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由大同而至大同雲縣.張天如 張天如……(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6231 字 5個月前

“由大同而至大同嗎……”

張天如放下了手中的課本, 若有所思地了,“這倒是有些家的味兒,圓得還不錯。不過這和眼下之世關係實是不大。”

他搓了搓下巴, 顯得有些興致勃勃,用炭筆課本上圈圈點點, 標注著他覺得需要做注解的詞語, “怕不是真到了大同之世,前方又有了無窮缺憾,無窮征程, 個人也好,社也好,總要有個目標前方, 不然,何以為朋, 何以為黨?這大同之世, 我看和三之治也沒什不同。”

凡是餅, 大多都畫得又大又圓, 但也多是一生都難以實現, 這就像是儒教三之治的追求, 儒生都有一的夢想, 但是誰都知有生之年實現不了——若是實現了,之後又該如何呢?

張天如以為,重點不是目標, 而是追求目標中所產生的‘凝聚力’, 因此這種最終目標,宜大,宜遠, 宜儘善儘美,反正絕不能太貼近實際。就譬如餅,不往大了畫,大家都尷尬,這所謂的大同社,和三之治一,並不能真正地說服他。

“倘若什也不缺,那就是什也不求了——那這日子還有什過頭?應有儘有,也就意味著無欲無求,這人活著和死了似乎也沒有什區彆了,反正他做什都是大圓滿,什都不做也是大圓滿,無窮大加無窮大還是無窮大。”他不由得用上了自己剛學到的算學概念:無窮大。想了想,又自失一,“不過,這和三之治還是不同,起碼儒聖當可找不到三的遺老聖賢,而大同社居然還真有可能是真的……畢竟,來自大同社的活例子可就站眼前呢……”

居然還有另一重天下,能發展到大同社,頂如是實現了三之治,又或者是家、法家、名家共同的向往:一個儘善儘美的社。張天如不可置信中隱藏了少許向往,但向往中又有一點兒慶幸和恐懼:還好,他有生之年,大同社肯定是實現不了的。他覺得自己肯定非常不適合那個社,張天如知,自己大同之治來說實是過功利而醜惡了一點。

還好,此此刻,那所謂以機器為主要生產力表的社都還沒影兒呢,張天如且不必考慮得那遠,那全麵,擺眼前的問題是現實的。

“比起這個所謂大同之世,不如還是多關注剝削的定義,或者說,剝削的博弈和有限的剝削,到底都是個什的概念,用什來做衡量的標準……這才是重中之重。地主算是剝削——當然算剝削了,那投資呢?經商呢?不知謝六姐準備把這條線畫哪裡……盈利率多少算剝削,多少算正常的勞動所得。”

張天如家中雖然也是吳江有名的大地主,但他卻絲毫不似沈曼君一般,地主剝削的概念如此抵觸,恰恰相反,他覺得教科裡說得很有——凡是家有資產的大地主,反而能客觀看待剝削的本質,要比小地主的眼界更開闊一些。或許是因為他們明確地知自己過的是人上人的生活,不像是沈曼君,以香世家自居,並無人上人的自覺,因此才破防得厲害。

張天如自小便知家中兄弟都如蠢豬笨狗一般,這的人,僅僅是因為出身的緣故,便可以繼承良田,一輩子不事生產,要派人去收租,租戶便乖乖地將自身的剩餘價值乎全盤奉上,這不是剝削是什?完全就是最典型的剝削!這種無用的剝削階級,個個該死,活世上也是浪費糧食——能養活他們的糧食,足夠養活百個農戶了,這些農戶買活軍這裡,可以讀識字,為買活軍創造出多少勞動成果呢?

雖然任何一種統,張天如來說,都是他接觸權力的工具而已,他本人儒教又或者是這社論沒有什太強烈的好惡,但他不得不承認,買活軍的觀點,更加嚴密新奇,而且有一點特彆好,那就是沒有講仁義德,至少第一冊中談了利弊。

剝削這個概念,張天如閉著眼都可以想到,多少人佯裝這是個多肮臟的事情,完全不願接受自己也是剝削階級的一員,依舊故作德完人的模——他覺得沈編輯就肯定是不接受的,越是以德自命的人就越難接受剝削這個概念。

而張天如就非常欣賞教材中的態度——剝削是難以避免的事情,也是一種客觀的現象,就像是天災一般,此賦予更多的意義,或者投注以自身的好惡,完全就是一種濫情,這東存了就存了,考慮的該是如何去利用,或者如何去消滅,如何去遏製,而不是如何去憎恨,如何去否認。

不知這是買活軍的統,還是謝六姐自己的認識,想想看,大同社的人剝削是這認識的,其實還蠻奇妙的,如果能去大同社看一眼的話,一定很好玩……

張天如也忍不住小小地出了出神,便斷了這無益的遐想,他是不把精力過多地花幻想上頭的。他看完了第一冊的教材,開始填寫調查問卷,是否覺得難以解——不,很好解;是否具有趣味性——趣味性當真十足;是否認可文中闡述的觀點——不怎認可,除非給我更多的論據,譬如三更多的史料細節。

話說回來,不知即將頒布的《華夏萬年曆》裡,不提到三的曆史,以及此的地應,譬如夏京應的是如今的何處,如果謝六姐吃不住激將法,真的把論據寫進去了,張天如就想到了一條發財的路子——提前趕往夏京所地,造了青銅器什的深埋做局,定然能賺得盆滿缽滿。

自然了,夏京絕不可能福建和之江的,怎想也該中原一帶,那處的吏治自然不能和買活軍這裡相比,買通了本地的吏目,做個天衣無縫的局,賺個萬兩銀子,回來換成鈔票,張天如一輩子都不必擔心缺錢花了,如果能入仕途,他兩袖清風的程度能讓所有人都吃驚。張天如實是個不貪財不好色的人,他一心想著怎能獲取更多的權力。這個計劃比大同之治的幻想更有吸引力,讓他花了好一功夫幻想中安排著那些蠢笨的肥羊入局,過了一兒,他才開始仔細地撰寫最後一個問題的回答。

你認為這本教科接收到怎的反響?這是調查問卷的最後一個問題,看來謝六姐這本的回音也相當好奇,她把第一稿發給了雲縣這裡所有的教師,吏目們當然也是人手一冊,張天如想朝廷使團可能也有,這廣泛的散播,至少他們是很容易搞到抄本的。

有如何的反應呢?他咧嘴一,拿了尺子來開始做表格,謝六姐喜歡表格,他便也喜歡做表格。

張天如把人群分為了個種類,這也是他讀完課本後,試著雲縣這裡做出的階級劃分,第一類是被剝削的無產者,自耕農、雇工和自雇者,他們大多都沒有空餘的房子,或者說壓根就沒有房子,買活軍到來以前,有許多還沒有擁有人身自由——這類人最大的問題應該是看不懂教材,因他們多數才剛開始接觸係統教育,根本就沒有政治意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