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 範老實的家信 占城港.範老實 占城港……(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5894 字 5個月前

五十文一套教材, 算是貴還是不貴?

這就不好說了,你可以說它很貴,五十文錢, 夠一家四五口人吃五次椰子飯了, 吃下嘴的東西不比這書本實在?買了這些, 也有可能什麼都學不進去,純粹是往水裡扔錢。

但是, 如果把五十文錢算做給寺廟的一次供奉, 那實在不能說是很貴的,平時一文兩文錢都積攢著舍不得用的人家, 遇到法事, 幾百文的捐助那也是常有的事情, 總的說來,一個過得去的家庭, 怎麼也不可能沒有五十文的積蓄,這不算是什麼難以想象的巨大開銷。

如果說隻是單純地投資在學習上,或許還是違背了大多數人的消費習慣——幾代人都務農的家庭, 是不可能有在學習上花錢的習慣的,甚至於這樣的念頭都是‘不安分!心這麼大, 給你臉了’?要受到長輩的訓斥,但是,如果是兼具學習和宗教之用,那又無妨了——入教的好處有很多, 不必一一細說, 總之,五十文能夠一舉兩得,便是再吝嗇的家庭也都覺得便宜劃算的

在這樣的心態驅使之下, 幾乎大多新信徒都買了一套教材,範老實甚至還勇敢地買了一份最新的報紙,剛到港,還沒來得及被牛車帶到鄉下去。雖然他們現在幾乎都看不懂,但這報紙本身就是一種象征——以後,來自廣府道深山的罪民們要想方設法地看懂它,要投身入學習中,開始挑戰吸納書本上的知識了。

買了書本、報紙,因它們比想象的便宜,餘下的錢還有不少,足以讓他們豐豐富富地吃一頓烤魚做晚飯——到海灘邊上,席地而坐,篝火邊用木簽子繃著一條條的魚,烤到半熟,廚子便把木簽取下來,用無處不在的芭蕉葉,把魚包好,送入灰堆之中,過上一段時間,把芭蕉葉包掘出來,就是一包烤魚了。

一旁的大桶裡則舂了香茅、魚腥草的葉子(這和華夏不同,華夏人主要是吃魚腥草的根莖)、樹生極酸,像是小西紅柿一般的樹番茄,還有新流行起來的辣椒……這些香料捶得濕乎乎的,眾人得到芭蕉葉包之後,從商家那裡借來一個小竹匾,烤魚的芭蕉葉一解,鋪在竹匾裡,舂料倒在烤魚上頭,周圍再盛一圈米飯,便是色香味俱全的一餐了——當然,口味很偏向於本地的土人,因為廚師就是土人,漢人的廚師數量還是少,供應不到平民百姓頭上來。這些土人都是占人,平時會到漢人開的餐館裡幫手,逐漸懂得調和了漢人和土人的口味,至少他們現在很注意把魚烤熟了。

知識教的土人、漢人們,在海灘邊上,圍著篝火而坐,一群人圍著一個竹匾吃飯,土人直接用手,漢人文雅得多,他們多是自帶了筷子,又撕開芭蕉葉做飯碗,用舂料拌著魚肉,加到熱乎乎的白米飯裡,調皮的孩子還把芭蕉葉攥成一個小拳頭,讓料汁、魚汁和米飯發生充分的混合,再張開手掌慢慢的吃——這還是他們從林場的土人那裡學到的辦法那,這會兒已經成為不少孩子的習慣了。

“吃飯!不要亂跑!被潮水卷去我可不管你!”

嗬斥聲時不時地在火堆邊響起,不分漢人、土人,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在管教孩子,隻是漢人的管教明顯比土人的要頻繁得多,在個體,他們不會有什麼感覺,但有些縱觀全城的職位,他們能看得到這一年多以來,信奉知識教的土人發生的變化——土人正在不斷無意識地觀察著漢人,向他們靠攏,在此之前,土人的父母對孩子的約束和教育都非常薄弱,甚至有時候,親生孩子的丟失和死亡,也不會給多子女的父母什麼震動。

對子女的教育意識,對安全的重視,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被教育到他們腦子裡去的,而這種教育,立刻就應用到了他們的孩子身上,當土人們看到漢人不但管束子女不去靠近危險的海邊,還管束他們要展現出合適的餐桌禮儀時,他們的第一個反應,便是也開始學著漢人進餐的樣子,並且很快就用這種標準來要求子女了……

自然了,這樣的事情,不是範老實一幫人能發覺,或者說會在意的了。他們也正對一切感到新奇得很那!這麼一頓烤魚,也不過是十文錢,已經足夠一家老小五六人吃的了,白飯一大包兩文——二道磨的精米,還是林場少見的海魚,這價錢實惠得不可思議,種種風土人情,也全是在老家時完全無法接觸的東西,走這麼一趟南洋,真覺得自己的見識和胸襟都增長了不少,不再是從前那個鄉巴佬了。

最妙的是,連住宿都是不花錢的,吃完了晚飯,他們跟隨著土人進了椰林——很多土人都帶著吊床,之前鋪在地上當墊子,這會兒在林間一係就是晚上過夜的住處,漢人們雖然沒帶吊床,但林間地上,稻草墊總是有的,若是不想睡在海邊,也能睡去城西門口的大空地上,那裡是車馬站點,可以租吊床、竹榻、稻草蒲團,幾張一文錢,雖然不算太乾淨,但可比客棧的房費要實惠多了!

雖說是港口,但種種物價都是這樣廉宜,很多鼓起勇氣進城見識的罪民,已經盼著下次假期再進城來玩耍了,便連範老實他們,也不再提什麼‘常出門耍子,心會變野’這樣的話了,因為他們現在已經入了知識教,進城便有了一個非常名正言順的借口——進香。這是極為符合傳統的,可以在他們現在的行動,和傳統的道德觀中做一個很好的調和,使得他們又出門玩耍了,又不必背負老客家價值體係中很嚴肅的‘貪玩’指控。

自然了,想要進香的話,平日裡也該很虔誠,才能使得上香不像是去玩耍的借口,再加上他們畢竟是千辛萬苦才爭取進知識教,甚至於是破壞了一些規矩,必須瞞著彆人。那麼,這批新信徒便感覺到自己實在不能不珍惜這個得來不易的機會了,範老實一乾人等,吃了一頓飽飽的烤魚作為晚飯,第二天下午,乘著牛車回到村裡之後,便把‘城裡許多耍子’的消息,和那股子學習的拚勁給帶回了林場——他們是真的開始利用一切機會,千方百計的在學習了。哪怕和謝六姐有深仇大恨,但看在阿美祭司,看在黑洞量子神明的麵子上,他們不能給臉不要臉,客戶人家一向是爭氣的,就算到了南洋,這股勁兒也不能丟。

如果沒有加入知識教,他們是否還有這股勁兒呢?這是很不好說的事情,因為南洋的規矩和華夏是不同的,華夏那裡,一個班是半日,大概是五到六小時左右,而學校的課程大概在三到五小時這樣,再加上他們氣候分明,大多數時候,百姓可以輕鬆的把時間分配為兩大塊——上午上班,下午上學,或者上午上班,下午忙些自己的事情。

可在南洋這裡,就很不同了,南洋的百姓是要上全天班的——或者說,他們的時間必須分為三大塊,早上——午休——下午,如果早上上班,下午上課的話,那麼,一個人一天就隻做早上那麼三四個小時的活,那麼所有的事情,進展就相當緩慢啦。

所以,南洋的百姓,一個工就是上午+下午的工作時間,他們要學習,隻能乘著中午最熱的時候,而這是非常痛苦的,天氣那樣熱,腦子真轉不動,而且也不可能集中教學——就說林場,伐木工進山就是一天,中午最熱的時候都是就地休息,怎麼可能頂著大太陽回來上課,再頂著大太陽走回去做活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