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王太太搬家(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6978 字 5個月前

王舉人自小也算是懸梁苦讀過的, 但有生以來最累的還要數在買活軍中供職的這段時日,每日侵晨即起,跟著買活軍的兵士出晨操——他本是不願去的, 但謝六姐親口對他說, ‘凡是腦力勞動者,必須安排體力勞動的愛好’, 而王太太如今對謝六姐的指示奉如圭臬, 便催著王舉人每日早上跟從買活軍一道出門, 她自己也在家中做一套養生的早操。

數月下來, 變化是明顯的, 王舉人最開始苦不堪言,未到城門即氣喘心跳, 之後則退而求其次, 跟在買活軍身後健走——因買活軍是負重慢跑, 速度並不快, 王舉人逐漸能慢跑跟上, 如今一早便汗流浹背而歸,在室內燒滾水抹身之後方吃早飯, 吃完了便趕往縣衙上值。

他的見識自然要超過葛愛娣這般的農婦,但買活軍的衙門依舊讓王舉人大開眼界,此處並無他縣衙門中慣常的景象:除了師爺在的簽押房之外,其餘各房或遲到早退,或烹茶閒談,除卻事忙時都在消磨時間,泰半班房門庭冷落。買活軍的衙門首先是人多, 再一個人人都有事做, 而且都下死力——因怕被扣了工錢。王舉人一日能賺七十五文, 他自然也是考核的重點,哪敢偷懶?便是不給錢做白工,看在小三姑日日見好的份上,自然也要知恩圖報了。

他先是和妻子一道,重新彙編算學教材,按謝六姐的說法,如今的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很快要再改名字,改為掃盲、小學、初中、高中四個等級,其中掃盲的標準不變,在算學上,仍是以簡單的四則運算為基準,小學要掌握方程式和平麵幾何的基礎知識,初中、高中則要熟練掌握方程式、平麵、立體幾何,並對微積分有基本的認識。

掃盲和小學的教程,可以沿用甚至是照搬王舉人在謝六姐處看到的‘天書’——第一日做過卷子之後,謝六姐便給了他幾本精美前所未見的教材,紙麵光滑,全用一種王舉人無法描述的辦法裝訂——是將鐵打成極為精細的釘子,又用蠻力彎起,以此固定,上頭的字清晰無比,便是最好的雕版也無法與之比擬,這不是人間能有的書籍。王舉人甚至很難對娘子描述,直到後幾日王太太也到謝雙瑤處,做了卷子,並得到‘可造之材’的評價,王太太方才親眼見到了‘天書’。

天書是成套的,全都是那極厚極堅韌的上等白紙打印,便是紙張也是前所未有、前所未見的,王舉人最開始接觸的是《初中數學一》,他們夫妻倆用了近一個月時間自學了初高中數學,其中大量時間都在接受新的概念和定義,學習書寫符號等等,若論知識,倒是沒有什麼太難理解的地方。最多是幾何學給夫妻二人設置了一些障礙,因二人此前並未接觸過相似的概念。再之後,謝六姐便開始給他們開發錢鈔,也開始和他們談起小三姑的醫療費。

——治病當然是要付錢的,買活軍的價格要得很公道,小三姑每日都要服用‘仙藥’,一個月的藥費也不過是三兩銀子而已,算成籌碼則是三千,王舉人每日上半天班,便可以賺到一百五十文,扣了一半償還藥費,如此每月還有一兩銀子的不足,謝六姐隻收籌碼,可以緩還,不收利息,其實便是說,在半年的治療期後,三姑若是康複,則王氏夫婦繼續工作三個月到半年,便可自行離去,買活軍並不留難。

當然,王家也可以用銀子私下兌換籌碼,或者是以王太太的工資來償還,但王舉人夫婦總算都還不笨,知道要看人眼色做事——能將三姑治好,已是意外之喜,橫豎到完全康複還有半年,那麼著急回去做什麼?債便先欠著也是不妨事的。

自此之後,王舉人夫婦便開始一道重新編撰算學教材,每日早上做此事,下午則各科目輪流自學,語文、數學、生物、物理等等,各科天書皆有,王舉人夫婦間隔著上,一日自學數學,又一日自學生物,第三日自學數學,第四日則自學物理,如此周而複始。直到年前方才有少許變化,這數月買活軍較為忙碌,便暫停了學習,整日上工。等到年終盤賬過了,照舊還會恢複以往的節奏。

王太太去了盤商戶的賬,王舉人則是被借去盤衙門的賬,兩人從早晨起身到晚間回家,也就是中午午休那半個時辰可以稍微歇息一下,王太太心係女兒,都要回去探望,王舉人也不可能休息,還要抽空去研讀大學教程,他對微積分如癡如醉,若不是王太太堅決不許他點燈費蠟地鑽研,晚上還不知要讀到幾點呢。每日裡案牘勞形,本就疲憊,今日中午因王太太去教了葛愛娣的緣故,王舉人便隻能擱下愛好,回家陪女兒說幾句話——一起吃飯也是難能做到的,小三姑現在已養成獨餐習慣,和父母談話時還都戴上布口罩,防著‘傳染’。

這一番奔波是王太太往身上攬事之故,王舉人自覺有了把柄,下值後便壯著膽子又看了半個時辰的天書,眼看天色將晚,也不敢太過放肆,便將書冊封存,自己裹上棉袍,搖搖擺擺走回家中去,還覺得不把穩,見路邊鋪子裡新出爐的梅乾菜酥餅,便買了一袋子,拿乾荷葉裹得了,塞在懷裡保溫,一路護到家中,進門就笑道,“瞧我帶了什麼回來。”

說著,從懷裡掏出荷葉包,揭開了拈起一個,送到王太太口邊,王太太瞥了他一眼,張嘴咬了一口,恰好咬在王舉人指尖,王舉人乘勢撥了撥王太太下唇,對她一笑,收回手將剩下半個一口吞了,果然油潤乾香,酥皮入口即化,油香無比,梅乾菜又甜又鹹,又有一絲獨特的香氣,嚼著全是金華風味。他一邊嘖嘖讚歎,一邊倚到王太太身邊,攬了她半邊身子,問“做什麼呢?”

王太太果然也未提起他今日晚歸的事,將手裡活計給王舉人看了,她手裡正做著一雙鞋,王舉人拿手比量了一下,不是他的底,也比三姑現在穿的大得多,因奇道,“這是給誰做的?”

王太太道,“給我做的呀,這底比我平日穿得厚實些,你這就認不出來了?”

王舉人聞言一驚,見屋裡隻有二人,便伸手去拿王太太的腳,“你?你——”

女子雙足,甚而比麵容還重要,便是夫妻,不是在床笫之間也沒有這樣褻玩的,王舉人實屬有些孟浪了,王太太把他一腳踢開,若無其事地道,“我已放腳兩個月了,你竟絲毫沒看出來?明日起,早起我也跟著買活軍的女娘去出晨操。”

其時敏朝的纏足,各地風俗不一,平民百姓如葛愛娣,那是不纏足的,越往南方纏足的也就越少,南方的官宦人家也多有天足女兒,因此纏足多數被視為北地貴女所特有的矜貴風俗,若門第不夠高貴,便是北方人也不纏足,於縣令家的幾個女兒,因在南邊做官便都沒有纏足,連於太太都沒有,這是她家中出身不夠高尚的緣故,若不是於縣令家也是後來才發起來的,多少要嫌棄她呢。

王舉人、王太太是諸暨人,浙江名門,倒也有纏足的風氣,隻是並不追求三寸金蓮,而是講究雙足翹、窄、瘦,穿弓鞋顯得俏式,因弓鞋的關係,走起路來搖曳多姿,裙下露出尖尖一角,視覺上仿佛隻有三寸,但若是換穿便鞋,解開裹足布,也便是一雙平足,可以奔走無礙。

傳聞中北方有些妓家,將女兒纏得雙足骨折,名喚‘折骨纏’,雙足真隻有尖尖一點,倍受名士追捧,一夜價值千金,凡有折骨女兒的妓家,數年間便大廈連雲,視其折骨纏的手藝為不傳之秘雲雲。但在南方,還是以王太太這樣的裹足做為主流,這種裹足婦女,平日在家閒居、出門赴宴可穿弓鞋,在外地奔走自然隻能穿著便鞋,而且年紀若輕,裹足布一旦放開,數月間便會再度長大,便是俗說的‘腳都走大了’。王太太跟著王舉人來臨縣,一路自然都穿便鞋,王舉人對這三寸金蓮,也沒有甚麼特殊的喜好,一心隻紮在算學中,竟並未留意王太太的變化。

如今聽了王太太的說話,彆事不做,先不顧王太太反對,將她的腳拿在手中細看,果然似乎比從前寬大了少許,王舉人眉頭欲皺又不敢,仔細瞧瞧王太太的臉色,小心翼翼將腳放下,扯開話題問道,“小三娘呢?”

王太太道,“已擦洗過身子,我打發她睡去了。”

小三娘病情穩定之後,便也開始上半日學,和她同齡的孩子下學後多數要幫家裡做事,小三娘便免去這一遭,和奶母一起回家中讀書寫字而已,她雖體弱,卻極聰穎懂事,王舉人望著王太太手中的針線,半日方才慢慢靠到枕上,王太太道,“今日廚娘休息,隻蒸了一鍋飯,奶母燉了蛋打發三娘吃了,我讓小蓮出去買隻荷葉雞回來,我們晚上便吃這個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