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碧梧初出(一)
杏山鄉這一年來除了打罵孩子夫妻拌嘴田間地頭聊日頭的嘈雜響動,又多了朗朗書聲。
尋常六月裡日頭能曬到快半夜的時節,鄉裡半大孩子成天在外麵渾野,抓貓逗狗、逮魚捕鳥,烏泱泱亂糟糟,大的帶小的,惹得人厭狗憎,沒一個讓人省心!誰料如今這些孩子卻全坐在卓教習家的鄉學裡,老老實實搖頭晃腦寫字背書,山鄉一片安寧祥和。
自打鄉學開後一年過去,吳裡正眼見鄉裡孩子識得字越來越多,說話也是一套套之乎者也,他雖然聽不懂,但也樂得屁顛屁顛往新來的卓教習家送糧送菜,還時不時讓鄉裡農閒的婦人幫忙給卓家孩子縫補些衣裳,可謂是無不周全。
此時,他正踱步到卓教習家小院敞開的柴門外,隻聽內裡傳來陣陣稚語書聲: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雖然聽不懂,但吳裡正還是跟著朗讀節奏捋須點頭。他不想打擾孩子們讀書,便輕輕扣兩下敞開的門,卓家最小的也是話最少的小兒正在院裡自己拿著書看,見他聽到聲音抬頭後,吳裡正朝院裡招了招手。
五歲的卓悉衡放下書本合好,走至門口,行禮道:“吳裡正好,請進。”
他小小年紀說話卻一板一眼活像個大人似的不苟言笑,與他家老大脾性差得老遠,配上卓悉衡白潤的臉蛋可愛的模樣,實在招人喜歡,吳裡正俯下身來說道:“你爹在給娃兒講書,我撂下東西就走,跟你爹知會一聲,這是今日晌午前我老婆子去林子裡剛采來的都柿,保新鮮的漿果子,你先去湃在井水裡,等你爹和大哥下了學正涼口。”他說著將手裡的柳編提籃遞給孩子,又誇了幾句他有讀書的聰明相便走了。
卓思衡聽見門外動靜也剛放下書走出來,卻沒見到吳裡正,隻看見一籃子深紫藍色的圓潤都柿果子,他追出去看,吳裡正腳步快,已經繞近路不見影子了。
“我去打水,你回去看書。”悉衡此時已拎起桶往外走。
卓思衡覺得好笑,五歲的弟弟和十三歲的自己說這個,就像爹在吩咐兒子,他拎起弟弟後衣領,給他拽回來,奪下木桶道:“好好看書,我順路去接你三姐回來。”
水井就在鄉裡最大一棵柏樹下。卓思衡剛走到便看見背著藥筐三步一躥兩步一蹦的活兔子妹妹卓慈衡正往這邊來。
兄妹二人便結伴回家。
因為長得俊朗清秀人又文氣愛笑,卓思衡成為了本鄉中老年婦女最疼愛的後生晚輩,井邊遇到的大娘婆婆都爭著搶著幫他打水,念叨著寫字的手怎好乾粗活,沒等他拒絕完,她們便已把自己打好的水倒進他的桶裡。
卓慈衡看在眼中咧著嘴樂,待回去路上才低聲對卓思衡笑道:“哥哥,我看幸好鄉裡沒有和你年歲差不多的姐姐,不然這些嬸嬸嬤嬤非得為爭你當自己家女婿和孫女婿打起來不可!”
“最好彆,我可消受不來。”卓思衡聽了小妹語氣脆生生的調笑,方才讀書半日的疲累也消減大半,隨口聊著,“你又跟榮大夫進山采藥了?”
慈衡正是八歲上下最活潑可愛的年紀,說起家裡瑣事卻仍有無憂無慮的輕快調子:“姐姐藥吃沒了,我再備著點,爹入了秋又要咳嗽,我也得先……那個詞怎麼說來著?”
“未雨綢繆。”卓思衡很是無奈。
全家上下四個孩子,三個都是讀書的好苗子,唯獨慈衡,見了書本和字就打瞌睡,倒是跟著卓衍學了不少字,可還是不怎麼吃學讀書。不過她卻仍記得幼時誌向,跟著鄉中一個從前的軍醫學了些藥性醫術。卓衍總是擔心慈衡的學業,卓思衡倒是總寬慰父親,個人有個人的緣法,能找到喜歡的事並且堅持,也是活著的一大幸事,孔夫子不也講過因材施教的道理?在他給父親灌輸過現代個性教育理念後,卓衍便也不再煩憂,深慮之後托人從城裡帶了兩本醫典藥書回來,以此當做書經相授,反而慈衡也跟卓思衡一道點燈熬油看得津津有味,這兩年在學業上另辟蹊徑頗有進益。
雖然卓思衡自己是應試教育的受益者與排頭兵,但他也深知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應試教育,隻是時代所命,必須適應,若是慈衡和他回到現代,那他肯定把曆年高考知名醫學院校的錄取分數線打印出來掛她屋裡,還要語重心長說:“妹妹啊,看看這分數,不學能行嗎?”然後天天揪著這丫頭和自己一起往死裡念書做題,畢竟這關乎命運、未來和生活,更是想要實現她理想的唯一途徑。而此時所處時代又不像他的來處,想當醫生還是得先走過應試教育的獨木橋甚至還得是佼佼者才能跨入醫學殿堂門檻,如今慈衡有這個環境條件和能力接受個性教育,倒也不必悶頭朝一個路走,或許她的能耐和緣法比他們其他三個讀書的孩子都更彆有蓮華。
這番思緒被慈衡快活的聲音打斷:“對!哥哥真有本事!將來定能高中!”
他立即反應過來,接著剛才的話說道:“你彆轉移話題,哥哥問你,爹答應你和榮大夫學點醫術,但可曾答應你跟著人往山裡跑?你一個孩子,多危險,爹知道了得多擔心?”
卓慈衡總是很奇怪,自己的哥哥怎麼比爹還難糊弄,這兩句話要是爹定然就給繞過去了,然而哥哥總能在自己的話裡找出重點和頭緒,怎麼繞開都還能再接上。
於是她便隻能老老實實說道:“你不說,爹也不知道……再說那榮師父上次進山遇到貉子,兩腿發軟的時候還是我拿鐮刀給貉子趕跑的,上次小倫哥從軍營裡回來的時候,教了我好幾招刀法,可好用了!不會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