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小篆能夠統一涵蓋五經上的全部文字,許慎在這方麵先是考慮了整體的需要,隻要求“通古”,而沒有一味地“崇古”。
成就實在太高,因此北齊文學家顏之推評價許慎:“檢以六文,貫以部分,使不得誤,誤則覺之。吾服其為書,隱栝有條理,剖析窮根源。鄭玄注書,往往引其為證。若不信其說,則冥冥不知一點一畫,有何意焉。”
元代學者李文仲認為:“處《說文》之先者,非《說文》無以明;處《說文》之後者,非《說文》無以法。”
清代文學家姚文田從古音上關注《說文》:“古音至江左儘變,所賴以不亡者,惟《說文解字》一書。其於諧聲之文,枝分派彆,條理秩如。”
這道學風一脈相傳,流傳到辜家,亦是如此。
就聽辜幼文說道:“五點句讀,那《說文》裡多數段落,都能背誦了吧?”
周至點頭:“十之六七。”
“好。”辜幼文用竹片拍了拍自己的掌心:“解一個,慶祝的祝。”
“祝,祭主讚詞者。從示,從人口。一曰:從兌省。《易》曰:‘兌為口為巫。’”周至張口就來。
“嗯,皇,皇帝的皇。”
“皇,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讀若鼻,今俗以始生子為鼻子。”
“冬,冬天的冬。”
周至正要開口,辜幼文將竹片舉起來:“去寫下來。”
《說文解字》光背是信息不全的,因為裡邊還有古字的字型。
周至取過紙筆來,寫下來兩個奇奇怪怪的字:“這個是小篆,這個是古文。冬,都宗切,仌部,小篆字型是這樣,解釋:四時儘也。從仌,從夂。夂,古文終字。這第二個是冬的古文,古文冬,從日。”
“你覺得《說文》的這個說法,對嗎?”
“許慎所能得到的冬字,字型來自金文,但那還不是最早的冬字。”
周至說著又在紙上畫下一個圖形,就好像掛在釘子上的一根跳繩:“這是甲骨文裡‘冬’的初字,是一個首尾打結的繩子,表示‘終結,結束’的意思。”
“許慎收集的金文冬字,繩結圖形依舊予以保留,不過在繩子中間,增加了一個表示太陽的‘日’,用來表示‘冬天’這個概念,意思是一年日子的終結。”
“許慎認為‘夂,古文終字’,以及‘古文冬從日’,其實都是對的,不過也沒有說全,那就是‘夂’來自首尾打結的繩結。”
“後來字體演變,大家認為這樣表達不出冬日寒冷的印象,於是在字的下方,添加了兩串冰淩,這就是冬字下麵兩點的由來。”
“再到後來為了方便書寫,到小篆演變成了以冰淩代替太陽的冬,並且以之為基礎,發展成今天使用的冬字。”
“師祖祖,我說得對不對?”
“哈哈哈哈……”辜幼文開懷大笑,將竹片朝桌上一丟:“吾輩後繼有人也!”
乾爹頓時大喜:“肘子,快拜謝師祖祖,師祖祖答應將你列入門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