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一十一章 繁簡之議(2 / 2)

“所以‘台’,其實是‘胎’的本字。篆文有了些變化,上邊胎兒稍繁,隸變後隸書、楷書寫作台。”

“所以這個字還表示子孫相續,故台有“嗣”的意思。也通‘幺’,通‘玄’,為什麼我們稱第四代的子孫為‘玄孫’,根子就在這裡。”

“這個字因為從‘?’加‘厶’變化而來,厶為乙,因此它在殷商、西周文字中,就和?通用,意思是‘以’,讀音也是‘以’。”

“因為原字的意思是懷孕,也就是有喜,因此他還有一個意思,演化成了後來的‘悅’和‘怡’,‘怡’的讀音就是這樣保留下來的。”

“有因為‘厶’字是奸宄邪行以圖謀個人利益的意思,這個字後來演化出了‘私’,就是證明。而‘?’字還有一塊地域之意,因此‘台’字還演變出擁自己意誌支配地域之人。”

“因此這個字在《詩》《書》當中,還可以用作第一人稱,意思是‘我’或者‘我的’。而在秦、楚簡牘中。成為‘始’,‘治’‘殆’等字的簡化異體字。”

“而寶島的這個台,是一個會意字,在甲骨文裡並沒有,是文字的結字法發展到成熟的篆文以後才開始出現的。”

“《說文解字》裡的解釋:台,觀,四方而高者。從至,從之,從高省。”

“篆文上邊像台上建築頂部的裝飾,中間是高的省略,下邊從至,表示是人們登臨遊觀的方形高而平的建築物。”

“古人堆土以築高台,用來了望四方,所以‘台’的本義就是了望台,指用土築成四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築物。”

“高台是不需要屋頂的,因此隸書將屋頂‘亠’去除而以‘士’代替,表示一個男子站在高處當衛兵。”

“到了元代,在俗字的應用中,常把‘台’簡化為‘台’,例如《太平樂府》,《目連記》,《金瓶梅》,都可以找到這種同音替代的樣子。”

“而寶島的這個台,其實本來也是個‘誤字’,因為據林紹豪的考據,這個名稱可能是從閩南語‘風篩’的‘篩’演變而來。”

“所以魯鼎梅重修的《台灣縣誌》雲:‘所雲台者,乃土人見颶風挾雨四麵環至,空中旋舞如篩,因曰風篩,謂颶風篩雨,未嘗曰台風也,台音篩同台,加風作台,諸書承誤。”

“所以從這個考據來論的話,寶島本來不該叫“台島”,而應該叫‘台島’,而這個‘台風’,又一般認為是從粵語‘大風’演變而來。”

“1956年《漢字簡化字總表》,最終決定將‘台’,‘台’,‘台’合並為‘台’字,其合並的脈絡和邏輯,就是基於上述的原因,同樣還有個‘台’字,也是如此。”

“台’,‘台’合並,遵從的元代俗字合並的成例;‘台’,‘台’的加入,則是在不影響字義混淆的情況下,適用去除複雜偏旁,和將多個不常用字或者專用字,合並為一個字的原則。”,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