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鄭地虎自發學習(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6401 字 5個月前

雞籠島新泉

“於先生, 那這個社會契約,又是什麼意思呢,社會契約論裡說的, 官府和百姓之間的契約,在咱們官府和活死人之間,是不是也一樣好使——話說回來了, 咱們現在的衙門算是官府嗎?按照教材上的說法, 官府是貴族用來統治平民的工具, 但咱們這好像沒有貴族, 也沒有平民,大家都是六姐的活死人——”

這是一座正在擴張的城鎮, 隨處可以見到在建的水泥房, 路是早已經修建好了的, 橫平豎直的水泥路,在剛被砍伐不久的綠色荒野上向遠處蔓延, 而水泥路組成的格子之中, 一座座屋舍正在逐漸成型。專業的建築隊正在工地四周, 如同工蟻一樣辛勤而又快速地移動著。

這裡的地基往往是堆起的高高土坡,大約離地有一米多,在這樣的高坡上用石頭做地基, 運料、拌料、碼磚、抹麵……紅磚壘牆, 水泥抹麵, 乾透後再塗一層白漆,這是在雞籠島這樣的亞熱帶島嶼特有的一種建築——吊腳樓是不能建水泥屋的,無法承重, 但完全接地的建築又過於潮濕, 這些去年從泉州移居來的百姓們, 便把在泉州、鷺島兩地建房的經驗搬了過來,建起了這種高台基的坡房作為衙門的建築物,“這也算是我們新泉縣的體麵!”

至於他們自己,理所當然是就地取材,住吊腳樓了,要說是人人都住水泥房,連本土都沒有這樣的好事,更彆說一切都還在草創的雞籠島了。

開拓一個全新的島嶼,需要的是漫長的時間和豐盛的人力,當然也需要給麵子的氣候,新泉縣顧名思義,大部分居民都是泉州的老鄉,他們一直住在人口繁茂的福建道,受到生計的壓力,不得不把耕地往山中一再地擴展,大部分農戶在泉州也有墾荒的經驗,即便是背靠泉州這樣的大埠,開荒依然是很不容易的,更不必說雞籠島距離鷺島,怎麼也有個一日的航程,物資上絕不會像本土那麼方便了。

大部分人都做好了吃苦的準備,甚至是那些從北方被招攬過來的遼東漢民,也沒有把這裡想得太好,吃苦受累,不多說了,工具上的匱乏也是可以想得到的,什麼都得自己做,鐵器沒有,木器也要自己慢慢地雕琢,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打造工具上——至於飯,那是不可能吃飽的,忍饑挨餓個一兩年,出產能夠養的活自己,便算是運氣好的了。三五年之後,才算是站穩腳跟,能從窩棚往吊腳樓這樣的茅草屋過渡,真的要形成城鎮,哪怕不是要個五年八年的?

但這大半年下來,人們逐漸發覺,買活軍這裡的開荒,似乎……和他們想得也不太一樣,大概什麼三年五年站穩腳跟,五年十年形成城鎮,對於買活軍來說實在是有些慢,按照眼下這個速度,三年內若是有個五六個縣城出來,那……大概也不是什麼讓人驚奇的事情。

若說是有什麼仙法在內呢,除了高產的糧食種子,還有一些耕田的小工具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彆的,但偏偏就是這幾樣東西,把開荒的過程完全地改變了,這就讓許多十八芝的老海狼打從心底不解了起來——若是按他們本來的盤算,二三十年內,能把島上經營起來便很不錯了,如何買活軍一來,速度便快了這許多?

難道仙人處處就都比常人要強嗎?

就以農事來說,自古以來,開荒最難的就是除草、翻地,這是最耗人力的事情,雞籠島這裡的糧食一直是無法完全自給的,一個百姓每年要是能多開辟一畝荒地,他們還給點獎勵,但即便如此,開辟荒地的速度也很慢。

——而買活軍一來,一切就不一樣了,首先,他們一開始就運了兩百多人過來,先不種地,而是修建宿營地——也就是如今新泉縣的前身。買活軍運來了他們在礦山用的蒸汽機,蒸汽機下頭配的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叫做履帶,把煤鏟進鍋爐裡,這個大東西就帶著履帶到處地壓平了地,被這樣平整過的土地,雜草根本就長不起來,地都被壓實了,成了實土,輕易踢不起多少灰塵來。這樣便可以在上頭搭帳篷,修食堂,修茅廁、修堆肥場,一切都是在他們的圖紙上畫著,都在買活軍的計劃之中。

隨後,兩千多人便被帶到了這裡,開始了買活軍的墾荒計劃,買活軍把眾人分成了四個大隊,每個大隊裡又有十幾個小隊,幾個小隊搭夥做事,每個人要做的事都是固定的:砍樹、運樹、燒炭、平地、翻耕。砍樹、運樹的這些壯漢個個都有一把子力氣,收入也很豐厚,他們吃的極好,幾乎每頓都能保證有油、有魚、有蛋,飯不必說,是管飽的。

這樣一隊砍樹的壯漢,一天能乾一般農戶四五天的活,而且很多力氣活非得他們乾不可,譬如翻地,有些大石頭半埋在地裡,壯漢幾下子就把它頂翻了運走,若是力氣不夠,那就隻能火燒水澆,慢慢地炸。這批人今天在這裡做,明天就去了彆處,三個多月將這一帶適合開墾的土地都砍伐出來,砍下來的樹木,又有一批人料理,適合造船的便去木材廠炮製,還有一些燒成木炭,運到木炭場去。

就連樹葉也不會浪費,和小枝條一起,曬乾了送到食堂去,做飯當柴火燒,燒剩的草木灰還能拿來肥田、洗碗、洗衣,甚至有人用草木灰洗頭、刷牙,這是一種用處很廣泛的東西,總之是不會隨意地丟棄的。

伐木隊的人走了以後,就是平地、翻耕的人來了,他們把蒸汽機下頭配的履帶換成了很大的犁鏵,這個燒煤的東西,簡直是龐然大物,有四五個人大小,隻有在這樣廣袤的田地上才有用武之地,石頭先被運走,機器在土地裡來回地開著,把土地刨出一道道溝壑——時常會趴窩,一修就要半天,但即使如此,它一天還是能做上百個人的活,人力也隻能算是補充。這個是新造出來的機器,按照司機的說法(這個司機是工資最高的人),“不能把動力全跑滿了,密封性不是特彆好,可能會泄露,那就是嚴重事故了。”

新泉縣這裡,因為有蒸汽機的關係,平地的速度比彆的縣府要快得多了,很快就平出了幾百頃良田,這時候翻耕的人還是繼續去翻耕,他們雖然是農戶,但便猶如被買活軍雇傭的工人一般,每天其實隻管做一件事,在陌生的地方,這樣做是很好的,因為地性不同,在新的地方種田,很多東西需要重新學習,在爭分奪秒的時候,可以省去學習的工夫和必然會出現的錯誤,隻專心地做著越來越熟練的一件事,‘效率’會更高。

種田的人,是從哪裡來呢?是從買活軍的農業學校中出來的,這些田師傅們,一個人帶了一班農戶,田地一開墾出來,就灑草木灰肥田,種下豆子,第一年荒地都要種豆子肥田——這也是買活軍的知識,在這之前很多農民壓根都不知道。

撒種培土之後,還有人專管除草、灌溉,噴藥除蟲,這裡播種隊又往前去了,這樣每個人隻做一件事,周而複始,多勞多得,田師傅每日要檢驗徒弟們的工作成果,給他們記‘績效’。

績效多的,一天可以多拿個三五文,而且還有加政審分的機會,而這些農民們,每日早起晚間,見縫插針上的掃盲課中,一大部分內容都是在強調著這分數有多有用,他們也就不其然地重視了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