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103(2 / 2)

戰事如果持續蔓延,肯定會有不少百姓往南往北逃。

劉子嶽點頭,讓人將劉記在並州的管事叫來問話,先弄清楚劉記在並州有多少物資,尤其是糧食和鹽。

將軍隊的半年以上的口糧扣除後,還有兩個倉庫,幾十萬斤餘糧。

有這筆糧食,很多事便好辦了。

劉子嶽對穆慶說:“若是有逃難來的百姓,都接收了,但要查驗身份,檢查其隨身攜帶的物品,不允許帶鐵器入城。難民入城後,可供兩頓飯,將其送到南越開荒,並為其提供農具和種子,明年有收成之後再還。”

左右他們南越缺人,北邊、西邊能送多少,他們就要多少。南越這地方,在唐宋時還是流放之地,到明清已經很發達了,這便是有賴於這幾百年間持續不斷的人口流入和人口增長。

如果能大規模遷徙人口進入南越,可縮短這個過程,因此有招攬人的機會絕不能放過。

穆慶明白了劉子嶽的意圖,道:“殿下,需要派人在附近幾個州府宣揚南越嗎?”

“也可以,不過不要做得太明顯。”劉子嶽點頭同意。

一直沒說話的郭富忽然開口道:“殿下仁慈,不過南下的不光是百姓,還有許多逃難的有錢人。這些人怕是不想去南越,估計更想留在並州。不若在並州城內給他們劃一塊地,可以專供給他們,凡是購買了土地的,並州府衙可將其登記在冊,使其成為並州城的居民,獲得官府的庇護。當然,這塊地自是要比百姓的房屋貴一些。如此一來,府衙多一筆收入,而且將他們集中在一處,也便於管理。”

劉子嶽瞠目結舌地看著他。

這不就是買房送戶口的翻版,買地送戶口嗎?

郭富可真是搞錢的好角色。

劉子嶽還沒發話,穆慶激動得一拍手:“郭大人好主意。”

錢這種東西誰嫌多呢,尤其是他家殿下準備要做大事的,以後不知要花多少銀子。有這麼正大光明、你情我願的弄錢方式,可不能錯過了。

劉子嶽隻得笑道:“此事就依郭大人的。回頭,咱們給袁州、封州、連州等地也去一封信,可以將這種方式推廣出去。”

郭富看了劉子嶽一眼,論狠還是殿下狠,他隻想宰幾隻肥羊,殿下是想宰一群肥羊。

戰事暫時還沒波及到並州,並州城內一片安寧,老百姓照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但府衙的氣氛卻一日比一日緊張。

很快,探子們就陸陸續續遞回來了消息,先是朝廷派崔進鵬平亂,崔進鵬敗北,反民又攻下一城,占據了四州,反賊勢力往東擴張,朝廷震怒,派了晉王南下平亂。

劉子嶽早聽說晉王吃了掛落的事。

如今聽到這個消息,不由搖頭,晉王真不愧是男主,身邊的人得力,又掌握兵權不說,還天時地利都給他了。

若不是出了襄州這事,依延平帝越發多疑的性格,絕對不可能這麼輕易放他出天牢。

晉王複出,很可能會派黃思嚴去平亂。

真是想到什麼就來什麼,當天傍晚,信便來了。

信是黃思嚴身邊的軍師郭遷寫的,詳細說了晉王的如意算盤。

晉王明麵上給黃思嚴和喻百盛下了旨令,命他們想辦法,全力拿下襄州、金州四府,儘快平息這場動亂,但暗中,晉王又給二人下了一道命令,先收複三州,到襄州時打拉鋸戰,必要時將襄州以西的山民拉進來。

皇權不下縣,占山自為王,襄州附近多山,山上有不少山民,居住耕種在幾百甚至上千米高的大山中,以打獵和耕種為生。

這些百姓多是為了逃避沉重的徭役和賦稅進山定居的。

朝廷與山民之間時有爭端,朝廷肯定是希望這麼多百姓都能下山種地乾活的,既多了人服勞役,又增加了國庫收入。

但山上雖清苦,生存環境也不及平原地區,可少了壓迫,不用繳稅和服勞役,自由自在許多,山民們大多不願意下山。

為此朝廷時常與山民發生矛盾,甚至是戰爭。

晉王明顯是想用襄州和山民做借口,拖延戰事,這樣他就不用回京了,還能借打仗的機會,源源不斷地向朝廷要銀子。

真是好算盤。

劉子嶽將信遞給趙世昌:“你看看。”

趙世昌看完後,蹙眉,很是不讚同。

這麼打下去,受苦受難的是百姓和將士。

可不遵照晉王的命令行事,黃思嚴的身份肯定會曝光,於他們不利。

這真是個兩難的問題,趙世昌琢磨了一會兒道:“殿下,能夠將此事上奏朝廷!”

朝廷肯定不願看到戰事持續。

劉子嶽輕輕搖頭:“怕是不行,咱們沒有強有力的證據能證明此事,一旦上奏,晉王知道了,必然會懷疑黃思嚴。而且他已經離開了京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不承認,不聽朝廷的旨意,朝廷恐怕一時也拿他沒辦法。”

琢磨許久,他提筆給郭遷寫了一封信。

晉王雖然希望看到戰事膠著,但他肯定不願意看到江南駐軍大規模犧牲。所以能減少士兵的損失,他肯定也樂見其成。

黃思嚴隻需從這點出發,便可說服晉王了。

***

黃思嚴接到信時,剛攻下金州,鎧甲上還沾了不少血跡,渾身煞氣。

他大步進了營帳。

郭遷起身行禮,又趕緊讓人上了熱水和吃食。

黃思嚴衝了個澡,換了身衣服,端起比他臉還大一圈的盆子大口大口地吃東西。這一仗從黎明打到傍晚,他已經有五六個時辰沒進食了,體力消耗又大。

吃過飯,他抬起手背擦了一下嘴:“金州拿下了,下一站便是襄州!”

提起襄州,他就皺眉。

晉王讓他們打拉鋸戰,將士必然身心疲憊,而且圍城久了,城中恐怕也會出現慘絕人寰的事。明明他們的勢力占據優勢,晉王卻不讓他們一鼓作氣,真是憋屈。

想到這裡,黃思嚴抓過旁邊的茶壺,仰頭往嘴裡咕嚕咕嚕地灌了半壺水,然後看向郭遷:“殿下那邊可有消息?”

這個殿下自不是晉王。

郭遷將信遞給了黃思嚴:“今日剛收到的,小人正準備告訴將軍。”

黃思嚴利落地翻開信,一目十行,幾下就掃過了。

看完後,他拍著大腿,哈哈大笑起來:“妙,殿下這招實在是妙。我這就寫信給晉王。”

郭遷攔住了他的手:“再等等,咱們還沒打就表現出了不耐煩,不好。況且喻百勝一直跟將軍不大對付,您要做的事,他必定會阻攔,不若等圍個襄州幾日再提出來。喻百勝這人沒什麼耐性,到時候他肯定也厭了,不但不會阻止,反而還會幫將軍說話,如此成功的概率更大。”

黃思嚴讚許地看了郭遷一眼:“還是軍師有辦法,就依軍師的。”

說著他站起身,重新套上了鎧甲:“我出去看看兄弟們都收拾得怎麼樣了。”

在金州呆了兩日,大軍繼續往西,到達襄州。

這次圍攻襄州的大軍足有八萬人之多,其中黃思嚴和喻百勝各自領兵四萬人。喻百勝手裡本來隻有兩萬人,要少黃思嚴一倍,他心裡不服氣,想將黃思嚴的人拉過去,可又始終不得其法,便向晉王哭訴。

到底是跟自己從小一塊兒長大的親信,晉王對喻百勝肯定要信任得多,這次就又派了兩萬人給他。

襄州之亂,很多是烏合之眾,見風使舵,一看到朝廷大軍便潰散了。

真正受不了揭竿而起,現在還在堅持的反民,估計隻有兩三萬人。而且這些人使用的都是都是搶來的四州駐軍的兵器,比較破舊,有些還生鏽了。

無論是在兵力還是武器上,他們都不占優勢。

八萬朝廷大軍,想要拿下叛軍,易如反掌。

可礙於晉王的命令,他們隻能憋屈地圍了襄州,在城外露營紮寨,偶爾做做樣子,派出一隊人佯裝攻擊,很快又退回來。

如此反複,造成一直在打仗,但襄州太難攻打的假象。

沒幾天,軍營內大家都有些心浮氣躁了。

因為襄州城裡的反民也不是吃素的,他們逐漸覺察到朝廷的軍隊不知什麼原因,目前並沒有認真要對付他們的意思。

這對他們來說可是個機會。

城裡的反民開始試圖逃跑,隻要逃出城,逃到大山中,朝廷就拿他們沒辦法了。為了避開朝廷大軍,他們經常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半夜活動。

於是,黃思嚴和喻百勝的大軍也不能好好睡覺了,每天晚上都要安排士兵盯緊了四個城門並巡邏。

現在天氣還不算冷,等到十冬臘月,天氣嚴寒,晚上還要苦逼地守夜,隻怕時間長了,將士們都會出現惰性。

黃思嚴故意當著喻百勝的麵抱怨了幾回。

喻百勝雖然喜歡跟黃思嚴對著乾,但這事他也討不到好,他心裡其實也不樂意,所以一開始,他還嘲諷黃思嚴吃不得苦,到後麵,他也不吱聲了。

見他不開口,黃思嚴就知道時機到了,立即給晉王寫了一封信。

大意是,長時間圍而不攻,士兵懈怠,城中的反民卻日益壯大,許多原本忠於朝廷的百姓恐怕都會被他們說動。因此,黃思嚴懇請晉王給個機會,放平民百姓出城,若擔心其中混雜了反民,可將其分批送往南越墾荒種地,為大景增加糧食產量。

同時,也能避免戰爭給八萬大軍帶來的傷亡。

他沒挑明,但晉王又不是傻子,看完就明白了他這封信背後的含義。

黃思嚴這是提議將這些反民或是牽涉其中的族親都送去南越墾荒種地,為江南駐軍屯糧,等將襄州城掏空之後,襄州也可不費一兵一卒就不攻自破。

這個點子真是戳到了晉王的心坎上。晉王現在隱隱有脫離朝廷,自立為王的傾向,但要跟朝廷對著乾,他欠缺名正言順的借口,也缺銀子和糧食,前者還可以尋找時機,後者卻不可能憑空跳出來。

這次襄州之亂持續的時間雖算不上很長,但波及四個州府,涉及造反的便有七八萬人之多,雖然其中有一部分是混混,趁亂牟利的,但真實的反民數量也不小。

而且這些人都有親戚朋友,若是要株連,隻怕要牽扯出幾十萬人。

這些人可都是勞動力,都殺了未免太可惜了,他們每年可是要為朝廷繳納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兩銀子的賦稅。

不殺吧,又不能殺雞儆猴,震懾這些刁民。萬一其他州府的刁民見狀有樣學樣怎麼辦?

黃思嚴這個提議,很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若實施得好,還能為晉王提供不少後勤支援。

而且於子林就在南越,直接將人送到他那兒。

按照官府規定,開荒前三年不用繳田賦,這些人開墾種出來的糧食,都是他的。甚至他還可以聯合於子林,隱下這批人的存在,以後都不用向官府繳納一文錢。

晉王當即提筆,給黃思嚴、喻百勝和於子林各去了一封信,著令他們處理此事。

當然,對朝廷也不能瞞著。

這麼多人,要去南越,途中必定會經過不少州府,肯定是瞞不住朝廷的。

所以晉王又寫了一封奏折,言明這些人的身份和處置方案,最後還在奏折中加了一句:命其南下發配至南越,修路築橋,開墾荒地,再造魚米之鄉,以充國庫。

這回打仗的時間雖不如上次紅蓮教那麼持久,可一打仗總是要花數以十萬計的銀子,再持續一段時間,百萬兩也要花。

所以若能找補一點回來,尋找到新的開源方式,朝廷必定也樂意。

晉王寫好四封信,立即讓人送去了各處。

黃思嚴接到信,嘴巴都塊咧到耳根了,他彈了彈信紙,樂嗬嗬地對郭遷說:“還是殿下有辦法,這就成了。”

此次南下至少十萬人,而且大多都是青壯年勞動力,真是太劃算了。

郭遷也笑了起來:“晉王應該給喻百勝也來了信吧?”

黃思嚴點頭。

郭遷說:“喻百勝不是喜歡跟你搶功勞嗎?這事他肯定搶著乾,你假意搶搶,最後讓給他,讓他給咱們辦事。萬一事情哪天暴露了,咱們完全可以推脫都是喻百勝辦的,跟咱們可沒關係。”

黃思嚴豎起大拇指:“軍師你這心眼可真多,難怪殿下當初讓我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就聽你的。”

說完,他興衝衝地舉著信跑出去找喻百勝:“喻將軍,殿下的旨意,這事交給我吧,我保證完成得漂漂亮亮的,讓殿下滿意。”

喻百勝翻了個白眼,揚了揚手裡的信紙:“殿下也交代我了,這事我來。你不是前幾天抱怨個不停嗎?現在讓你歇歇,怎麼還不滿意?”

“你行不行啊?彆弄得一團糟。”黃思嚴挑眉道。

喻百勝冷哼一聲:“不用你操心。”

唯恐黃思嚴搶了這個表現的機會,他回了軍營,立即派人去各大城門口宣傳這事,又設立了關卡,嚴查出來的人的身份。

看到這一幕,黃思嚴樂壞了,假裝沒搶過,不服氣地派了幾個士兵去盯著,這事若是喻百勝辦得不好,他馬上搶過來,然後才故作悶悶不樂地回了營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