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馬車閒聊(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7969 字 5個月前

謝雙瑤的親衛班, 現在簡直已經成為一條通天大道,任何一個胸無大誌,願意做賢內助的優秀男女, 都可以在親衛班非常方便地找到自己的前程。當然,不論什麼世道,想要不勞而獲, 靠婚姻一步登天的人總是很多的, 親衛班裡薈萃的隻可能是各方麵都無可挑剔的那一部分人, 在涉及切身利益的時候,沒人是傻子,優秀的人才, 就算是要找賢內助, 那也得往好了去找不是?

當然了, 也有一些人隻是因為外形合適, 性格又比較隨和,被選拔進來的,他們也沒有通過婚姻離開親衛班,之後轉去做了吏目, 走了另一條路。不過,不論是什麼前景,她的貼身警衛都是聰明且善於思考的,也很會來事, 陳奇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理科上有一定的天分, 謝雙瑤一度認為他來做親衛挺可惜的,如果去實驗室搬磚,對工業進步能多貢獻一點力量——但話又說回來了, 人各有誌,規矩是她定的,謝雙瑤也得尊重她手下的子民在規矩內的自由意誌。

有個擁有理科思維的聊友也挺好的,陳奇在政治上很少發表意見,大概他是不怎麼擅長也不感興趣的,但工業領域,他的知識很廣博,有時候能提供一些謝雙瑤也沒想到的新鮮觀點,同時他還有給報紙做文摘點評的習慣,買地如今的刊物非常多,謝雙瑤沒時間都看完,她也隻能和敏朝皇帝一樣,選擇性地看節略,陳奇的節略她經常拿來看的。

“生產力的發展是否到瓶頸,這是一個預設性的問題,所有的回答都是猜想。但錢工有一點沒有說錯,那就是工業的真實情況,的確沒有呈現出的欣欣向榮,發展得太快,底子還是太薄弱,這確實都是已經存在的問題。”

陳奇的回答一如既往的實際,“而且,如今買地的生產力發展的確是人為扭轉的結果,可以說這並不符合曆史規律。它的確可能出現一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問題。”

“喝,你還曆史規律上了,最近在看社科書籍嗎?”

親衛班和高級吏目一樣,在閱讀上的確是有優勢的,謝雙瑤手裡的資源都是電子化的,要選擇書籍印刷出來,先得有人看吧,這不是她一個人能完成的工作量,既然有人負責挑選、討論,那資源就會外溢和擴散,陳奇很愛看書,他反正也沒彆的事,除了護送謝雙瑤外出,大多數時候執勤都沒事做的,除了健身就是看書。“我最近看了好幾本工業史讀物,工業史也是史,是曆史就可以總結出規律。”

他的政治也學得很好,一開口一股子新道統的味道。謝雙瑤讓他繼續說下去,陳奇說,“首先,絕大多數工業發展,都是先有市場需求,再創造新技術來滿足這種需求,同時誤打誤撞地還能發現一些解決新需求的技術,這樣一直發展到該技術的極限,再通過對需求的不滿,促使從業者進入新領域探索新的解決方案,在一片茫然中探索、試錯,這是新技術的出現必然的過程。”

“突破、滿足、不滿,就像是一個螺旋,它是盤旋上升的。然而,買地卻並非如此,如今我們的天下,因為有了天界的借鑒,從需求到滿足都是——幾乎憑空出現的。很多時候,產品出來了我們才知道自己需要它,就像是機器船,實際上,彆的國家不說,但在華夏這絕對是被創造出的需求。”

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以華夏的情況來說,之前海運萎縮的程度,連普通海船都不被視為是必需品,更不要說機器船了(考慮到河運航行條件,機器船暫時無法用於河運)。陳奇對謝雙瑤說,“我們如今的技術員,是沒有探索精神的,他們不需要勇闖未知,隻需要竭儘全力地在已知中去尋找對照和解決方案,這樣的情況如果持續數百年之久,我認為,學界的創新性會因此十分不足,需要一場人文運動來喚醒這種創新——當然,這是很遠期的憂慮,近百年暫時還是無需考慮這個問題,集中精力搞複現,從各方麵來說還是最優解。”

既然隻是瞎聊,他就不考慮意見的現實性,隨心所欲地從各種角度來分析,謝雙瑤心想陳奇說得的確很對,而且這是不容小覷的問題,不要小看國民性,這東西的影響是很深遠的。比如說,小國的國民就從不會以屈服於強者為恥,也不認為借鑒強大的宗主文明,想方設法地竊為己有,固定為自己的傳承是什麼道德瑕疵,因為這已經是上千年來的一個事實了,這個國家值得一提的東西幾乎全都是從宗主文明那裡學來的,一旦剝除,完全是自己原創的東西簡直寥寥無幾,那麼他們自然缺乏獨創性,遇到任何困難想到的全都是借鑒已有的成功經驗。

在華夏這裡,傳承的國民性大概是TOP癌,以及完整的獨立產業鏈,這種‘萬物皆有’的執著絕不是在一朝一夕內突然出現的,必然是數千年來,生活在一個大一統的國度中所產生的慣性,華夏國內一向是什麼都有,不假外求,習慣了這種生活以後,國民就難以理解怎麼會有國家願意把命脈交給其餘勢力,比如說——供水供電都要依靠外國,這在華夏的國民性看來幾乎是不可思議的要求。戰略自給就是紅線,這都不需要做任何民間宣傳,主糧必須自給而且有大量積蓄的思想就已經深入人心了。

但是,在這個時空,天界技術的出現,會不會在長久的時間段內緩慢地影響到華夏的國民性,令其不再重視創新,而是養成了在已有成果中找答案的習慣,把天界典籍奉若圭皋,喪失了‘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的探索、挑戰精神?

這是個很大的問題,謝雙瑤也不是沒有意識到,陳奇也不是第一個對她提出類似觀點的人,徐子先在辭去行政職務的那封‘告老折子’上也提到了這一點,謝雙瑤提醒自己要找時間和徐子先聊聊了,徐老依舊身體健旺、精神矍礫,但人家都71歲了,沒法再身兼多職,現在人才供應也跟上來了,徐子先自己的願望是能用所剩不多的有限時間,儘量地投入到學術研究上去,這不給予尊重也說不過去——按原來的時間線,徐子先這會都死好幾年了,還要強迫他主持煩難工作,這有點強迫鬼魂打工的意思。

遠慮是要緊的,但還有很多時間去解決,現在的確沒有餘力花費多餘的資源來鼓勵創新和質疑,因為,在這個時間點,華夏現有的工業積累,和天界的進度比大概還占不到千分之一,能不走的彎路為什麼還要去走?

肯定在大方向上,想方設法地通過現有的資料去逆推出能在此時應用的知識點,這還會是學術界的主旋律。所以,買地的學科側重必然是注重實務的,在理工科中,工科的受重視程度要遠遠超過理科——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比如笛卡爾,人家上輩子的成就,就已經很傲人了,就是按概率來說,他窮儘一生可能也隻能再搞出兩三個重要程度和坐標係相當的成就,但如果他轉去做工科,搞實務,以他的腦子,能解決的問題那可太多了。

就這個設想,那還是建立在單純給延壽的基礎上,事實上是,笛卡爾他們需要學習的是從他們現有的基礎上往前去再發展了數百年的一個非常龐大的知識體係,想要把這個知識體係再往外推一把,那難度都沒法形容了。就謝雙瑤上次關切所知,笛卡爾目前沉浸在量子力學中流連忘返了,瘋狂地學習和重推導那些複雜的物理方程,並且極度想要獲得一些高精度的天文儀器,來印證天體物理知識。

謝雙瑤倒也沒指望他們一來就能把原世界的知識體係再往前推動啥的,目前來說,隻要他們能完成教學任務,她就算是值回票價了,這工作紅圈學者倒是都完成得很出色,畢竟,不管怎麼講,雖然據說有部分紅圈學者在天界理化體係麵前道心破碎,懷疑自己的智商,大喊著什麼‘原來我完全是個白癡’、‘我現在才知道愚笨是什麼感覺,我要收回所有我對智商低下者的侮辱’、‘愛因斯坦的腦子應該被解剖’、‘宇稱怎麼可能不守恒’之類的瘋言瘋語,但他們的腦子肯定比絕大多數人都更好用,理解出一點東西來反過來教給更笨的學生,這不是太大的問題。

陳奇對於這些趣聞知道得要比謝雙瑤更多,親衛班中不乏有技藝在身的人才,陳奇的語言天賦就不錯,他也喜歡學外語,算是如今比較少見地掌握了兩種英語的高級人才。法語、西班牙語都學得很快,拉丁文也能半蒙半猜翻譯出一點來,說了好幾個紅圈學者的小笑話給謝雙瑤聽,把謝雙瑤給逗得直樂,“你彆說,你還真彆說,學者搞金融一般都沒好下場,普遍虧本也很正常。但這都無所謂,他們想要錢,途徑太多了,做家教隻是最低級的辦法而已,能給工廠解決一個生產問題,都能賺到巨款了。”

重工輕理,理論儲備把實際生產甩下幾百年,這是買地這裡又一個特殊的事實,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謝雙瑤帶來的知識寶庫。而這也帶來了一個後果,那就是買地的工業發展也非常的不均衡,當江南沿海已經完成了非常簡陋的初步工業化時,其餘國土有的連農業化都沒有完成——遊耕、刀耕火種這不算是農業化,封建王朝有規劃的定耕製才算,用這個標準去衡量一下,很多地方真是和原始社會相差無幾,而這些地方的百姓,對於工業品幾乎是沒有任何消費需求的,光是培養市場都需要很長的時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