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第175章(1 / 2)

第175章青山好去(三)

“卓大人,上次你也是要我主持大局,但情況不同,此次事涉朝政,又兼科舉弊案此等重事,我若出麵,豈不是逾越了皇親同朝議的限界?隻怕那時遭受非議的就不隻是越王這孩子,還有我也難逃其咎。”

長公主聽了卓思衡的意見後深覺不妥,她倒不是一味躲懶怕事,而是這事根本輪不到她管。

卓思衡早就料到長公主的這番說辭,他也準備好了辯答:“長公主殿下,聖上龍體欠安之際出此要事,朝臣理應分憂擔責,此際沈相已著急大臣於中書省議政,但朝臣如何去與越王說論聖體欠安之際不宜動用兵權這樣的話?現下貢院已圍,涉案官吏皆已捉拿,但越王殿下弄出的響動越大,各處的猜疑也越多,若在聖上無法臨朝之際人心浮動,沈相與微臣皆覺不妥。但此事該由聖上所信賴之親眷去說才妥當,畢竟若真朝臣群起言之,越王殿下治事之心難免會有挫折,但生怨懟就不好了。可如果長公主殿下以姑侄身份好言相勸轉圜一二,想必聖上蘇醒後得知,也會稍有喘息再做布置。未免天家子孫與朝臣結怨,還請長公主為聖上分憂。”

真正說動長公主的,是兄長此時無法臨朝的身體情況,和會造成人心浮亂的禁軍調動。她最了解兄長,知道無論如何他都不會放任事態隨意升作緊迫,皇上的施壓手段總是巧妙而恰到好處的,要真因此朝臣與越王結怨,到時候難做的是自己哥哥,該如何在平息非議和親生骨肉之間門做選擇是道難上加難的苦題。

這樣一來,她就必須站出來先避免事態惡化至無法收拾了。

“卓大人,你總能找到問題之關竅,說服想要說服的任何人。”長公主微微一笑,旋即起身道,“也罷,終究也是家事,我若坐視不理,旁人會說天家沒有擔當,隻是有一樣我必須向卓大人說明,我此行勸說,是不希望侄子之為引發非議致使皇兄兩難,絕不是言涉亂政妄自弄權,還請大人與我同行,為我做個見證。”

長公主是如何縝密的人,當然不會落人口舌,卓思衡自己出的主意也做好分擔的準備,直言笑道:“謹遵長公主諭令。”

其實長公主也聽到一些混亂的風聲,她並非在朝中全無消息,今日貢院一封,她得知越王行徑,便覺太過張揚,但終究是做了對的事且也是皇兄所交待的差事,略微過火不算錯處。但聽卓思衡將事情朝深處理清脈絡,她又覺此事需要到此為止,提點這魯莽的侄子,該當她做姑姑所為。

眼下,越王正在大理寺,此處已教禁軍圍了個嚴實,卓思衡隨長公主鸞駕抵達時,已有不下三百勁卒在此,他心道,虞雍這小子彆是故意為之,皇帝讓越王統領些禁軍護查省試,他就故意不乾人事讓越王隨意調兵犯錯,好甩掉這包袱。不過這思路倒是沒錯,和卓思衡的打算裡多少有些不謀而合的意味。不過事情還沒到時機,虞雍也是操之過急,武將,嗬,再聰明也是一個德性。

卓思衡忍不住想。

他就不一樣了,他已經為越王殿下非常貼心且精致地挖下九九八十一個坑,可能越王對他親爹的了解還不如卓思衡這個大臣,皇帝是什麼樣的人?心機之深心眼之小世所罕見。皇帝此時暈厥或許是個意外,但也給了卓思衡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徹底探清越王的虛實,並且順便讓他吃點苦頭。

越王此時正占據大理寺的正廳,長公主入內時,便聽他在發號施令:

“再去古壇場大營,命虞雍調來一千人,除去貢院,這幾個捉拿歸來的大臣宅府也都給我圍住,不許閒雜人等出入。”

看著越王意氣風發的樣子,長公主眉心微動,說話卻仍是款洽親善,似是最關心人的長輩,柔聲道:“翊兒原來在這裡,教姑姑好找。”

然後,她不動聲色攔下得令欲行的禁軍牙尉。

越王正在興頭上,被打斷後頗有凝滯,但見到是宣儀長公主,也不敢不給這位親姑姑幾分薄麵,他冷冷掃了眼近旁的卓思衡,快步下來到長公主麵前行禮道:“侄兒問姑姑安好。”

長公主則滿麵愁容,低垂眼簾道:“你父皇身子不大好,我聽聞你調動了禁軍,擔憂是宮中出了變故,特意來問,到底出了什麼事?”

卓思衡很佩服長公主與她兄長不相上下的演技和臨場發揮的措辭。

越王聽罷立即說道:“姑姑,宮中哪有變故?萬事都很安穩。”他掃了一眼卓思衡,眼中冷芒必現,聲音也陰沉下來,“姑姑且安心回公主府,該小心的是那些個小人在您麵前搬弄是非,顯得咱們皇家好似不是一條心一般。”

卓思衡仿佛說得不是自己,已然保持得體的泰然自若,於姑侄二人側後靜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