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是麵癱 十二(1 / 2)

快穿之叫媽媽 忍者阿姨 6236 字 10個月前

世子對江賀文要求不高,隻要人長得好看就行了, 品性什麼的沒什麼要緊的。

康郡王想的就比較多了, “明日, 你讓世子妃去將軍府拜見一下長公主吧!她畢竟是太後義女, 輩分上算,是你們的姑姑。婉儀的事, 該和她說一下的。”

世子看了康郡王一眼,“父王, 婉儀為何會選中江賀文, 不就是太後的意思嗎?而太後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麵是婉儀鬨的有些不像話,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不想讓江賀文再去糾纏衡陽長公主。長公主心裡明白, 沒這個必要。”

“你既然知道,就該明白太後和陛下對這位長公主有多寵愛,和她搞好關係,對咱們王府隻有好處沒有壞處!你不是也看了李將軍留下的兵書心得,還說多有體會嗎?”康郡王覺得自己操不完的心。

世子不動聲色, “我聽說薛先生感佩於李將軍的忠勇和長公主的無私, 有意收長公主的養子李忱為徒。我打算帶恒兒去試試運氣。若恒兒也能被薛先生看中,收為徒,我也就放心了。”

“你說是薛南山薛先生?”康郡王激動的眼睛都紅了,那可是有著南王北薛之名的當世大儒薛南山啊!能被薛先生收為徒,多大的榮耀啊!

“你有把握嗎?不對,恒兒聰明伶俐, 應該沒問題的。哎呀,你不早說,你要是早點說的話,我多給恒兒請幾位大儒回來提前教導一下啊。你什麼時候去?現在還來不來得及?”康郡王激動的來回踱著步,自顧自的說道。

世子有點後悔了,他不過是隨口一說,想搪塞過去的,誰知道老頭子竟當真了。能被薛南山收徒的人,都是和薛南山有機緣的人。就連李忱,薛南山主動提出收他為徒,其用意大約和朝廷晉封李氏為長公主的意義差不多。薛南山再有學問,也不過是個俗人。

隻是,恒兒才多大,薛南山怎麼可能看上恒兒。況且,陛下曾有意請薛南山繼續教導幾位皇子,薛南山以年事已高為由拒絕了,其實文人重名,不想和皇家有所瓜葛,如今又怎麼會自打嘴巴,收恒兒為徒。

“哎,你彆走啊,到底是哪天,你怎麼安排的,快跟我說說,我們一起商量商量!”康郡王見兒子走了,忙追了上去。

那邊,李蘇看著眼前的老者,有些猶豫,“薛先生,您真的要收我家忱兒為徒嗎?他還小,讀書方麵也沒什麼天賦······”況且,他明顯對武學更感興趣。

薛南山捋著胡須笑了,“天賦什麼的都是其次,品行最要緊。”他薛南山的名字放在外麵,是塊金字招牌,多少人趨之若鶩。偏這對母子,反應與眾不同。

不過,薛南山也因此更高看了這對母子一眼。

李蘇聽薛南山這麼說,扭頭看了李忱一眼,“忱兒你的意思呢?”

李忠激動的臉都紅了,見李忱不說話,悄悄挪到李忱身後,拿手指戳他,然後小聲在李忱耳邊道:“聽聞薛先生家有很多藏書,其中有很多失傳已久的兵書古籍。”

李忱頓時眼前一亮,看向薛南山。

薛南山雖然年紀大了,卻耳聰目明,李忠的聲音雖小,但他也聽見了,見李忱看著他,便點了點頭,“是,我家中藏書百萬,其中有不少兵書陣法。”

李忱立刻毫不猶豫的拱手行禮,口稱“師傅!”

薛南山捋著胡須笑了,李忱答應了,接下來的事情就順利多了,薛南山和李蘇商量好行拜師禮的日子。

薛南山年紀大了,本不打算再收徒,隻是他敬佩李家的忠勇,佩服李蘇身為女子心胸卻勝過許多男子,故而決定破例,收李忱為關門弟子。

李忱不關心什麼關門不關門的,他關心的是,自己以後是不是就要跟著薛南山,離開娘親身邊了。

當他將這個疑問問出來的時候,薛南山笑了,“為師此番進京,除了收你為徒,還有一件要事,那就是編修前朝史書,此事耗時耗力,大約幾年內為師都不會離開京城。故而······”

下麵的話還未說完,李忱就知道什麼意思了,他放心了,眼中帶了些笑意。

李蘇怕薛南山覺得李忱過於依戀母親,兒女情長了些,忙解釋道:“薛先生,您彆介意,這孩子身世可憐,所以······”

薛南山溫煦的笑了,“孩子依戀母親,乃人之常情。”

李蘇見狀,笑了,“多謝薛先生海涵。”

“聽聞長公主正在整理令堂生前的詩稿,不知老朽可有幸一觀?”薛南山又道。

“啊?”李蘇有些驚訝,她娘的詩稿她看過,不過以她的文學修養,也能看得出來,她娘的詩並沒有十分出色,隻不過多了幾分家國天下悲天憫人的情懷,故而詩風大氣坦蕩,不似女子所作。

薛南山也不解釋,隻微微笑著,看向李蘇。

李蘇有些發愣,“好,薛先生稍等。”她起身去了書房。

薛南山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看向窗外,仿佛看見多年前那個明媚的春天,那個一襲紫衣的少女拿著幾張詩稿悄悄走到他跟前,“薛先生,這是我寫的詩,您能幫我看一看嗎?”

未等自己接過詩稿,詩稿就被隨後趕來的少女的父親,自己多年的好友,搶過去撕毀了,他嚴厲的瞪著少女,“女孩子家家的,做些針織女紅就好了,寫什麼詩,誰會看你的詩,彆在這丟人現眼了,回去!”

薛南山至今還記得少女眼中含著的淚,“我一定會找到願意欣賞我寫的詩的人!”說完少女轉身跑了。

“南山,小女頑劣,讓你看笑話了。”好友當時說了些什麼,薛南山已經記不大清了。

一晃都這麼多年過去了,那少女已經和她的丈夫一起,死在了邊關,她的女兒都這麼大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