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7. 商機來了! 雲縣.小孟 綠豆糕、黃米……(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8029 字 5個月前

“所以我就勸劉大娘, 我說大娘啊,你這都是敏朝老家的老黃曆了,咱們買地可不興這個道理, 哪有老人活著就分家的?要我說, 咱們小老百姓的,手裡那點錢,能夠幾個孩子花?養大成人就不是恩德了?就該分文不給,大家各憑本事!”

“說得好, 有道理!前些年多艱難的世道,也把他們養成人了,還有什麼可挑剔的?還想再要,可真就是貪心不足了!”

“可不是這意思?俗話說得好,兒女都是白眼兒狼, 就沒個吃飽的時候,這要是獨生戶,那也罷了,還少些猜忌,如今這子女多了都是債, 你給誰多一塊餅, 彆個心裡都得怨你呢!到老了, 你偏心的那個不養你, 說是兄弟姐妹平分,其餘兒女有話說了,誰拿得多該誰伺候, 可這多吃了一口餅的孩子不認這個理啊——就一塊餅的好處,多吃一口我還多長一斤肉不成?”

“說穿了,要不能給家家都供上那八大碗的席麵, 還真不如誰也彆給,有肉老人家自己吃了,那點積蓄就攢在手裡,到老了,誰伺候得好就給誰……甭管哪個子女出息大,出息大,不能在身邊孝敬著也白搭!看病自有自家的積蓄,享了誰的晚福,就把餘下的那點給誰就是了。越是這樣,兄弟姐妹間還越能和睦,沒準還真能有幾個孝敬你的。”

“說是這樣說,兒女遇到著急的時候,向你張嘴你不借,就怕落了埋怨!”

“那兒女張嘴的時候,可知道自家父母的那點草料?都不是什麼能耐人,不怨自己,不怨旁人,還怨上父母了?這品性也不好!”

“就是,人生幾大急,無非是生老病死,可買地醫院那邊,若是有命治,藥費也不貴,治不好那就是個命,除開這些事,還有什麼好意思張口借錢的?買地這裡遍地都是錢,錢淹腳目!連腰都彎不下來,這孩子也是廢了!”

“那劉大娘可被你勸動了?真就不給錢了?她那幾個孩子,我看著也的確都不像好的,也就小兒子還不錯些,還是把錢自個兒留著好……”

“可不就勸動了?下午你沒瞧見,一屋子都是人,除了我們這樣的老街坊,還有裡正那些居委會的人都來了,都道我說得好呢!裡正還說,我對政策領會得好,自家也開明,又會說理,要聘我做顧問,裡坊有事,都得喊我老婆子出麵張羅一二。”

“那這話不假哩,太婆說話硬是有道理!”

“太婆自家也打鐵硬,家裡都是和睦,當家公平,子女都有出息,好福氣!”

“可不是,太婆,日後我們家裡有事,您也勸一勸,您這話一說,俺們心裡就分明了。”

“太婆這話也是道理,咱們小老百姓過日子,可不就是一星一點計算著來?可不能一時糊塗就浪擲了大筆錢財,糊塗塗花了,那真是要心痛死了!”

“劉大娘家也的確不像話,個個都是立不起來的,女兒白養了,給她招贅找了一個,也是吃娘家,夫妻兩個都不肯出去做事,生個孩子姓劉有什麼用?”

“就是,還不如嫁出去呢,好歹能換點彩禮來,她那兒子也差不多,送出去做贅婿好了,家裡還清爽點,唯獨就那個小兒子是好的,也被逼得去雞籠島了——聽說他在雞籠島倒是發達了,賣的鹵味生意極好的……”

“彆說,就劉大娘的手藝也是不差,要不是家裡那些災兒女,買賣好生做起來,未必不能學人家郝嬢嬢香辣醬一樣,做出個劉大娘鹵味來……”

日暮西山,雲縣北郊這裡,街坊們陸續都捧著飯碗,來到巷子尾臨河的大柳樹下,或站或坐,或是捧碗蹲著,一邊吃著晚飯,一邊擺起龍門陣來——這也是多年來鄉間約定俗成的規矩了,城裡雖然也有這樣的習慣,但氛圍不如北郊這城鄉結合部這樣濃鬱。

這也是很多外來戶融入群體的第一步:吃過這樣的晚飯,逐漸和街坊也就都熟悉起來了,彆人也知道你是誰,有些什麼事都會惦記著招呼一聲,城裡來了什麼便宜的好貨,又或者是有什麼新鮮的熱鬨,也能相邀著一起過去,畢竟是外來客,做什麼事還是習慣成群結伴,似乎心裡也比較安穩一些。

除此之外,每日在大柳樹這裡能聽到的新聞,也很能幫助外來戶了解買地這裡的規矩,又有張太婆這樣的熱心老住戶,時不時就拿出東家長西家短的熱鬨來說嘴炫耀,甚至還比話本更配飯,因此,每每到了飯點,大柳樹下都十分熱鬨,若是近日新聞的熱點人物過來這裡,還能得到很不錯的待遇——各家都爭相從自己碗裡給他分菜吃,就為了聽到一些最新的消息。

今日,裡坊這裡最大的新聞,便是住在西邊水巷子裡的劉大娘一家,子女又吵架,甚至要動刀子的事了,細究緣故,還是因為家產分配的關係,劉大娘有兒一女,除了小兒子之外,餘下的二子一女都成親了,也沒有分家出去,小女兒是招贅上門的,但這幾個子女,全都有點好吃懶做、挑三揀四的意思,找的兒媳、女婿也不是什麼好的,家中常生紛爭,惹得劉大娘生氣,又把小兒子逼走了,如今也不和家裡人聯絡。

真要說起來,為的無非就是劉大娘做鹵味來賣的那點錢,到底該怎麼分配,因為這幾戶人家都是在鹵味小作坊裡幫忙的,也都付出了一定的勞力,還牽扯到了工作上的事情,這就更是算不清了,時不常的就吵得一條巷子的人都來看熱鬨,今日又是鬨著要分家散夥,聽說打起來差點砸了老鹵湯,聽得眾人都是提心吊膽,咂嘴道,“那可就是砸了金山銀山了!這鹵味鋪子哪個不是靠老鹵湯的?這百年的老鹵砸了,那等於就是砸了劉大娘的命根子!”

“倒也說不上百年……咱們這塊地就五年前還荒著呢,那老鹵湯兩年倒是有的。”

也有人說了實在話,的確,這裡五年前還是河灘邊荒煙蔓草,沒人看得上的地方,再往前才銜接到一片河穀肥田,那裡有一個小村落。至於那劉大娘,十年前都還在老家,她是躲天花跑到南邊來的,一家人落腳時,和乞丐也差不了多少,能帶著老鹵湯來就怪了。

“不過,長此以往的確不是過日子、做買賣的樣子,說來也是可惜,他們真是沒這個命,這麼好的滋味,若是好好做起來,生意做大了什麼沒有,現在才剛打出一點名氣來,就熬不住要分家了,老這樣鬨,街坊誰敢買他的鹵味?都怕誰吵個架,一氣之下給老鹵湯擱點什麼,吃出毛病來就不好了!”

“人家也不指望這點街坊散碎生意就是了,都是貨郎到她家來拿貨,四處去叫賣的。”

又有人說了公允話,正好,見到前頭有個貨郎推著自行車,後座上綁著高高的木櫃子,正往過走,忙揮手叫他過來,“小孟,小孟,這裡來!還剩下多少?我們這裡人多,分一分都給你包圓了!可彆往前走了,叫那姚婆子看見了,又截我們的胡!”

這種尾貨,小孟這裡的價格肯定是便宜的,也沒人說什麼不敢買鹵味了,都是期盼地看過去——自己做飯,粗茶淡飯的,很多人家手藝不佳,也是要省油鹽,滋味其實一般,若有個便宜的鹵味調劑著,今晚這頓飯就吃得高興了。畢竟,大多數人已經來買地很久了,這些平凡的小老百姓,原本,從一日兩餐改為一日餐,能夠把粗茶淡飯儘量吃飽,他們便已很滿足,但現在卻已經更進一步,甚至敢於希望在日常的飲食中加一點鹵味的滋味了。

“鄉親們今日熱鬨哇。”

貨郎小孟果然依言走了過來,笑嘻嘻地道,“我每常回來得早,也趕不上一道吃晚飯,今日討些熱水來,我也和大家一起熱鬨熱鬨。”

說著,便打開貨櫃,取出裡頭的兩個大包子來,那包子還發著熱氣,早有熱心的街坊回了自家,給他倒了滿滿一大碗熱水,眾人都看他的貨櫃,奇道,“怎麼一星半點都沒有了?今日生意這麼好?以往好歹都還剩點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