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章 本意(2 / 2)

“那孔子那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又該如何解釋呢?”吳貴業依舊想要得到一個解釋。

周至笑道:“那我們還是得從原文出發來研究,這句話最早其實是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節》。”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關於這段話,一般的解釋是統治者讓馬廄裡的馬兒過得比老百姓都好,那他就沒有為民父母的資格,孔子說:‘第一個製作陶俑的人,一定不會有後代吧!’既然製作出人的替代品來使用,為何卻要讓自己治下的子民饑餓而死呢?”

“很多人認為,孔子這句話是頑固堅持人殉製度的明證,直接將這句話翻譯成了‘製作陶俑代替人殉的人,肯定會絕後吧?’”

“但是大家難道沒有發現,如果這句話如此理解和翻譯,那麼《孟子》的這段話,就會存在文法中的邏輯問題嗎?”

“將孔子這句話摘出來,我們就能夠看到,孟子認為‘象人而用之’,是一種進步,隻是這種進步在‘使斯民饑而死’的現實麵前,就成了一種虛偽對吧?”

大家都點頭表示同意。

“既然認為‘象人而用之’是一種進步,那麼如果孔子的‘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對‘象人而用之’的一種惡毒詛咒的話,孟子為何要將這句話拿出來,作為支撐自己觀點的論據呢?”

誒?作為中文係的大學生,在周至的啟發下,大家很輕易地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周至說道:“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就要繼續翻書,然後可以在《禮記·檀弓》裡找到一句非常重要的佐證,那篇文章還記錄了孔子的一句話,‘謂為芻靈者善,為俑者不仁’。”

“芻靈是啥?是略具人形的草人,而‘俑’的原意,也不是我們現在熟知的兵馬俑,而是一種帶著複雜機關的木頭人。”

“鄭玄注:‘俑,偶人也,有麵目機發,有似於生人。’皇侃疏:‘機械發動踴躍,故謂之俑也。’孔穎達《正義》:‘刻木為人,而自發動,與生人無異,但無性靈知識。’《埤蒼》雲:‘俑,木人,送葬設關而能跳踴,故名之。’”

“孔子認為‘俑’實在是太像人了,統治者以之代替人陪葬,僅僅是出於‘非不為也,實不能也’的話,同樣也是不仁的表現,遠不如有能力用‘俑’,卻還是使用芻靈的統治者好。”

“《孟子·梁惠王》裡這句仲尼的話,應該結合《禮記·檀弓》來理解,說明孔子不僅僅反對人殉,甚至連俑殉都反對。”

“而孟子將之作為反對‘殘民’的有力證據來使用,就成了理所當然。”

“因此《孟子·梁惠王》這段話的翻譯,最後就該是: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認為‘象人而用之’都是一種殘忍,可能會讓‘作俑’者遭到反噬而絕後,更何況統治者‘其使斯民饑而死’呢?”

“隻有這樣理解和翻譯,才符合周公,孔子,孟子一脈相傳的儒學思想,符合《禮記·檀弓》的佐證,符合孟子引用這句話時候的思維邏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