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離開(2 / 2)

“外翁,”她問道,“不知四舅何時有空陪我們去江寧?”

趙老翁目光一冷,這是挾功邀賞?他平生最討厭旁人惦記他的錢,尤其是家中小輩,他樂意給時便給,他們卻不能出言討要。

“近日鋪子裡忙得恨,江寧要置宅子,還要選鋪子,所費不小,絲毫馬虎不得。”一想到要花出去的錢帛,他心裡一百個不情願。

藺知柔深知外祖父脾性,隻道:“外翁,倒不是外孫女著急,隻是放了榜,鄰裡難免有好事之人探問,若是要見阿兄,怕也不好阻攔,隻有早去江寧才能免除後患。”

趙老翁一心隻怕花錢,這時才醒悟過來,不說鄰裡,若是大房二房多放個心眼,這事恐怕也瞞不了太久。

他點點頭:“我先問問你四舅,這邊鋪子裡的事若是能緩一緩,便讓他先陪你們去江寧安置妥當。”

藺知柔知他被自己說動,鬆了一口氣:“多謝外翁。”

回去同母親一說,趙氏驚得半晌合不攏嘴,如果這榜首是兒子考出來的,她不會多驚訝,畢竟藺遙從兩三歲起就時有驚人之舉。

可女兒隻是比一般孩子聰慧沉穩些,並無十分過人之處,況且隻讀了幾日書,怎麼就考了榜首呢?

她張口結舌:“會……會不會弄錯了?”

藺知柔隻是一笑:“好歹覆試過了,外翁說儘快送我們全家去江寧,阿娘可以稍安了。”

趙氏不禁喜出望外:“阿娘這就去叫嬤嬤先將東西收拾歸置起來!”

趙四郎正眼巴巴地盼著與小情人團聚,辦起事來各外賣力,不過三兩日就將這邊鋪子裡的事交接妥當。

藺知柔待四舅得空,叫他陪自己去了趟縣衙。

她是高縣令舉薦的,過了覆試理當前去知謝一聲。

高縣令這回見了她,態度更比前兩次親切許多,藺知柔奉上親手抄寫的大光明經,用的是高縣令上回贈送的筆和墨,仿的是高縣令的書體,又找書畫鋪子裝裱成卷軸。

高縣令篤信釋道,見之果然大喜,又見是自己的書體,越發欣慰,大大將她褒揚勉勵了一番,臨走時又有饋贈,這回卻不是紙筆之類的東西,而是能當錢使的絹帛二十匹,一匹絹約是一貫錢,這裡頭便有兩萬錢,不是一筆小數目了。

藺知柔自是推辭,高縣令執意要她收下。

有些官員提拔後進、資助貧士隻是因為惜才,施恩並不圖報,高縣令顯然沒有這樣的高風亮節。

藺知柔這回一舉奪得榜首,他作為舉薦者已是顏麵有光,若是省試中再有佳績,說不定直接上禦殿奏對,那就在天子和宰輔們跟前掛上號了,眼下的二十匹絹與日後的好處相比不啻為九牛一毛。

藺知柔心知肚明,推辭了一番便領受了,對她而言這是送上門的羊毛,不薅白不薅,橫豎她是高縣令舉薦的,便是沒有這二十匹絹也要承他恩情。

出發前一日,趙老翁在正院擺了席麵,闔家一起吃個飯,為女兒一家踐行,也算慶賀外孫得了覆試榜首。

當晚藺遙換上新裁的春衣和黑緞新履,麵帶微笑給長輩們行禮,落在旁人眼裡說不出的春風得意。

藺遙對舅舅、舅母和表兄妹們的話一知半解,但是牢記著母親的囑咐,不明白的話便不答,隻以微笑回應,好在有趙氏和趙四郎在一旁見機圓場,又有酒遮麵,倒是沒有露餡。

藺遙本來就是一杯倒,接了幾個舅舅敬的酒腳下已經開始打飄,趙氏便趁機推說兒子喝醉,將他扶回了院子裡。

這一頓飯眾人都吃得味同嚼蠟,知情者心驚膽戰,不知情者見藺七郎文昌星高照,自家卻連赴舉的資格都沒有,心中酸澀自不必說。

大房和三房還能勉強掛住個笑臉,維持一下麵子情,與他們母子幾個有過齟齬的二房曹氏和四房江氏臉色冷得要結霜。

所有人硬著頭皮忍完這頓飯,趙老翁發話讓女兒一家早些回院安歇,以備第二日早行。

趙氏和藺知柔便順水推舟起身告辭,領著藺嫻回了自家所住的偏院。

整個小院子籠罩在朦朧月色中,掩住了白晝的破落和逼仄,平添了幾許溫情。

廊下堆著打點好的箱籠行李,兩年的生活沒攢下多少東西,歸攏來隻有這麼一小堆。

趙氏先前日日盼著離開,真到了要走的時候卻又生出許多眷戀不舍,悵然道:“終於要走了啊……”

藺知柔握了握母親的手:“阿娘,我們很快就會有自己的家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