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畫皮下的京藩(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8062 字 5個月前

這要是細數起來的話, 除開南城藥火事故那樣的大事之外,京城百姓這數十上百年來,所能見識到的熱鬨, 也就是每年的打大醮、盂蘭盆節法事,逢年過節的廟會等等,雖說一樣是熱鬨非凡,令人大長見識,每每回來街坊吹噓,但這要和這些年來, 隨著報紙普及,在民間逐漸被人津津樂道的‘三寶太監下西洋’、‘謝六姐威震紅毛番’、‘大慈恩寺琉璃寶塔大點燈’、‘南洋開海、千帆競流’、‘美尼勒城萬人京觀’等這些大場麵相比, 京城的這點子熱鬨,未免就也顯得有些太尋常了。要真說起來,一樣都是敏朝京城, 兩京中比較的話,還是金陵的百姓世麵見得多些, 也好吹噓,至少他們有大慈恩寺,還有, 寶太監下西洋時,船隊是從金陵出發, 大家坐下來擺龍門陣的時候,這可都是人家祖上值得吹噓的資本!

“如果是做纖夫,那是絕不去的, 丟不起這個人!再說了,誰吃得了這個苦哇!咱們四九城的老少爺們,多少也都是嬌慣著長大的, 打量是那些鄉下嘎啦裡逃難來的乞丐呢,為了一口飯吃,什麼賤業都肯操持!”

這一陣子,魯二哥在的這幾條胡同:斜靴胡同、歪帽胡同、郎中胡同,大家嘴裡念叨著的都是這樣的說法,“這錢財倒是次要的,二哥有一句話是說對了——這輩子也難得一見的世麵,現如今送到眼前了,若不看,那豈不可惜了的?”

京城人要麵子,哪怕是南城這樣的破落胡同,老街坊也講究,不肯露怯,對於南下闖蕩的考慮,路費的缺少以及這一趟行程的報酬,也就隻有魯二這樣缺心眼的漢子才大喇喇地直接捅破,其餘漢子心照不宣,對這些考量,絕不會公然出口,平時買菜上工回來,溜達著在巷子口遇見了,彼此打問起來,說的全都是想去湊熱鬨長見識,這麼一來二去,倒仿佛竟成真了,活像是大家都是為了湊這個熱鬨,不惜長途跋涉似的,絕不是貪圖朝廷給的報酬。“錢……哪兒不能掙去!為的就是這麼個場麵!”

世界上絕大多數事情,本沒有一定的答案,這就好比一般人家求神拜佛,你在家附近的廟裡燒燒香不完了唄?怎麼就要千裡跋涉去到泰山呢?這一路上的花費少說也得二十多兩銀子,多少人家幾年的嚼穀都在裡頭了,仔細想想,這合算嗎?還不如自己吃點喝點呢。可最是那些裹長足,爬山路非常不便的婦女,非常癡迷於去泰山香會的事情,寧可彼此間婦女結伴這麼遠行幾個月的,也要去泰山碧霞元君廟裡燒一柱香。

而這種氛圍一旦形成,不知不覺間大家就都習以為常,也就會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湊這個熱鬨。這一次做護軍南下,其實也是如此,這樣的輿論一傳開來,有不少本來不想折騰的漢子,也被說得心動了,猶猶豫豫,天兩頭去魯二院子裡打轉,越聽越有道理,稀裡糊塗也願跟隨魯二一道,報名充當護軍,這是胡同裡一些老八板兒所不願意見到的,他們倒也不是彆的,是認為這些漢子南下一趟,一走就是大幾個月,容易丟了原本穩定的差事。

“嗐!咱們這些老棺材瓤子,老眼昏花,連那皇榜告示都看不清了,還指著這些小年輕聽咱們的話?你要我說,除了巷口做車夫的陳大小子,廖屠、王打鐵那幾個,這樣甩手走了,豈不可惜!離了張屠戶,還能吃帶毛豬不成?廖屠這一走,咱們南城、豐台這一塊的豬肉買賣,怕不是就要被那大興幫的人給接手過去了?”

“都是慣的!這要是老輩子,能有個穩當營生就偷著樂嗬吧!這要不是這些年來南城外開了那麼老些工廠,活兒好找,他們能說不乾就不乾了?狗肚子存不了二兩香油,窮得瑟的玩意兒,那魯二是個什麼好東西?成日裡跟著廝混,人離鄉賤!這一去能有幾人回還還不好說!”

這些個成日裹著青布包頭,哈著老腰,腰間掛著旱煙杆,可煙荷包裡十有八.九空空如也隻有一些煙沫子的老人家,嘴裡可沒有什麼好話。彼此這麼一搬弄,家去少不得有發泄在自家兒孫頭上,疾言厲色不許跟著去的。但他們無意間倒是點透了一個道理,那便是這些青年如此輕易地接下這份工作,的確還是因為這些年來,京城的工作機會要比從前多太多了!

有種種崗位或者是新設,或者是發生變動出缺,想要找到一份差事,不比從前還要到處奔走,托人情找關係,苦哈哈地從學徒熬起,哪怕不和魯二這樣,因緣際會得了一份美差,現在能順理成章跟著南下,便是其餘人,舍掉原本的活兒也沒那麼慎重,因為他們回京之後,可以很輕易地找到類似的活計,或者大不了就進工廠去賣力氣,雖然工廠事故多,常常死人,在民間頗有不少傳說,但這是因為仿造的機器常出故障,而工人的素質也不如買地的緣故——至少在本地的報紙上,工廠主是如此分辨的,單論廠裡的吃喝和工時,倒不算是很苛刻人的,收入也著實是不低!

選擇多了,大概也算是生活有所改善的表現,隻是這樣的改善,並不像是吃喝那樣直截了當一眼就能看出,也不會為所有人都讚成,尤其是在匱乏時期熬過來的老人,指望他們理解這樣的邏輯,那是天方夜譚,不過好在年輕人自有一股銳氣在,又有這麼多人壯膽,魯老二在家住了十多天,居然也被他拉起了二十多人的隊伍,經過裡長見證,把名單遞給衙門,這件事就算是過了明路,徹底定下來了,各家都得了百文的定錢,再要反悔,不但要加倍賠還不說,還要再打二十板子,以儆效尤!

“這些年來,官府還是富裕了的,這給撥銀兩也是爽快。”

眾人對於這樣的規定,倒並沒有什麼不滿,甚至還相當的意外,認為官府給錢比想得要利索。他們也就更一心為遠行開始做準備了,原本要去不去的那些人,現在定下來之後倒比誰都著急,常去魯家轉悠,打探著該什麼時候上路。

“事兒還沒全定呢!”

一開始,魯二說的是‘就快了’,可之後慢慢地又換了口風,這一次回來時,居然又變了說法,“或許就坐海船去了,現在都還在談!”

“怎麼又坐海船了?!”

這會兒大家關心的反而不是這百文定錢退不退的事了,都因為南下之旅可能落空而異常懊惱,急著問魯二其中的緣故,魯二扳著手指,也是歎道,“本來朝中就有人主張乘海船去的,更有人說乾脆乘買活軍的海船,這樣大家都放心,買活軍為了自身的名譽也絕不會讓陛下出事。隻是,如此一來的話,我國朝顏麵何存……”

雄國公府的護院,消息自然靈通,隨意說出的都是這些百姓不知道的典故:原來朝中對於皇帝南下的方式,一直是很有爭議的。甚至連是否走水路都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確定下來,這裡有皇帝自己的緣故——皇帝本人是很忌諱水的,大概是因為本朝有皇帝就是落水染病而亡,而皇帝本人也得過六姐的開示,認為自己近水也會有危險。因此他不但絕不去戲水,本心也不願意乘船南下。

“但是,若走陸路,耗時就太久了,那才真是勞民傷財,首先一個,路不平整,要等著一路修過去,那得要幾年!再說了,護衛大河沿岸,這是有數的,也做慣了。因為要走河漕的關係,運河兩岸的強梁都被拔除殆儘,倘是走陸路住驛站,那可就不好說了……且不說強梁,便是這大軍糧草,沿途的州縣也難供應得上!”

這樣看來,走水路是唯獨的選擇,那接下來就是要走河還是走海了,走海,就怕遇到台風海難,或者是被有心人鑿底也好,偷工減料也罷,在海上沉船,那就真的是難救了。所以最後留下來的就是走河運的方案,而且陣仗不能小:千精兵,在大臣看這是天子出行應有的氣派,可在天子自己看來呢?倘沒有千精兵護身,是不是還真不敢踏出京城啊?

這皇帝也怕死,而且怕死到這個程度,是超出大家預料的,雖然魯老二沒有明說,但大家聽了都不由得紛紛發起笑來,頗有些‘敢笑皇帝不丈夫’的氣魄,有人道,“該不會乘買地船隻南下的說法,其實背地裡是有上頭在指使的罷!咱們這萬歲爺,比起自己人倒像是更信買地!可見這世上最想害你的往往都是自己家裡的人!外人待你有時候反而還好!”

話糙理不糙,還暗暗點了魯二一下,眾人聽了都是叫好,可惜魯二依舊無知無覺,繼續和大家分說這南下的困難:坐買地船隻,這是朝廷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包括微服出行也是絕對不許,天子出行肯定要有相應的陣仗,否則就彆去了——天子你要微服,就不能以天子的名義出行,你自己愛去哪裡去哪裡,我們反正隻當皇帝還在宮裡,到時候,出去的是誰,留在宮裡的是誰,可就由得我們來說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