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黃道婆 男人:竟還更加丟人現眼了……(2 / 2)

她想起自己當初用手剝棉籽,剝得脫指甲的情景,很想去看看崖州百姓是怎樣種棉織布的。】

秦王宮。

嬴政不禁心下一動——

種棉織布??

難道天幕講的這位黃道姑,和種棉織布有關?

【因為此,黃道姑開始盤算著要是去崖州。

這樣一來,既可避開婆阿媽的追尋,又能學到種棉織布的本領,那該有多好啊。

然後她把這個想法向師姨提了出來,幸運的是得到了對方的同意。

而後黃道姑挑選了個好日子,跟隨師姨奔向那崖州。】

【黃道姑來到崖州一看,確是另有一番天地。

她以師姨道觀為家,很快就和當地黎家姐妹結下了友情,和她們一起種棉,摘棉,軋棉,紡紗,染色,織布。

黎家姐妹織出的五彩繽紛的“黎錦”花被,她更是愛不釋手,後來還同姐妹們共同研究改進紡織技術......】

果然是如此!

嬴政暗自點了點頭,竟然是和技術相關。

還有那研究改進的紡織技術,也不知天幕會不會詳細講到?

【黃道姑在崖州一住就是三十多年,從一個孤苦伶仃的小姑娘,變成鬢發斑白的老婆婆了。

一年春天,她在地裡種棉花,突然有人叫了聲:“黃道婆,你看呀!天上那些鳥兒飛得多整齊呀!”

黃道婆抬頭一看,見一群大雁結隊向北飛去,頓時勾起了她思鄉之情——

可恨南宋朝廷腐敗無能,兵荒馬亂,弄得她遠離鄉井......

唉,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黃道婆心想,現在我該回去看看家鄉了。

於是她主意打定,告彆了黎族姐妹,回故鄉來了。】

宋末元初之前,不知黃道婆其人的,也都意識到了天幕講此究竟和什麼有關。

對於眾多女子而言,紡織可是毫不陌生。

隻是紡織也多勞累,而這位黃道婆,竟是能夠改進紡織技術嗎?

若當真是如此,這可是做了一件大事啊!

【之後在回故鄉的半路上,黃道婆得知,元世祖已設立了“江南木棉提舉司”,要征收棉布。

又知鬆江一帶已廣種棉花,而她的故鄉可就在鬆江一帶。】

【再之後,黃道婆回到故鄉烏泥涇,竟還認得幾條老路,幸喜隔壁三嬸嬸還在,不過人們都叫她“三阿婆”了。

三阿婆見黃道婆回來,免不了暢敘舊情。

然後這位三阿婆對黃道婆說道——“小姑啊!你想想,伲起早落夜用手剝棉籽也來不及,布怎會織得多呢!官府隻曉得要布收稅,勿管百姓死活。”

黃道婆聽了,就同她這樣長那樣短的商量如何改進軋棉紡紗的事情。】

是了是了,織布又哪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眾多女子不禁心有同感的點頭,她們早落夜用手剝棉籽,也不一定趕得上官府征收棉布的數量。

可這其中的辛苦,又誰人在意?

但......卻是沒人想到要改進軋棉紡紗的技術,可這位黃道婆......

【所幸三阿婆的老男人是個木匠,黃道婆就請他來相幫。

這一商量,就決定先改進軋棉籽的辦法。

崖州軋棉籽是用兩根細長鐵棍轉動的,黃道婆畫出圖樣,老木匠就按圖加工起來。】

說到這裡,天幕之上給出了相關的改進圖畫。

而且旁邊竟是還有單分出來的部件介紹!

“快!趕快記下來,畫下來!”

秦王宮。

嬴政也是叫宮人如此詳細記錄下來。

與此同時,不禁又在心中感慨道,從天幕出現到現在,雖然所得東西並不算少,可是他秦朝實在是靠前,這改進的紡織技術可是在那宋末元初就出現了,也不知這中間還出現多少其他新鮮事物,亦或是改進的技術和物件等?

都想要,什麼都想要。

可還是那個問題,他們並不能左右天幕,隻能被動等待天幕給予和展現......

確實想起來,就叫人無奈又可惜。

嬴政不由得搖了搖頭,又是歎息一聲,隻能再繼續往下聽——

【三天以後,黃道婆來尋老木匠,見一部木製手搖軋棉車已經做好。

兩人手搖,一人下棉籽,竟是功效既高,剝得又乾淨,又省力!

之後黃道婆又動腦筋,把原來一尺來長的彈棉花的竹弓,改成四尺多長的木製繩弦大弓。

她又大膽設想,把原來一隻錠子的手搖紡紗車,改製成為三隻錠子的腳踏紡紗車。

經過多次試驗,又從三綻加到五錠。

最終工具改進後,黃道婆又在織布技術上加以改進,結果織出了“錯紗”,“配色”,“提花”等五光十色的棉布和“烏泥涇被”,這很快就傳遍了鬆江一帶。】

【於是人們便到處唱起了:“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隻筒子兩匹布。”】

【這兩人手搖的木製軋棉車,在後來又改進為了一人手搖車,更是省時省力,效率加倍。】

【但總之,也是在黃道婆改進的織布技術上,再加以改進提升,始終是得益於黃道婆的試驗與更改。】

【所以黃道婆去世之後,當地百姓感恩泣淚,於是為其建祠祭祀。

而有識之士還為她樹碑立傳,尊奉她為“織女星”,或是“先棉神”。】

“真好啊,也是位很值得欽佩的女子。”

從原先那樣的出身和艱難處境,再到後來的被人建祠祭祀,樹碑立傳等等,真可謂是一代傳奇了吧。

這是位奇女子啊。

原來出身如何也並不能決定一切,原來在那樣多有束縛的時代下,也真的有女子能夠發光發彩。

但也有人不禁嗤之以鼻,尤其是聚在一起說道的一部分男人——

“這就流傳後世了?”

“雖然這位黃道婆的身世很可憐,小時候也過得艱苦,可是她那研究改進的織布技術,也並非她一人之功勞啊?”

“是呢,這不是說與那什麼黎家姐妹共同研究改進紡織技術嗎?還有請來相幫的那個木匠......要我說,這改進棉紡織布技術,可的的確確不止是這位黃道婆一個人的功勞,那黎家姐妹不算?老木匠也不算?”

“我看是天幕偏頗女子,才會這樣突出這位黃道婆。”

“兄台說得對,我看也是——”

【可能有人會質疑黃道婆得此稱頌的原因。】

正在討論的眾男人:“......”

他們心下一跳,不禁抬頭看了好幾眼天幕——怎的天幕是不是還有其他神通?

這就算是巧合,也著實讓他們心驚了啊!

而且單聽這一句話的意思,就讓他們有種不太好的預感——

【在這裡再仔細說一下。

黃道婆流落崖州,在那裡生活了30多年,並從當地黎族人民那裡學到了一整套棉紡織加工技術。

在她回到家鄉後,看到了家鄉的棉紡織技術十分落後,就根據當地棉紡織生產的需要,總結出了一套融合黎族棉紡織技術,以及與當地紡織工藝為一體的完整新技術。

並且黃道婆還將這一套技術廣傳於人,最終使百姓大眾普遍受惠。】

【這無論從哪方麵來看,黃道婆之功勞都是十分大的,不容置疑。】

才置疑沒多久的男人們:“......”

這可真是現世報吧?怎麼突然感覺臉如此疼......

才聽到這裡,眾人麵麵相覷,竟都是從對方臉上看到了尷尬難言的神色。

而天幕還在不留餘地的繼續往下說道——

【再者說黃道婆對棉紡織業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麵:

一是傳授紡織技藝,二是革新棉紡織工具,三是推廣棉花種植。】

【如新的去籽工藝——

既然是棉花,要紡織的話,就要去除其中的棉籽,而在黃道婆之前,脫棉籽是棉紡織進程中的一道難關。

但是在黃道婆推廣了軋棉的攪車之後,工效就大為提高,而且這種軋棉方法和技術要比外國先進好幾百年。】

【再有傳授紡織技術——

黃道婆返回故鄉的時候,雖然那一帶的植棉業和紡織業已經普及,但是紡織技術仍然很落後。

為此,黃道婆就致力於改革家鄉落後的棉紡織生產工具,還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織造技術傳授給身邊的人。

而且黃道婆根據自己幾十年豐富的紡織經驗,和廣大勞動人民一起,對當地落後的棉紡工具做了大量改革,創造了一整套的“擀、彈、紡、織”工具。】

【除此之外,之前也說了——黃道婆還把從黎族人民那裡學來的織造技術,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成一套較先進的“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織造技術。

於是在黃道婆去世之後,鬆江一帶就成為全國的棉織業中心,甚至曆經幾百年之久而不衰。】

改進和推廣的軋棉方法以及技術,要比外國先進好幾百年?

對當地落後的棉紡工具做了大量改革,創造了一整套工具?

鬆江一帶就成為全國的棉織業中心,曆經幾百年之久而不衰??

啪啪啪,真是狠狠幾大巴掌,又打在了臉上一樣,毫無麵子可言,丟人又丟份兒。

而且還尷尬難堪得不行,甚至想倒退回去,將之前他們“侃侃而談”的言論和說辭統統收回去!

怎麼天幕不能一口氣說完啊?!

而且還有——

【另外就是促進長三角地區的崛起——

黃道婆於元貞年間從海南歸來之後,在家鄉推廣先進的植棉,紡紗,織布技術,並改革紡織工具,不僅改善了烏泥涇和鄰近地區人民的生活,而且對明清兩代江南農村,以及城鎮的經濟繁榮產生深遠影響。

而且由於黃道婆引進了先進的棉紡織技術,之後鬆江府以及整個長三角地區,便一躍成為了我國著名的棉花種植基地,棉布紡織中心,由此還孕育了三個不同層次的,數量不等的棉紡織品生產,貿易中心。

之後這些“中心”便共同構成了長三角城鎮群的初步輪廓。】

【有評價道——“黃道婆傳播和發展了上海地區的植棉和棉紡織業,改變了元、明兩代蘇南部分地區的生產結構,發展了產業經濟,推動了江南和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發展。”】

【就連一位外國人李約瑟,也在其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中這樣說道——“她(黃道婆)為十三世紀傑出的棉紡織技術革新家,應要對她在棉紡織史上的革命作出高度評價。”】

外國人?

竟是連國外的人也知曉黃道婆事跡?

這一對比,竟顯得剛才他們那番說辭更是無知甚至淺薄了......

哎,沒臉啊,真是沒臉啊。

再待不下去,有人急忙掩著麵告辭了,隻心道,今日他說這話,可千萬不要傳出去才行......可這麼想著,也約莫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可知剛才聽著的人,並不都是附和他們的......

這麼一想,就更是難言和難堪了。

而且更難以言說的是......之前說那些話的某些心思,難道當真被天幕神通知曉了去?!否則怎會如此巧合!

即使如此,那之後說話可真是要千萬思慮了才是......

無獨有偶——

這樣的事情不止發生一起,儘管情境不同,但基本都大同小異。

眼看著天幕對於女子的維護和幫襯越來越多,總有坐不住的,心裡不得勁的,所以這揪著縫兒,怎麼都要掰扯回來點。

但可惜的是,不僅沒能逞一時口舌之快,竟還更加丟人現眼了。

而且天幕竟還在繼續往下說——

【建祠祭祀,樹碑立傳......但後世對於黃道婆的紀念可不止是如此。】

不止是如此?

這樣都很不得了了,那還能如何?!

無數女子不禁更莫名激動起來。

這位平民女子,還能達到什麼程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