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結構中的關鍵生產資料大部分掌握在地主或封建領主的手中,故而能夠形成地主剝削農民的階級關係。”
“問題就出在這最後一句,在中國,既然唐《均田令》開始,國家就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全天下的‘丁畝’標準,那麼‘關鍵生產資料大部分掌握在地主或封建領主的手中,故而能夠形成地主剝削農民的階級關係’這句話,就有問題。”
“就連人家老馬自己都說他的調查和理論都隻適合西方歐洲,因此我們肯定需要結合自己的情況,搞自己的調查,最後得到自己的理論。”
“可是據我所知,曆朝曆代有為的政府,都把‘抑兼並’作為大事來抓啊。”張路喜歡研究曆史,對這些都是知道的:“這不是正說明剝削的嚴重嗎?”
“首先我們要鬨清楚他們‘抑兼並’的根本原因和目的是什麼。”周至笑道:“‘抑兼並’從來都不是為了解決剝削之弊,因此將兩者強行聯係起來,本身就不科學。”
“因為製度之弊,兼並之家都是能夠免稅免役的,自耕農是為了逃避國家的稅收和徭役而依附於他們,這就導致了國家稅源和役源的枯竭。”
“所以朝廷打擊兼並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保住自耕農的人口和田畝基數,以得到足夠的稅收和役丁,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周至說道:“這才是他們的根本目的,說到底還是為了維持統治,因此‘抑兼並’隻是手段,不是目的。”
“一旦有了維持國入的更好方法,能夠保證國庫裡永遠有錢,他們立刻就會將‘抑兼並’這手段給扔掉。”周至笑道:“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在完成全國田畝清丈,製作好魚鱗戶冊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在全國範圍內普征丁稅,讓朝廷收入翻了一倍。”
“朱元璋已經是非常愛民的君主了,對於統治者的仁慈和本心,我們還是會不要過於高估比較好。”
“搞魚鱗戶冊,不就是為了抑兼並嗎?”張路繼續追問。
“魚鱗戶冊又不禁止買賣,雖然增加了過戶手續的麻煩,但從製度上說,不禁止買賣,當然就不能抑兼並啊。”周至說道:“魚鱗戶冊存在的意義,在於不管土地如何流轉,不管土地流轉到誰的手上,都沒法讓它憑空消失。”
“這有什麼用呢?”
“為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打下基礎啊。”周至說道:“這是清代的成功經驗,有了這兩條,以畝計產,以畝計稅,所有土地列入征收行列,就能夠保證國庫稅源不竭,就能夠維持國家運轉。”
說完又憤憤不平:“麻蛋最後也成了他們敢簽不平等條約的底氣。”
“其實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才是另一種徹底的‘抑兼並’吧,夾川話說的‘大家馬兒大家騎’,規則都一樣了。”
“還是有特殊,比如旗人的‘鐵杆莊稼’。”周至搖頭:“不過總體來說,清廷的腰包裡有錢,政府的境遇比之前的所有王朝都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