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心計13(1 / 2)

女配愛平淡 養心殿 11809 字 10個月前

太平說:“管成協助龍武軍平叛的時候被人亂箭射死,就算是他活著,本宮也會好好好的清算他自作主張濫殺無辜之罪。”

何離問了詳情,發現管成也算罪有應得,公主已經查到他貪贓枉法,克扣軍餉,還有濫殺無辜的罪證。回來也要軍法處置,沒想到他這麼快就死了。

太平說:“現在你的身份曝光出來,我懷疑他的死可能另有內情,到底當時文泉書院被滅門是怎麼回事隻有他清楚。就算有亂黨要鏟除,也不及你的身份特彆。也許有人早就知你的身份,而借管成除餘孽之手,鏟除你,文泉滅門案目標對準的不隻是為後亂黨,還有你這條嫡子真龍啊。”

管成死了,事情就變得撲朔迷離。

李隆基有理由懷疑人是太平公主讓人殺的,太平公主也有理由說是李隆基乾的。

何離說沉吟道:“既然管成已死,文泉書院的仇恨就到此為止。姑姑已經幫文泉書院上下恢複名譽,還親自設祭。侄兒所做的也並非全對,又牽扯到了其他人……這其中誰對誰錯已經一團亂麻,我不想這件事再對日後大家的關係有影響。”

太平態度很平和地說:“也好,我尊重你的意見,你那位大師兄怎麼樣了?”

何離:“多虧姑姑提供方便,大師兄已經在京郊彆院修養一段時間,相信他一定會恢複的。”肚子上破了一個大洞,受了那麼重的傷本以為必死無疑,就算是不死也是元氣大傷,但是好在有太平公主提供的神藥和安定居所,這才給羅宏救回一命。而且在何離認回身份之後,朝廷也已經撤了對羅宏的追殺令。借著何離的關係,他不再是逃犯了,不用東躲西藏。

太平說:“跟你大師兄好好相處吧,從小長大的情誼最是難得。你身邊需要可以完全托付信任的人,用到什麼藥材補品來跟我說。”

身份帶來的改變,不僅僅是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同樣帶來的危機並不少。生在帝王家,總是讓人,人又愛又恨。何離日後的處境將是險象環生,不用太平多說,想必他身處其中很快就會親自了解。

“謝謝姑姑。”。

李隆基後知後覺又上了太平公主的當了!

他之前見何離和太平公主走的近,就派人去查何離,估計皇上後來的調查中也查到了他的人。

現在血洗書院的人死了,在他的地盤上。皇上完全可以懷疑管成很有問題,懷疑李隆基早就查到了何離的真實身份。

他懷疑管成的死根本就是太平公主刺劃的,隻是沒有證據。

不過所有人都認為太平公主力保何離,當然不像是要對何離不利。李隆基又不能站出來對皇上明說這些事不是他乾的,他說了反而嫌疑更大,這畢竟隻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推測罷了。

如果沒有刺殺和審訊事件,就算何離的身份被揭穿,他們也曾經是關係很好的上級和下官,而之前李隆基已經親手把何離完全推到太平公主那一邊。

李隆基隻覺得有太平公主在一日,對他打擊都甚深。他和姑姑這梁子算是越結越深,不把對方扳倒都彆想安生。他剛開始羽翼豐滿時,便立下豪情壯誌,要徹底根除太平公主對朝廷的影響。可沒想到太平公主樹大根深,會是如此難對付。如今又多了一個離王。更加不能小覷。

李隆基現在已經有些後悔了,不該太早露出反叛的心思,若是他乖乖聽姑姑的話,假意做個順民,也許早就做成了太子。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再徐徐圖之除掉公主的勢力也不遲。怪隻怪他太沉不住氣,還沒能儘在掌握,就豎了一個大敵。

這天,皇上叫幾個兒子前來小聚,李隆基到了之後發現何離和宋王已經在了。

父子四人互相見過打過招呼之後,皇上親切的招呼他們用膳品酒。

三人在皇上麵前都是孝順知禮的好兒子,一個比一個恭孝和順。

酒宴開始之後,皇上輪番找幾個兒子說話,誰都不會被冷落,等到話題打開了,皇上

說:“親兄弟沒有隔夜仇,有什麼事情大家說開,心裡彆存疙瘩。”

到現在三人若是還看不出來皇上是親自為幾兄弟在緩和關係,就白活了這麼多年。

皇上為了彌補這麼多年來對離王的虧欠,精心挑選了封地和食邑,並不比宋王和平王的差,力求補償。可這看在彆人眼中,代表的意義就多了,不由得開始揣摩聖意。

李隆基先是恭喜了六弟,情真意切得仿佛比自己獲得了這些封地都高興,又一一傳授管理封地地稅田租、戶稅人民的方法。如果摒棄他之前的所作所為,當真是一個為弟弟著想的好哥哥。

離王自然一一受教,他的確沒有一點做親王的經驗,他行事不拘小節,不過也知道京城裡都是人精,恨不得每人漲一百個心眼子,所以他的一言一行,必然有很多人看著。為了不鬨笑話,回去還要好好做做功課。

有人精心算計,也有有人真情流露。宋王就頗為遺憾傷感地說:“過等到下個月母妃的忌日過後,我就要離開京城前往封地,咱們兄弟剛剛見麵,卻未能好好親近,又匆匆分彆,為兄著實覺得遺憾。”

離王說:“大哥又不是不回來了,而且六弟我一向喜歡暢遊江湖,說不定過一陣子就去找你了。到時候大哥可彆把小弟拒之門外啊!”他長在民間,又曾四處遊走,自然一身豪氣,說這話是明顯沒把之前的事情放在心上。

李成器很高興:“那好啊,隨時歡迎你來。聽聞魏州盛產美酒,不知道你喜不喜歡,到時候我們兄弟兩個不醉不歸……”本來他就對何離心存愧疚,一直為那碗水的事情耿耿於懷。他是真的很喜歡這個新認回來的弟弟,何況兩人本就是一母同胞,更覺得親近,到底是親兄弟,不需要磨合就有說不完的話。

李隆基心裡很是不以為然,覺得離王這話說的太假,等他見識了京城的繁華,掌握權力之後,又怎麼可能還會舍得放棄這一切去暢遊江湖呢,隻不過是在父皇麵前表現出不對京城眷戀,是說的好聽而已,可惜他那個好大哥還當真了。

李隆基表麵功夫做得很好,麵上也是一派的平和親近,時不時插上一句,兄弟三人看起來特彆和諧。

李旦笑眯眯地看著幾個兒子,頗覺老懷安慰。

瓊花台邊,何離:“元玥,終於找到你了!原來你已經離開了尚宮局。”

元玥先是驚喜地回頭:“是你啊!”才想起來行禮:“奴婢參見離王殿下!”

何離笑笑,“乾嘛這麼一本正經的行禮,忘了你指著我鼻子罵的時候了,這樣可一點都不像你。”

元玥見他的態度如常,和平時一樣,沒有怪罪的意思,也跟著開玩笑道:“那你不會是專門找我報仇的吧?”

何離反問:“你說呢?”

元玥說:“之前你說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不知道是販夫走卒還是官宦之家,沒想到你真實的身份是皇子龍孫。我還以為你忘了我這個朋友呢。”

何離:“怎麼會呢?這不是一安定下來就來找你了,隻不過,你怎麼會入了安仁殿?”

元玥興奮地說:“我也覺得好幸運!我隻是幫了平王妃一個小忙,就入了平王妃的眼,她很賞識我,特地找章尚宮把我要過來!你知不知道,在安仁殿我們可以兩個人一個大屋子,都有自己的床榻和梳妝台啊,可比尚宮局各司混住的十幾人大通鋪強多了!還沒有那麼多的活,吃得好,睡得好,簡直是宮女呆的好地方,怪不得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鶩。”

何離本來還怕她不習慣:“……你高興就好。”

雖然他和平王現在關係緩和,但是仍然覺得有憂慮,這個元玥入了安仁殿也不知道是福是禍。不過她雖然莽撞一些,運氣一向是極好的,而且積極樂觀,相信她在哪兒都能過得不錯。

元玥還在訴說著新環境的好處:“雖然不是在尚宮局姐姐曾經呆的地方,可是空閒的時間也多了,安仁殿的宮女是輪值的,我能有更多的時間調查姐姐的事。”

何離說:“我也會幫你的,平時有任何困難也可以來找我。”

“真的?那就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不論變成什麼身份,還是之前那個我認識的何離。那……其實現在就有一件事。”

何離:“什麼事?”

元玥:“先借點銀子來花花。”

何離:“……”

這個時候的何離和元玥互相之間是有了一些好感的,從宮外相識到一起進宮,算是戀人未滿的程度。不過他的身份發生了變化,兩個人之間有了巨大的鴻溝,不知道還會不會像原著那樣輕易相愛。

而平王早就把他們之間的互動查的清清楚楚,所以平王妃第一時間把這個元玥要了過來。讓這元玥直接成為安仁殿的人,總比放在尚宮局慢慢籠絡來得快。無論用不用得到她,什麼時候用到,這都是放在手中的籌碼。

平王夫婦做這種事早就駕輕就熟,配合默契。若不是在宋王身上動用了埋了很久的釘子,宋王也不會倒的那麼快。

離王府還沒有建好,工程太大,裡麵的東西沒有歸置完。皇上就繼續留何離住在宮中,正好還可以和未離京的宋王多親近親近。

到時候新王府落成之日離王就可以出宮居住,親王在京城內都是有府邸的,平王也是有的。到時候若離王出宮,而平王不出宮,一直住在宮裡這是不是就表明留在宮中的是皇上看好的太子人選?之前皇上剛登基不久,兩個最受寵的兒子都住在宮中,也沒人去注意這些細節,現在王府也開始修建,要注意的事情就多了。

說到底還是太子之位鬨的。宋王已經定下來下個月前往封地。這樣的話,朝臣們請立太子的聲音又出現了,大家看出皇上這是對宋王失望,請立太子有大部分是請立李隆基的,還有一小部分是要立離王。

離王就算是剛剛認回來,還沒有入朝辦事,可是架不住他身份尊貴呀。而且經曆了那麼多磨難,還能夠安全的找回自己的身份,誰能說他不是氣運加身呢!他運氣好這一點,就讓好些相信天命的人認為該立他為太子。

皇上明顯的在苦惱這個問題,又加上夜來多夢,忽然有感而發,念道:“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同一儘於百年,何歡寡而愁殷!”

太平走過來說道:“佩鳴玉以比潔,齊幽蘭以爭芬。淡柔情於俗內,負雅誌於高雲。這是東晉陶潛為其日夜懸想的佳人所作情詩,皇兄是想起劉皇嗣妃和竇德妃了吧?”

皇上默然地點了點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