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吃的地位(2 / 2)

眾人都是點頭。

“都滿意,這不就著飯菜,方才聊得開心嘛!”周至笑道:“對了張師,你這外國徒弟是怎麼來的?”

“嗐!”張元福說道:“我不是在烹專代著課嗎?有一天到課堂上,突然見到一群傻小子圍著一個外國妞,嚇我一跳!”

“問了一下是主動找到學校裡邊來的學生,為了進校跟校領導掰扯了一天,最後校黨委開了個擴大會才決定收下這學生。”

現在的烹飪校雖然號稱是專科學校,其實就是個職業技能培訓學院,生源都是高中學曆,專科甚至技校都考不上的那種,也就是張元福嘴裡的“傻小子”。

有句老話叫“災荒年餓不死油廚子”,很多家庭為了孩子有一技之長,便將他們送到烹專學習。

因此可以想見,一個老外跑到烹專來哭著喊著要學做菜,給大廚兼職的校領導們帶去了多大的震撼。

實打實的講,烹專主要是學習技能的,甚至早年間川菜傳承都是口口相傳,真正以文字記錄整理菜譜,乃至於深入研究川菜曆史的,都不是真正的廚子,而是類似周至這種“文化人中的吃貨”。

而麵前這位付霞,再一交流,原來是牛津大學的大學生,因為一個中國少數民族研究項目來到蜀大交流學習的,而且她的那口牛津腔不是後學的,因為她家就在牛津大學裡。

父親是世界文化史學術權威,母親是東方史教授,不過專精不是中國,而是印度。

付霞現在弄的那個課題,其實就是從母親那邊要過來的。

“不過有了小姑娘在,班上那幫傻小子學藝的勁頭也足了不少。”張元福笑道,笑容裡甚至有幾分寵溺:“就是多了個小尾巴,時常跑來鑽後廚。”

“也是莫大的機緣和運氣啊……”周至感慨:“其實我也愛鑽後廚,老家郭師的私房菜館裡有道酒香肚頭,那可真是守了好久的鍋邊才勉強把得準火候。”

“小周師父是好人!”張元福其實人挺直爽,當然要是不直爽怕是也多不了這麼個牛津小跟班:“不但沒有看不起咱們,還給咱們寫書!”

“張師可能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工作有多麼的偉大。”周至切換成了英文,對付霞說道:“這樣的手工藝的傳承,我認為應當屬於人類文化的偉大遺產,等同於文物、古跡等物質的,等同於文字、典籍等語言載體之上的,無形的,非物質的,文化遺產。”

金發老外頓時點頭如搗蒜:“是的是的,你的《川味趣談》就是我的中文教材,比學校發的曆史材料有趣多了!”

說完又歎氣:“你要是在學校多好,就可以成為我的‘語言對子’了!”

如今的中國對於國外留學生的關心可謂無微不至,除了居住條件,學術輔道,方方麵麵都是給予了最好的條件,其實就是一種自卑心理在作祟,生怕被彆人看不起。

“結對子”也是蜀大的特色,每個留學生,學校會給找一個對應的外語專業中國學生,負責和她/她進行中文交流,以便讓留學生儘快適應中文環境。

而中國學生也願意,畢竟也不是永遠用中文交流,這樣自己的外語能夠進步。

還有就是通過外國留學生,真實地了解外麵的世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