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 7 章(2 / 2)

科舉出仕(士) 黃薑 6138 字 10個月前

在這個時代,絲綢紗鍛這些蠶絲織物,隻有富裕人家才穿得起,像黎家這樣的平民,大多穿麻布衣裳。

麻布有著透氣清爽的優點,可一年四季連冬天都穿麻布衣服的時候,這個優點在嚴冬裡也就成了缺點。且麻布粗糙易皺,皮膚稍嬌嫩一點就能被刺得滿身紅痕,直至將皮膚也磨得粗糙耐磨。一天勞作下來,身上的衣服就皺得跟一條梅乾菜似的了。

麻布在這個時代的受歡迎程度,和黎池前世時人們對純麻的追捧相比,簡直天壤之彆。

黎池身上穿的也是麻布衣服,隻是因為要講讀書人的體麵,這是他奶奶花費了更多心思織出來的細麻布裁做的。比家裡其他人穿的麻布衣服,要舒服些許。是的,家裡人身上穿的都是麻布衣服,是家中女眷一絲一縷地織出來的麻布做的。

所謂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就體現在衣食住行可以自給自足,穿的衣服自己織,吃的食物自己種,住的房屋自己蓋,出行就全靠自己一雙腿。

其他地方的情況黎池雖不知道,但猜想也差不遠。

黎水村及附近幾個村子裡的人家,每家每戶基本都會有一塊麻田。每到夏末初秋的時候,就將麻杆齊根割下、剔去葉子,剝了麻皮攏成一捆,抱回家放在水裡漚著,漚好後再搓洗、淘去麻皮上殘留的膠質隻留下麻纖維。晾曬後,再經過績麻工序——將細小麻線並連接成麻線,績麻的同時還需挽麻即將長麻線挽成麻團。

接著用木架將麻線排成長線,用米漿刷漿讓織出後的麻布能稍稍細滑些,不致於粗剌得不能穿上身,此為梳布。再在雨天閒暇或冬天農閒時,用織麻布的織布機將麻線編織成布,最後量體裁剪後縫紉成衣,就是家裡人穿在身上的麻布衣服了。

黎池從出生以來,每年都能見到在夏末秋初那段時間,奶奶袁氏帶著兩個伯母和他娘,在院子裡漚麻、績麻、挽麻、梳布,年年如此,從無例外。

黎池的心中萬千思緒,卻也不過在幾個閃念間。

黎池走進院子,將兩個人都看不住的弟弟小溏子拉過來。

小溏子調皮多動到娘親蘇氏都降不住他,可他卻買他哥哥的賬。此刻被黎池拉過來之後,就乖巧地站在他哥哥旁邊,抱著哥哥的腿,玩哥哥的衣擺,立即乖巧下來。

黎河和黎湖兩兄弟紛紛鬆出一口氣,黎河慶幸地說道:“幸好小池子你回來了!不然我們就看不住小溏子這猴兒了,真不知道他怎麼就這樣皮。”

黎池對二堂哥笑笑,低頭看著抱住他大腿的弟弟,摸摸長著稀黃頭發的圓腦袋,“小溏子,你怎麼這樣皮啊?”

“不皮!我不皮,我聽話!”兩歲的黎溏對哥哥的說法非常不滿,奶聲奶氣地反駁。

正在績麻的蘇氏抬頭,嗔怒道:“你還不皮?你河哥哥和海哥哥兩個人,都差點看不住你!”

黎溏不依了,抱緊哥哥的大腿,埋頭就‘嚶嚶’地開始‘扭麻糖’,對著哥哥又搖又扭地撒嬌,“嗯嚶~嗯嚶~哥哥~”

黎池一直都拿小孩子沒辦法,隻得妥協,“好了好了,彆撒嬌了!不皮,小溏子不皮!好了。”

哄好弟弟,黎池給奶奶袁氏打招呼,“奶奶,今年又到收割苧麻的時候了啊,您又得辛苦好一段時間了。”

小孫子,啊是五孫子,這話說得體貼,袁氏心裡熨帖極了。“辛苦什麼,奶奶不辛苦,每年都要經一遭的事,若是怕辛苦不收麻織布,小池子你明年就要沒衣服穿了。”

“要穿衣就隻能自己不怕苦不怕累地織布,要用什麼家夥什也隻能自己琢磨著去做,不然就沒得穿的、沒得用的啊。小池子你讀書費腦子,聽說要多吃雞啊魚啊的補補,奶奶就想著啊家裡這十幾隻雞不夠,得再孵個幾隻雞養大後給你補補……”

電光火石間,黎池的腦海裡閃過一個想法,並迅速被捕捉!“奶奶,我想到辦法了!”

正叨叨念念的袁氏被孫子激動的喊聲打斷,疑惑問道:“小池子,你想到什麼辦法了?高興成這樣。”

“奶奶您剛才的話點醒了我,我想到怎麼掙讀書練字用的紙墨了!”要穿衣就自己織布,缺家夥什就自己做,那沒練字的紙張?自己造紙不就好了!

黎池的芯子裡,已經不是熱血衝動的半大小夥子了,可是這世以來第一個把他難住的問題此刻終於被解出來,他到底抑製不住地激動高興!

袁氏抬頭看著喜形於色的孫子,不禁放下手中的麻線,“小池子,奶奶哪句話點醒你了?你想到掙來紙墨的辦法了?”

院裡聽到奶孫兩人對話的人也紛紛投過來目光,黎河和黎湖的目光尤其灼熱。若是真的,他們就能繼續讀書了,即使考不上功名也能多一項謀生本領。

王氏和趙氏停下手中的活兒,雙眼錚亮地看向侄子黎池。

蘇氏也放下麻線,問道:“小池子,你真想到辦法了?是什麼辦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