易’?

站在現代人的角度,她本能地覺得這樣不太好。

然而站在這個時代的人的角度,她又沒辦法這樣簡單地去想這個問題了。國家、民族、生產力、戰爭...太多太多的東西是這個時代特有的了。而且說句實在話,市場已經做出了這樣的選擇,這個時候就算陳嫣想要停下這一切也不可能了!

這就像是潘多拉的盒子,當初是她選擇打開的沒錯,但關上卻不是她能做到的了。

那些在這一浪潮中被利益裹挾而來的人不會被說服,甚至市場的客觀規律也不會支持陳嫣的‘決定’。現在的她,也不過就是浪潮中的一個而已,而人又怎麼能對抗時代的浪潮、洪流呢?

即使是曆史上數一數二的英雄豪傑,他們也隻不過是在恰當的時候、恰到好處地順從了浪潮而已。

想到棉花,甚至更早一些的甘蔗,劉徹就不能小看一種新的、有潛力的植物的未來了。所以非常謹慎地道:“難道這其中有下一棉花、甘蔗?”

陳嫣想了想,如實道:“我尚未見到,等一些日子,東西送來才能說是不是下一棉花、甘蔗...不過即使不是棉花、甘蔗,至少也是茉莉、胡椒之類了!”

胡椒劉徹是知道的,雖然胡椒的引進比茉莉其實要晚一些,成規模種植更晚,就是這兩三年的事情。但胡椒比較特殊,它是一種調味料,呃...按照這個時候的傳統,當成是香料也可以。

這個時代的食物味道其實是很單調的,即使是貴族也很難品嘗到多豐富的滋味,這種情況下,任何一種調味料其實都不會便宜,也很容易受到歡迎。胡椒弄來之後,陳嫣就研發了幾道要用到胡椒的菜肴,然後通過聚寶閣旗下的一些酒舍給傳播了出去。

一旦有了這個開始,自然會有庖廚研究胡椒在菜肴中的應用。

在這方麵,宮裡走到了時代前列...這也很正常,當初陳嫣用素油,彆的地方都沒有,還是從少府搞到了一些茶油。背靠少府,宮裡本來就會供應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用不用是一回事,有沒有是另一回事!

宮廷之中自然要廣收天下之珍!

不得不說,胡椒未來能成為重要的調味品之一,本身的也確實有不錯的特質。傳入宮廷之後,立刻有庖廚研究出相關菜色用來豐富宮廷菜譜,也是討好宮中貴人。這種情況下,劉徹對這種黑色的小玩意兒至少是知道名字的。

反而是茉莉,現在在外麵也算是大紅大紫了,他卻不太清楚(種茉莉是門好產業,茉莉香也是日化部門生產的香脂、香水、香皂的主要香味之一,女人們原本不知道茉莉花的,這個時候茉莉花卻以極快的速度成為大眾認知度最高的花種之一)。

劉徹自動忽略了自己不太了解的茉莉,以胡椒來思考問題,點點頭道:“那倒是不錯...對了,棉田...”

“?”陳嫣疑惑地看向劉徹,不知道對方在遲疑什麼。

劉徹的遲疑隻持續了很短的時間,很快他就往下道:“棉田在齊地如此之多,糧田恐怕會不太足...這幾年卻從未聽聞青徐糧價暴漲,這是如何處理的...阿嫣可知?”

其實這個問題不應該問陳嫣,應該問管理地方的官員們才對。畢竟像是糧食、糧價這樣的大事,完全是官府的工作範圍。但劉徹並不覺得青徐那邊的官員可以做到這個程度,她直覺是陳嫣的操作起了巨大作用。

剛剛之所以猶豫了一下,也是覺得這樣太誇張了——糧食供應問題,這可以說是國家最大的問題了!如果這個問題那麼好解決,國家就沒有這麼多麻煩了!事實上,絕大多數麻煩都是從糧食而來。

如果陳嫣真的能在這上麵做到這個程度,未免讓人太難以想象了。

然而,如果不這麼想,那就更無法解釋一切了!所以到最後,劉徹也隻能接受這個聽起來非常荒謬的解釋。

“糧...哈!”陳嫣輕笑了一聲,想了想道:“陛下這裡可有地圖?”

地圖是非常珍貴的,但在劉徹這裡,想要地圖就太簡單了。點了點頭,就讓人取來一幅繪製範圍最大的地圖,甚至連在大漢周圍的勢力也繪了出來。雖然有些簡略,錯誤的地方也很多,但拿來示意也足夠了。

上林苑有劉徹用來練兵的地方,駐紮的精兵也不少了,陳嫣並不覺得臨時弄來一幅地圖很難。所以直接展開地圖,解釋道:“陛下請看這一處!”

陳嫣指出的地方是南越,以及南越以南和周邊的地區,輕輕點了點才道:“陛下以為,田地產糧多少看什麼?”

劉徹其實並不了解農事,但作為皇帝,理論知識還是知道一點兒的,所以試探道:“地力、糧種...?”

就連農夫的勤勞與否都列舉出來了,而陳嫣隻是點頭。

等到劉徹不說話了,陳嫣才道:“陛下說的這些皆是,不過最要緊的卻不是這些,而是南北!”

其實陳嫣想說氣候種類,但這個還要解釋,所以她乾脆簡單粗暴地解釋為南北了!

“越往南去越濕熱,這似乎有些不適宜居住,然而卻是適宜種糧的!中原的粟、麥、稻等,皆隻能一年一熟。而在百越之地,若是細心耕作,一年二熟輕而易舉。至於再往南而去,至於南越,甚至南越之南,一年三熟也是尋常...南越之難無冬日,根本不需停下耕種!”

這不是陳嫣胡說的,而是明擺著的事實。

“所以南域之國極易生存,以至於民夫怠惰,常常無所事事——隨意便能溫飽,自然少了許多勤勞刻苦!”

說到這裡,陳嫣揭曉了答案。

“青徐之地糧價能始終穩定,靠的就是南域之國的糧食...這些糧食多是稻米!這些稻米走海路北上運來,比粟米還便宜,糧價這才不能起來。若是陛下遣人多打聽就能知道了,如今青徐之地吃稻米已與吃粟米平分秋色。”

這個說法一出,劉徹立刻覺得世界觀都被顛覆了。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的新文《七零年代小美人》大概會在月中的時候開文,對年代文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來看看,希望能幫忙點個收藏,預收數據也好看一點點【鞠躬感謝感謝在2019-12-05 06:09:01~2019-12-06 06:06:4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鳳凰花又開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