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介紹又刷新了許多人的認知,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包括秦楚,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兩個國家卻曾經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卡拉米。
“進入春秋以後,巴人的活動地域逐漸歸入楚境,巴民族的一部分留居楚國,並與楚民族不斷融合;另一部分逐漸向巴蜀盆地遷移,慢慢與那裡的蜀民族融合。”
“戰國時期,巴民族是楚國境內的主要民族之一。楚國中心地帶的考古發現中,常有巴民族標誌的文物出土。”
“之前肘子給我們介紹過,楚人尚鳳,巴人尚虎,所以巴人的青銅器,尤其是軍器上,很多老虎的裝飾,這個也屬於這種情況,是吧?”張路問道。
“嗯。”周至說道:“《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裡說過,巴人的祖先叫做廩君,廩君死後,魂魄世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形成了人祭傳統。”
“唐人樊綽《蠻書》也提到過:‘巴氏祭其祖,擊鼓而祭,白虎之後也’。所以古代巴人崇拜白虎,白虎應當就是巴人的‘圖騰’。”
“《周禮》中記載有鼓人,所掌轄的‘六鼓四金’之器。‘四金’即錞於、鐲、鐃、鐸,都是用於號令軍士行動之器。”
“錞於我們已經見過了,鐲就是我們在秭歸見過的鉦,鉦如果不用繩掛,而是插上木柄持握,就是鐃;如果還是繩掛,在裡邊加上舌頭改成鈴鐺,就是鐸。”
高館長聽得直樂:“肘子這個解釋倒是簡單直白得很,說得也是這幾種軍樂器的最大特征。抓住了重點。”
“對於巴人來說,他們最喜歡用的就是錞於和鉦兩種,當然這也不是一般人用得了的,我們在涪陵小田溪2號墓除出土的青銅鉦上有二‘王’字,說明巴族首領對內可能還稱王的。”
“也有可能,他們是取的白虎額頭上的圖紋。”周至捂著嘴偷笑:“和中原的王子都不是同源,不過剛好巧合罷了。”
“誒?給你這麼一說好像也有道理呢。”高館長恍然:“那兩個王,搞不好真不是中原文字!”
“這個是敲擊的嗎?館長你們敲過沒?什麼聲音啊?”葉欣和梁紅更感興趣的是這方麵。
“錞於發展到後來,就和鉦一樣發展成了‘套裝’,大小十幾件放置到一起,逐漸演變為巴貴族田獵和部落歡宴時的擊打娛樂樂器。”
“不過出土類似器物最多的地方實在湘省的石門縣,也是巴國實力最強盛時候的地域範圍,那裡從六幾年開始,相繼出土錞於三十多個。尤其是八三年年六月,一次性就出土了戰國錞於十五件,最高的五十多厘米,十四點二公斤,最矮的也有四十多厘米。”
“錞於的上蓋後來也發展出虎、馬、龍、蛇等多種鈕。但是石門出土全為虎鈕,表現了巴人祖先的崇拜觀念。”高館長說道:“不過很遺憾,由於時間久遠,已沒有一件錞於能清晰發聲了。”
“你們還真敲過了?”周至聽得瞠目結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