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南洋來信(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7665 字 6個月前

“占城國王對我們在占城港附近開荒的想法非常積極, 並且再三言明不會向華人征農稅,本地的華商也向我們介紹了占城港這裡的稅收來源——主要來自於商戶,漁稅, 還有國王在港口自己的貿易, 占城王室本身就是占城港最大的供給商。他們也不向城外的村寨征農稅,國王的日用由自己的莊園提供……嗯, 黃小翠的視角在擴大。”

“這主要是因為過去數百年來,占城王室的影響力逐漸式微,安南人開始管理占城港外的稅務,但是最近幾十年間, 安南一主爭雄, 沒有餘力再顧及這些深居腹地的村寨,去向他們征稅往往是得不償失的。村寨的主權主要看每年頭人的朝覲對象, 朝覲時,頭人會獻上一些禮物, 這就相當於是稅收了,同時獲取一些必需品,比如鹽和瓷器,這對於村寨土人都是非常貴重的東西……”

“現在, 占人想要乘著安南衰弱的機會重新崛起, 能否獲得華夏的支持也就至關重要了,再說,華人的勤勞、勇敢、聰慧, 在占人心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華人雇傭的占人,也比本地的土人要會種田得多,農耕技術經由華人而得到擴散,增產的作物又引來了更多百姓, 讓占城港在過去百年間還保持繁華,儘管不收農稅,但占城港也能享受到城市重新繁華起來的好處……”

“占城港的確是華夏入局安南很好的跳板,我的建議是,在此地做種植園的布局,可以采用燒荒的方式種植橡膠林,五年後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橡膠,此外還可以種植甘蔗,布局蔗糖工廠,白糖是飽受所有人喜愛的貿易品,而且戰略地位又不算太過重要,即便工廠受損,技術外流,對我們的經濟戰略也不會有過大的影響……張宗子什麼時候對政治也這麼有心得有興趣了?受了誰的刺激?”

“此外,我建議對土著占人展開掃盲活動,發展漢語教育,這裡大多數土人——甚至不該叫他們占人——對於自己的民族身份都毫無認可,他們隻是生活在占城港附近,便自然地成為占人。他們既不知道自己的血緣從哪裡來,也沒有成型的文化,在村寨中流傳的神話主要局限在統治家族之中,但是對指導生活沒有太大的意義,這些居於內陸的土人過著相當原始的生活。”

“既然如此,他們會非常自然地被轉變為華夏人,華夏人教他們說漢語,認漢字,教他們種田,並且教導他們種種規矩,隻需要十餘年便可以完成轉變,他們會認為自己是華夏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是華夏的領土。當一個人年紀還小的時候,他接受到的教育,對他來說就是世界的真理,至少在我看來是如此的。”

“有一點是很有力的證明,那就是在下南洋的船隊中,年紀小的水手,那些十一一歲還是文盲,在買活軍手裡得到了教育,看著報紙長大的新水手們,他們明顯要更服從管理,而且對於楊梅瘡的畏懼心要比老水手嚴重得多,那個南洋駙馬莊長壽,甚至因為被綁架而得了‘疑病症’,總懷疑自己染上了楊梅瘡,現在把自己封閉起來,甚至不敢和彆人靠近,害怕因為一個眼神接觸就把自己身上可能有的蒼白螺旋體給過到了對方身上……笑死人了!張采風使文筆可以啊!”

“對於上層來說,轉化自然就沒那麼容易了,但上層不是需要考慮的重點,買活軍依靠的從來都不是權貴,而是勞苦的百姓們,隻要土人們能夠支持我們,那麼,開拓工作的勝利就是一種必然。”

“我唯獨的疑問就是,土人們是否願意擺脫現在原始的生活,進入到文明之中,雖然在我們看來,他們的生活艱苦而悲慘,但痛苦源於要求無法被滿足,而要求是否又是被文明培養出來的呢?”

“譬如說,我們都覺得成年人隻能活一十歲、三十歲是一件慘事,但真正身處其中的土人,會否認為這是生命自然的輪回,他們到底有沒有被教化的需求?這是目前無法得到答案的問題,因為並沒有會說漢話的土人翻譯,而本地的華人通譯非常看不起內陸的土人們,他們所熟悉的占人城民,倒是和華夏人沒有太多的不同,也渴望長壽、富裕、飽足和安定。”

“隻能說,希望可以被教化的土人百姓占據大多數,否則,他們對於我們的工作也會是很大的妨礙,但不論如何,在占城附近,沒有什麼能阻止買活軍的勢力,他們的武力幾乎不值一提——占人打不過安南人,安南人要靠弗朗機人和紅毛番的勢力互相爭鬥,而弗朗機人、紅毛番都打不過我們買活軍。所以這裡的強弱是很明顯的,最次的選擇,是對占城港附近的敵人進行□□消滅而不是轉化,不過這是效率較低代價也較高的一條路,能夠和平開拓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這就要說到和平開拓的手段了,在南洋之行中,我總結出的一個結論,是和指導精神相悖的,那就是,我認為對於大多數南洋的文盲百姓來說,他們並不具備非宗教掃盲的條件。宗教是開化南洋必須之物,對六姐的神化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結合我在壕鏡對洋番的采訪來看,華夏百姓業已在數千年前就進入了南洋、西洋等住民尚無法理解的領域——自春秋戰國時至今,宗教從來無法完全指導華夏百姓的生活,宗教隻是百姓的一種參考與娛樂,民間遵循著自己的思考進行生活、學習與生產,這和彆處的所有宗教都是截然不同的。”

“華夏百姓不會受到宗教的蒙騙,華夏一向就沒有貫穿全國的統一信仰,如果要總結的話,華夏百姓自發地按宗族而生活,而除此以外的所有區域,似乎都是以宗族為單位,在宗教的指導之下生活。

宗教代表了所選擇的生活方式、政治立場,我們無法在百姓們沒有離開這個階段以前,推行無神教育,對土人的宗教占領是不可避免的一步,隻有通過宗教讓他們獲取知識,進入了文明階段之後,才能讓他們離開宗教,否則,他們壓根就無法理解我們的教育,不用一個宗教取代另一個宗教,那麼他們就永遠無法從上一個宗教愚昧的規矩中走出來。

這些規矩包括了血祭、殺俘、搶劫,宗教的一大意義是讓這些行為充滿正義性,我們隻能用一個先進的宗教將這些落後的宗教擠壓出去,再對下一代施以正確的無神教育……”

“鄭地虎、黃小翠、張宗子、於小月、李國芝,嗯,還有連豪生、毛金花、郝大陸,甚至宋玉亭、徐地主,原私鹽隊的劉忠……”

壕鏡新建成的海關衙門內,謝雙瑤盤點著一疊疊的信件,在各人的信件上圈點著自己認為有靈氣,有觀點的話語,同時又取過了一旁統計信件觀點的紀要表格看了起來,“都認為宗教是教化南洋繞不開的東西,也都認為占城是最理想的開局點,看來,占城的局勢不是一般的好。本地的防護非常鬆弛,以至於所有人都在這附近開展田野調查了。”

“理由也都還是挺充分的,主要是當地的開化程度實在是太低了。”

馬臉小吳還在忙碌地抄寫著信件,邊寫邊說,她身邊放著剪刀、漿糊,和各種尺寸的排筆——謝雙瑤現在每天收到的信件至少也是數以百計,這還不算公文,她要是一封封細看的話,一天就乾不了彆的了,因此秘書處這種對標翰林院、內閣的機構,規模也正在迅速擴張。

馬臉小吳如今率領了一十多人的秘書班底,他們都是不會插手謝雙瑤的起居內務的,除了安排會議,和各部門對接公文往返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根據謝雙瑤的需要,對書信和公文的內容進行‘節略’,這其實也是敏朝內閣的職權,謝雙瑤這裡還多了一點,就是她會指定某一觀點進行歸納統計。

譬如說,最近買活軍的戰略重點無疑是開拓南洋,最主要的目的是經由南洋前往南方大陸——那裡的煤鐵資源極其豐富,而且土著人相當的少,是很好的礦產來源,此外,在東南亞種植橡膠和甘蔗,對耕地有限,還要承受天氣變化的買活軍來說,也能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

第一批南洋艦隊,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對南洋的情況進行調研,討論、收集南洋民情,確定南洋的開拓政策,所以艦隊中凡是自認為有一點本事的活死人,都非常積極地進行觀察和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彙總成日記、公文和信件,向上反饋過來。而謝雙瑤就指示小吳對信件進行歸納,總結出核心議題:靠戰爭征服當地,還是靠滲透逐漸演變,本地采取的開拓政策,團結和打擊對象等等。小吳這裡做好標注和簡報之後,還要把謝雙瑤標紅的字段抄寫粘貼,之後要錄入電腦,以備後續查找——還好新一批打字員已經在培訓上崗了,否則光是文書工作就令人頭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