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送分來了(2 / 2)

買活 禦井烹香 6092 字 7個月前

便是吳江今年的豐收,也衝淡不了對朝廷大事的歎息,葉仲韶良久方才長歎一口氣,搖頭道,“國祚如此,已似乎見到儘頭了。”

眾人相視,均有些黯然,沈宛君若有所思,而沈君庸振作精神,道,“儘人事,聽天命罷!從前的糧種,此時也已經派人去收藏儲存起來了,五年後若是買活軍不再供了,那也不至於沒有種子下地。這總是看中了他們經營的能力——凡是和買活軍往來多的地方,都比從前繁華,這一點是確實的。”

的確,這沒什麼可否認的,現在凡是買活軍會去劫掠的地方,都相當的熱鬨,米價也不高,便是吳江,因為靠著華亭很近,日子也比較好過。葉仲韶等人談起關隴時,自然更注重體統,但去過京城、塞外的沈君庸,態度就更務實得多了,他的口吻是有些讚賞的,隻是因為這是田任丘的策略,因此沒有表現得太明顯。“這一策有愷陽先生支持,西林黨居然也沒有怎麼反對。至於第三策,那才真是荒唐至極呢——田任丘竟上書請求朝廷開特科,招攬算學、物理、化學、外語等特才,與進士一樣授官,一樣可選優入翰林,此折一上,朝中頓時群情激憤,皇帝留中數日,不得不批紅發還,將他訓斥了一頓,方才止住了聲浪。否則,連使團是否能組建成行,都不好說呢。”

這個建議便更是讓人頭暈目眩了,簡直就是異想天開!葉仲韶好半日才道,“到底是閹豎一黨!他也不想想,這特科便是開了,又有誰來考?誰敢來考?哪個清清白白的讀書人,願意來沾這個特科的幸進名聲?便是不入翰林,也必定招來口誅筆伐,連翰林院都可入,那不更是讓人目為異類了?!”

話雖如此,但他如今其實也不過是秀才而已,尚未中舉,沈君庸也隻有秀才功名,不過他對功名一道很是淡然,已經久不應試,將來是不打算出仕了。不像是葉仲韶,三十多歲了還要在學館打磨學問,要走,也隻能走最正統的進士出身。他一向是文名在外,隻是科舉一道很不順利,要說對科舉八股完全沒有意見,那也是不可能的。沈宛君在一旁聽丈夫的語氣,不由莞爾,對他的些許小心思了如指掌,隻笑道,“其實若能成真,倒未必不是好事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隻要是身家清白,考過了特科都可授官,這倒比買活軍那裡的規矩要寬和多了,當會有不少買活軍處的人才來投,這田任丘不愧是錦衣衛的人,眼光最刁,這一策是要挖斷買活軍的根源。”

她這樣和丈夫唱反調,當然非常地違反婦道,但葉仲韶居然不予爭辯,沈君庸也隻做不覺,道,“其實我也這樣想,買活軍的那些教材,我試著看過,簡樸實用,可惜隻看到掃盲班為止,若是這樣的學問,我倒是有興致研究,不比那些八股廢物來得有用?”

葉仲韶自己其實也私下翻看過課本,而且學得很快,不過他要科舉,不能分心太多,隻能遺憾放手,此時聽了妻子、小舅子的話,隻是微微搖頭,卻也說不出什麼反對的話來。沈宛君道,“此策雖然沒有通過,不過其餘要求,對買活軍有利無害,買活軍是一定會應允的。看來朝廷雖然不說,但其實也默認了《政權、國家、文明》一文中的說法了。”

不論是派遣使團,還是引入糧種,其實都是把買活軍當做相對平等的政權看待了,所謂的招撫,不過是一層遮羞布而已。沈君庸、葉仲韶都覺得她這話很有道理,至於糧種引進,這對買活軍來說也是求之不得,他們本來僻處東南,現在可以前往西部招攬人才,和當地人接觸,有什麼不願的?沈君庸道,“此策其實也是上策——也不怕買活軍吞了這些地方,若是他們心動,反而是好,以往所有反賊,其興也速,如野火燎原,其敗亦忽,如火過灰飛,買活軍一向擴張得很慢,若是大舉擴張,那便是朝廷的機會,此亦為陽謀,不愁他們不入彀!”

二人聽了,也表讚成,沈君庸又細數了朝中眾臣或升或降,或調或辭,並與葉、沈二人分析其中的政治信號,眾人談了半日,意猶未儘,此時已到午飯時分,張華清備得了飯,抱著小瓊章進來,眾人方才回到後堂。

沈、葉兩家,父輩都出過高官,但平日居家簡樸,隻雇傭了一個老婆子,一個健仆做雜活而已,今日的美食都是張華清自己操辦,因此她剛才沒有進來,一人竭儘全力,也置辦不得多麼體麵,而且宛君、君庸之父數年前去世,還沒有完全出孝,因此桌上也不過是一味時新的西紅柿炒蛋,一碟鹵鴨,一碟櫻桃肉,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熬鹹鵝,一碟炒香乾,一碗香菇燉雞,一盤蒸螃蟹,又有三四碗拌青菜而已。

饒是如此,眾人入座時也極口誇讚,張華清喜滋滋的,對沈宛君笑道,“宛姐,這可都是你愛吃的口味。”二人相視一笑,張華清一時侍奉沈老夫人,一時招呼沈曼君,倒是不搭理好容易還家的沈君庸,沈君庸也不搭理她。

沈家乃是大族,雖說自從君庸之父去世之後,兄弟便已經分炊,但今日光是孩子們算在一起便有八個,還有兩對夫婦,並被張華清接來用飯的沈老夫人,十幾個人吃這麼一桌子菜,也算不上很豐盛,大人們的筷子都不怎麼往肉碗裡伸。反而由得孩子們爭食,彼此相視而笑,引以為樂。沈老夫人更是笑道,“昭齊,你彆老讓你妹妹吃,你自己也吃,也吃。”

葉家幾兄妹卻偏偏最疼愛寄養在舅舅家的小妹瓊章,葉昭齊非得將她抱在腿上,極其友愛,正拆螃蟹喂她吃,聞言笑道,“外婆,你便由得我吧,我瞧她吃,比我自己吃還香呢。”

瓊章也賴在姐姐懷裡,笑嘻嘻的,眾人見了,益發歡笑。張華清擰了擰葉瓊章的小鼻子,道,“你就嬌罷,這個樣子,我們可不帶你出門玩耍啦。”

因就問起南下的事,沈君庸道,“接下來這段時日,買活軍與朝廷彼此友好,行事也方便一些。我們要去接曼君,便該儘快上路,也好回來過年。”

沈老夫人聽說沈宛君一家子也去,本是大為詫異,聽說了其中的講究,這才默然不語,張華清便勸婆婆也跟著一起去,橫豎定製鞋墊所費不多。“船包了也是包了,還能少了您一張床板不成?”

這話倒是不假的,從吳江到雲縣,路費也不算是太貴,一旦包船了,均攤下來便更便宜,而且,報紙上說得是天花亂墜,又有已經去了那處的曼君寫信回來,描繪著那處的種種奇景,眾人不能不心動,再加上還有定做鞋墊這非常冠冕堂皇的借口,乘著這陣子境況緩和,如此呼朋喚友,居然糾結了四五艘船,連尚沒有纏足,便根本不用放足的小瓊章等諸子女也都帶上了,讓他們去見見世麵,擇了個黃道吉日,頭尾相銜,一道從吳江順流而下,到了武林,又從武林坐海船直放雲縣,為沈曼君送了一大波政審分去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