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角色對調(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7586 字 6個月前

【雖然文章有這三處錯漏, 但張先生的勇氣還是值得嘉獎,而錯誤也並沒有超出同時代的平均水平,據我所知,此時外界的雄文也無非都是這個套路, 追求文采、警句, 而無視真實性、準確性、廣泛性, 張先生的這篇文章還有兩點可取之處, 已經是非常不易了, 第一,指出了法令的編寫應該縝密翔實,第二,為後來的投稿人提供了經驗參考。】

【買活周報歡迎各種來稿, 尤其是對政策的反應, 會選優刊登,但來稿必須避開二十四條邏輯謬誤, 並以翔實數據為支撐,以自身立論,便要有自身的數據對比,以天下立論,便要有天下的數據對比。而若稿件被采納發表,亦有高額酬金, 並會視文章質量少量增加政審分,請各位踴躍投稿, 為買活軍衙門查缺補漏,退稿中亦會標明邏輯錯誤所屬, 以此為眾活死人知照。】

謝六姐似乎是個脾氣相當平和的人, 她雖然不讚成張天如的大多數觀點, 但也並未有任何針對人格的貶損,而是客觀地進行總結,並且還拋出了歡迎投稿的小政策,雖然這高額酬金到底是多少,並沒有說明,但也已經足夠被誇獎為虛心納諫了。

屋內眾人讀完這篇文章,都各有感想,除了有些迷惑的信王以外,王肖乾、曹如的臉色都頗為凝重,孫初陽倒是有些雅興,還點評道,“不知買活軍是會自行立法,還是挪用《大誥》又或者是仙家典籍。和協議書有關的法令,似乎便是從仙界典籍中摘錄,還有他們的婚書,我這幾日也找機會看了幾篇範文,約定得極為詳細,格式和我朝全然不同,應當也是挪用之物。”

既然已經承認了謝六姐是‘仙界’來客,便很容易從她的統治中看出仙界手筆來,有些衙門的設置,還有本朝的風範,而大多讓人感到拗口生硬的用詞、語法,包括法令,則很顯然便是從仙界挪用,因此除非在官麵上,使團成員必須堅持論證反賊的不可持久,私下這樣的場所,心中想的,口中談的,便要微妙得多了——若真是完全不合理,仙界怎會有那樣的規定,且任何人都可以感知得到,仙界比此世不知要繁華到哪裡去了,可見其種種律令規條也必定有過人之處。

既然仙界法令必然是有道理的,那麼沒有道理的,便儼然是本朝的規矩了。謝六姐這篇文章不但長,而且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並未和張天如進行激動人心的雄辯,或者也是因此未能放到第一版,而是低調地在第七版占了個版麵,但其中傳遞出的種種信息,卻讓王肖乾這樣的正牌進士麵沉似水,而一向仰慕風雅的曹如,也跟著惘然若失:謝六姐所傳遞的第一個信息,便是買活軍重數據而不重文采,‘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隱隱約約便透露了一點,買活軍絕不會和本朝一樣,講究‘不為進士,不入翰林,不入翰林,不進內閣’,他們更偏好的無疑是從親民小吏做起,掌握了大量翔實的數據,並且又有總結歸納的能力——也就是有能力做調查研究的人才。

隻有這樣的人才,才能寫出基於事實的文章,畢竟,摒棄了二十四條謬誤的政論文,該用什麼去填充?便隻能用事實和數據,而如果買活軍的報紙此後都是這樣以數據相互作戰……那麼,敏朝的官肯定是做不好買活軍的官的,這是無疑的結論。

自然了,這話是不好說出口的,否則豈不是承認了自己也正掂量著要去做買活軍的官了?但結論仍是顯然的,在買活軍這裡,要做出成績,要求的不是寫什麼名言警句的能力,第一個是要有從小吏做起的決心,第二個是要有做好小事的能力,第三個是要有做好調查研究的耐性,第四個才是要有把一切組織為報告的文采。

而在敏朝做個前程遠大的官,所要求的第一是考八股的能力,要有文學上的聰明悟性,第二是要有拉關係的能力,要在複雜的官場中和上峰故舊把關係處好,第三是要有站隊的眼光,得站到將來的勝利者那邊,如此才能一步步踏上更高的舞台,第四——要到第四了,才要求具備一定的做事能力,因為一個考中了庶吉士,進過翰林院,有機會入閣的官員,他是不需要去做親民官的,連知縣都尚且不必做,更何況更低一層的親民小吏?他的做事能力,便體現在把文書做好,奏折寫好,僅此而已。

很多閣臣一輩子沒有做過親民官,譬如如今的葉首輔,從翰林院修撰而至太子左庶人,又至金陵禮部侍郎,這是他唯一一次受排擠而外放,回京後便立刻高升為禮部尚書,從而入閣。葉首輔對田間地頭的事情,可以說是從無了解,他的資曆在買活軍這裡毫無疑問,根本是不合格的,不能被委以重任,既然為首輔,‘從天下立論’,那便要對天下的數據了如指掌,葉首輔……恐怕做不到這一點。

這還不是讓人絕望之處,最讓人絕望的,在於如今敏朝的親民官,恐怕也對本地的數據一無所知,甚至連六部中人,都對於天下的數據不甚了了,要找到對政務數據真正有所了解的人都很難,因為敏朝的數據已經很久沒有人去統計過了,不論是最重要的人口、田地,還是次一等的,謝六姐一文中提到的‘相關犯罪率’,既沒有人了解,也沒有人真正感興趣。便是要去做,都無法想象該如何去做到。

這是……讓人絕望的差距。

並非是船堅炮利,火力的直接對比帶來的恐懼,也不是奇技淫巧,宏偉仙器所帶來的震撼,這種對於統治細節的拿捏,卻是在無聲無息中讓人完全陷入了絕望之中,差距太大,甚至連學都學不來,甚至於已經大到了這一方應該完全放棄學習,轉為抵抗的地步——這是一種全維度的碾壓,對買活軍的學習不但很難收到效果,甚至反而會加速敏朝的崩潰。

就譬如說辯論的二十四謬誤,如果完全避開,隻剩下對事實的陳述,那麼閹黨、西林之間的矛盾便隻在於一點:閹黨認為西林所代表的地主竊取了太多朝廷財政來源,而西林認為朝廷的清廉度讓人絕望,有太多規矩之外的支出,如果如實納稅,他們所在的階層便將很快地破產消亡,而收斂上來的錢財也不可能完全進入朝廷財政,一定會有相當的部分被閹黨貪汙,根本解決不了現在的財政問題。

話是說開了,那後續該怎麼聊……雙方的矛盾根本不可調和,餘下的手段大概就隻有用武力互相消滅了,但這又是朝廷所不能承受的。所有以邏輯謬論粉飾的攻訐,還有廠衛的特務政治,實則都是為了在根本矛盾無法調和的情況下,推動朝政得以維係——至少百官的俸祿要發吧,至少遼餉要能湊得出來吧,又不願意把問題說透,又要繼續,可不就隻能如此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下去了?

但買活軍來了,買活軍這裡,秉持的是完全不一樣的製度……買活軍不需要地主,他們通過修路和鄉村掃盲教育來完成鄉鎮和縣府的快速信息交換,如此,他們便不需要宗族和地主代為統治村鎮,地主便一下沒了存身的土壤,而官吏的來源也極為廣泛,從一開始,吏目的人數就規劃得很多,和本朝完全不同,所有的吏目都編列進財政預算裡,幫閒、師爺,在這樣的體製裡完全可以自己去考吏目。吏目多了,出人才的機會是不是就更大了?

最重要的是,買活軍這裡的教育不但完全免費,而且被強製納入了生活中,而且也沒有非進士不入翰林的規矩,倘若買活軍要組建內閣,其選拔範圍絕不是隻以三年幾十人為周期產生的庶吉士群體,而是在萬千吏目中通過實乾和競爭一步步走到備選職級的官員……買活軍這裡根本不需要珍惜什麼良才,良才實在是太多了!你犯了錯,能替代你的人數不勝數,這樣的競爭之下,誰敢不好好做事?!

論到競爭的激烈和辦事的能力,內閣可以相比麼?這一點任何人都可以得出結論,就連王肖乾也不得不承認,如此的選拔比所謂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要合理得多。買活軍把選拔放在了極大的吏目人群所經曆的漫長的宦海沉浮之中,而本朝是把大部分選拔都放在了宦海以前,科考之中。

買活軍的吏目,甚至十四五歲開始做小吏的都有,一邊上學一邊工作,到最後考過高級班,可能都做了十幾年的吏目,職級也得了提拔,而本朝呢?大量書生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的白讀所謂聖賢書,到了五十多歲考中進士,那還有什麼用?八股和政務根本就沒有關係,那些被刷下去的人才,於朝廷政務更起不到什麼佐助之用……

太多了,差距之處實在是不勝細數,這讓人怎麼能不灰心喪氣?使團的氣氛,原本還算是樂觀的,因為朝廷畢竟是有了一點改變,在買活軍的刺激下開始引入良種、新法,有了一些中興之態,這總是讓人歡喜的變化。但此刻這篇文章,卻讓信王以外的眾人都仿佛又被按到了水底:最讓人絕望的不是敏朝仿佛注定的失敗,而是他們這些敏朝的官僚,在買活軍這裡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前程。

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他們會調查研究麼?他們通曉數據麼?倘若有一天,那不忍言之變當真到來,他們也成了榕城葉家,而卻不會再有第二個使團來搭救自己時……他們和他們背後的家族,又當如何?

氣氛不可抑止地低迷了下來,孫初陽點評的仙家典籍,又或是那新鮮的婚書,也很難引發眾人的熱情,隻有信王和孫初陽搭了腔,“哦?那婚書是如何約定的,有多仔細?另外,買活軍這裡女子不到二十三不是不能成親嗎?這裡成親的人家應該不多罷?”

“倒也多的,外地許多寡婦都來了,還有些女子拋夫棄子,私逃而來。”孫初陽正要詳細解釋,用婚戀八卦來調動眾人的談興時,王知禮忽然又尖聲道,“不對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