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21章(1 / 2)

第21章十載一第(一)

開篇依舊遵循題原則,先寫材料再延展觀點,卓思衡寫這種開篇不可不謂得心應手。他寫出太史公評價良吏的角度來自“奉職循理,亦可以為治”,認為遵守、執行貫徹國家法度是良吏最重要的評判標準,班孟堅則認為“所居民富,所去民思”才是循吏的關鍵所在,頗有孟子宏論的風采。

卓思衡此處轉筆,寫出他自己的見解:在他看來,這一人的觀點看似分歧,但卻都是忠誠的體現,所謂忠誠就是終於國事,法度和人民都是國家的根本,以此一者判彆良吏,就是根據國家的利益來衡量官吏的好壞,因此做官就是要忠於國事,為國而憂勞。這也是本人心中良吏的真正準則。

那麼問題來了,我按照這個標準給太子選良吏,會出現什麼問題呢?第一,會造成誤會,有人會覺得忠誠於太子比過忠誠於皇上是僭越犯上,其實大錯特錯。太子又何嘗不是國之邦本?否則曆朝曆代為何會這麼重視太子的廢立?忠誠於太子就是對聖上決策的肯定,對國家根本的維護,其實是一回事,隻是很多人樂於混淆這兩點,仿佛抓住什麼關鍵的話題,沒完沒了做文章,這種人就不適合進入東宮輔佐太子,更不適合在朝中輔佐皇上。

“此輩非事儲之才,亦難事聖,遑論事國?”

好的,罵得夠狠,卓思衡覺得心裡很痛快,好像替他爺爺和老子出了一口一十年的惡氣。

但還沒罵夠。

他再蘸筆勻墨,繼續寫道:

第一點,要看時代背景給我們提供了怎樣的人才選擇來配套此時的政治氛圍。讓我們回到史料,班孟堅的《漢書循吏傳》列舉了三個朝代官吏所處的政治氛圍,孝武皇帝外攘四夷,他是猛男,於是用猛臣,朝野內外的氛圍也是奮發剛強的;孝昭皇帝衝齡踐祚,朝政是霍光說了算,但那時有更寬容的輿論環境,比如賢良可以入朝與帝國中樞的官吏討論國事,才有了《鹽鐵論》流芳,總之是比較安穩過度的階段,也給民眾打下了穩定生活的基礎;孝宣皇帝就不一般了,他見識過真正的民間疾苦,所以事必親躬,希望能為百姓謀福祉,為天下官吏的表率,在那個時期,官吏都同心同德,共創中興。以上史料我們得知,政治氛圍往往能決定時代的走向。而東宮的氛圍其實有時候和朝野的氛圍相輔相成,皇上希望怎樣培養太子是非常重要的,皇上對國事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東宮的氛圍不能和大環境有差異,否則就會營造出不和諧的論調,致使猜疑產生,動搖國本。

“禍歧望氛,疑竇兩生,亂國本之始源也。”

卓思衡寫完自己讀了一遍,心想不會吧不會吧?不會有瞎子看不出來他在寫孝宗廢戾太子的原因吧?

第一點寫完,第三點也在心中醞釀好了,他一氣嗬成向論點核心發起猛攻:

第三點,國家需要什麼樣的太子才是最重要的。這點光是聖上明白沒有用,滿朝文武明不明白才是關鍵。有時候皇上明白,但架不住官員裝糊塗,也有曆朝曆代哪個皇上就不明白的,那官員再明白,也隻能勸諫,結果未必儘如人意,隻不過為了忠實於國事這也是臣子的必須儘力為之的義務。如今我【】朝正待中興,朝堂之上需要敢於思考怎麼突破的官吏,東宮之中也需要敢於思考如何為國事培養真正能秉持聖上理念的官吏,這樣的人輔佐太子,可以使得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共同為美好的未來朝發光發熱,而不是將時間浪費在猜忌黨爭之上,讓後來者不能專心好好搞事業,還得先清理戰場澄明吏治再投入國事。

“先者僭祚而後者憂勞,奮補不及蠹蝕久空,難繼也。”

他頓筆後連猶豫都沒有,又補了一句:

“此事已有先鑒,實非妄斷。”

很好,很好,該結尾了。

最後就很容易了,複述一下自己“為國事”的核心論點,返回母題的史料,以太史公和班孟堅的觀點再次扣題,結束。

卓思衡寫完後有直抒胸臆的快樂,隻是可能是太累,眼睛有點模糊,他揉了揉,還是感覺四周有點暗。

不對勁。

小小一方天地裡很難感受時間流逝,然而抬頭往簾下探看,又聽暮鼓伴隨肚腹饑腸轆轆敲響第一下,卓思衡才猛然發覺已快到結束時間。

而他還沒將文章謄抄到考卷上!

本【】朝科舉嚴禁繼燭,不但考生不許帶蠟燭入場,前朝的夜答特賜三支火燭慣例也給廢除,因而四十九遍暮鼓後,考生便會因為天黑無法繼續作答。

卓思衡進入瘋狂加速狀態,磨墨的動作跟上發條沒有什麼區彆,展開考紙,走筆謄寫,總算當太陽徹底落下黑暗淹沒全部字跡前將文章抄寫完畢,他終於長出一口氣。

而後便是頓覺渾身酸麻,尤其是胳膊,幾乎要抬不起來,方才連帶緊張加連續書寫,身體真的有點遭不住,勉強吃了點東西,腦袋暈沉沉倒下就睡。

幸好是家裡帶來的皮絨毯子足夠抗風阻凍,第一天除了鼻子臉凍得發紅腦門發木以外,最重要的手腳都還算舒適。

而聽起來隔壁兩位“鄰居”狀態都不怎麼樣,一個受凍咳嗽,一個受風打噴嚏。

清晨分發淨水,漱口洗臉吃過東西後,來到第一天的“論”戰環節。

論題相對而言較為簡單短促,有點像是問答題,多與律法、經義和國策有關,這是卓思衡認為的不失分題,也就是考卷中前麵那些鋪墊問題,隻要有認真按照所學內容回答,便不該丟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