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第 154 章 怎地又沒了一個皇子?……(2 / 2)

宋尋月尋摸著女醫的話,麵上困惑之色未減,女醫想了想,對宋尋月道:“娘娘若是還想要孩子的話,若不然我給您配一副坐胎藥?”

宋尋月搖了搖頭,緩緩道:“那倒不必,我就是覺得有些奇怪,身子無礙便好。”

說罷,宋尋月起身,對女醫道:“勞煩你了。”隨後離開,女醫行禮恭送。

宋尋月一路回到院中,心裡一直在琢磨,莫非生孩子還真是得靠機緣?緣分未到,所以即便她和謝堯臣都好好的,孩子也不會有嗎?

宋尋月不知何時走回了院中,正聽謝澤清脆的一聲喚:“娘親。”

宋尋月抬頭看去,正見謝澤捏著小劍朝她跑來,小小一個人在她腳邊停下,牽住她的手便往謝堯臣身邊拉,並道:“娘親,爹爹咻咻,金金玩。”

謝澤前言不搭後語,但宋尋月怎麼可能聽不懂自己兒子的話,咻咻就是揮劍的意思,金金玩就是陪他玩兒的意思,宋尋月笑著道:“好,娘親陪你和爹爹一起練劍。”

宋尋月一直很羨慕謝堯臣強健的體魄,所以大半年前,她早上便開始跟著父子二人一起練劍,左右謝堯臣要教兒子,如今每個動作都很慢,她完全跟的上。

宋尋月對一旁星兒道:“取襻膊去。”

星兒即刻便去,宋尋月被兒子拉到謝堯臣身邊,謝堯臣取了劍遞給她,問道:“你去做什麼了?”

宋尋月道:“我去找了下女醫。”

謝堯臣麵露憂色,問道:“身子不適?”他真的很怕宋尋月身子不適!雖然如今早過了她前世病逝的時間段,這麼久下來,她身子確實一直很好,但他一直沒弄明白前世她因何病故,即便現在不再像從前那般總惦記這個事,但聽見她去看女醫,心還是一下揪起。

宋尋月搖搖頭道:“沒事,身子沒有不適……”說著,宋尋月上前攀住謝堯臣的腰封,貼近他,仰頭望著他,壓低聲音道:“郎,我就是覺著有些奇怪,金金都兩歲了,我怎麼沒再有孕呢?”

謝澤在夫妻二人腳底下,眨巴著大眼睛,仰著頭看著自己爹娘說話,一臉的懵懂。謝堯臣聞言,同樣不解蹙眉,他伸手攬住宋尋月的腰,回道:“是啊?兩年了,為何?”

謝堯臣俯首看她的臉,裝模作樣的想了想,隨後安撫道:“許是這孩子的事,還是得看緣分,若是緣分未到,我再努力,那也懷不上。”

他不能將用藥的事告訴宋尋月,宋尋月是在意他的,若是知道他用藥,為他身體著想,肯定不會叫他繼續用。

謝堯臣也這般說,和女醫的話差不多,宋尋月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我還以為是我生金金時傷了身子,但剛才去找女醫看過,女醫說我身子無礙,那應該就是緣分未到吧。”

謝堯臣攬著她腰的手,輕輕拍拍,以示安撫,跟著對她道:“緣分沒到就沒到吧,我們這不已經有金金了嗎?這一個就夠了,每天吵,能跑能鬨的,再多一個咱倆耳朵得廢。”

宋尋月聞言失笑,確實是,每天瘋玩起來那一陣,是真的很吵!既如此,那就隨緣吧。

而就在這時,謝澤看著摟在一起的爹娘,忽地張開手臂,將兩人貼在一起的腿同時抱住,隨後眨巴著大眼睛,看向謝堯臣,新奇喚道:“郎……”

謝堯臣和宋尋月眼睛都瞪大了,謝堯臣立時收劍在背,半蹲下,伸手捏住謝澤的鼻子,道:“叫爹!郎隻有你娘能叫!”

“啊啊——”謝澤兩手抓住謝堯臣的手腕,連聲叫開,轉瞬看向宋尋月,可憐巴巴道:“娘!”

於教子一道上,宋尋月從來都是和謝堯臣統一戰線,她望著謝澤挑眉道:“誰讓你沒大沒小亂叫?”

謝澤見娘親也不幫自己,更加可憐巴巴,失去依仗,隻好跟自己爹爹求饒,兩手抱拳,上下晃了幾下,道:“爹爹,金金錯,錯了。”

這小模樣實在是太可愛,謝堯臣抿唇笑,鬆開了謝澤的鼻子,輕輕摸了摸,道:“以後可不許亂叫,隻能叫爹爹。”

其實還可以叫父王,但是謝澤現在太小,分不清這兩個稱呼使用的場合,一旦他們外出玩的時候父王父王的叫,怕是會引來旁人圍觀,他可不想玩著好好的,忽然見遊人跪一地。所以,現在就老老實實叫爹爹,等以後回京前,再教他叫父王。

謝澤揉著自己的小鼻子,乖乖點頭,正好星兒也取了襻膊出來,宋尋月接過,襻好衣袖,一家口便繼續開始練劍。

他們在杭州住得確實久,遠比計劃的一年要長,給謝澤過完歲生辰,又在杭州過了新年,這才準備啟程離開。

離開時,歲的謝澤,已經能較為清晰的表達自己所有的意思,他是真的很聰明,說話也比旁的孩子清晰,如今還能背幾句簡單的詩詞。會寫的字,也遠比同齡的孩子要多一些,而這一年,謝堯臣二十二,宋尋月二十。

因著在杭州住得久,謝澤還同當地祝東風裡的幾位差不大的小孩子交了朋友,要走的時候,幾個孩子在院裡哭成一片,那哭聲此起彼伏,聽著甚是壯觀!

謝堯臣和宋尋月隻好不斷的安撫他,說等以後還能見,又拿各種玩具和吃食哄著,才把幾個祖宗哄住,抱著謝澤上了船。

所幸孩子還小,對各種事物的新奇感,很快就能拉走他們的注意力。謝澤上船後,轉瞬就把忘了和朋友分彆的悲傷,愉快的爬在窗口,看所有他沒見過的新奇玩意。

也就是在他們啟程離開杭州後不久,京裡傳來消息,端順王冒名頂替《治國論》的作者,將秀才顧希文的心血據為己有,犯欺君,遺賢不報之罪,被廢為庶人,舉家流放會寧府。

皇帝因《治國論》對端順王寄予厚望,且大魏一向對冒名頂替懲罰嚴苛,端順王此舉,雖不是犯在科舉裡,但性質一般無二,同樣是取代他人心血,皇帝震怒!

與此消息一同傳來的,還有恭郡王被解禁足,以及年滿十四歲的九皇子出宮分府的消息。

九皇子謝堯譽,封康王,並同恭郡王一道,分彆接手端順王曾經的所有差事。

謝堯臣是在揚州得知京中的這些變故,聽罷後,他特意避開宋尋月,向辰安問道:“此事之後,父皇對顧希文作何處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