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武十三郎樂不思蜀(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10053 字 5個月前

“回來了?吃早飯了沒?”

“怎麼又在洗手啊。”

醫生值班室一大早就傳來了嘩嘩的流水聲, 武十三郎摘下口罩,走到同事兼同學身邊,“做完又沒再做培養觀察了, 不至於如此,老周。”

被他叫做老周的同事其實也並不算很老, 二十多歲年紀, 理了個大光頭,滿臉笑嘻嘻的樣子,正用軟毛刷輕輕地刷洗著自己的手指甲, “今早要去外科那邊,早起洗一次放心——你那邊怎麼樣, 晚上沒出事吧。”

“沒什麼,就是有幾個病人有些刁鑽, 不過到底也應付下來了。”

“嗐, 女娘嘛, 又是外地來的上等船。”周醫生司空見慣地說, 合上水龍頭,“重病號情況穩定嗎?”

“已經醒來了, 輸液很有效, 也沒再發燒, 喝水後沒再吐, 今天再喝一天鹽糖水, 明天起應該可以給進食了。”

這就是已經轉危為安了,周醫生也咧嘴一笑,“那就好,都到了買活軍地頭了,也不是痢疾, 再因風邪而死,總覺得可惜了的。”

害風邪而死,在他們所來的地方其實不少見,身體羸弱的病人,若是和沈姑娘一樣,因為風邪而攪壞了腸胃,又不能及時止瀉,有不少倒黴的就這樣去了。便是在買活軍這裡,一年之中也有一兩例因風邪而引發心疾的病人,送到醫院時大多都已經不行了。總的說來,在買活軍這裡,雖然有很多人被救了回來,但也有很多人是醫生無能為力的,醫院的死亡率並沒有外頭傳得那樣玄乎的低。

但和外頭比,也不是沒有不同——最大的不同,便是大部分疾病,在死時至少能夠知道個死因,而且是較為明確的死因,譬如死於風邪的青壯,多數是因為‘病毒性心肌炎’,還有死於癌腫的,死於感染的,死於多器官衰竭的,甚至一開始死於極度營養不良的都有——其實就是慢慢餓死的,這個死因在外頭非常的常見,而好歹買活軍這裡,大部分人是不再會因營養不良而死了。

但醫生們接觸到的死亡還是比以前在外頭的多,因為在外頭,能看得起病的人是不多的,大部分百姓都是自生自滅,從生到死沒有醫生的參與。而到了買活軍這裡,他們的收入比以前高,衣食住行卻處處都不比以前那樣花錢,便是鄉裡人也願意走水泥路走幾個時辰,到城裡的醫院來看一看——看病也不如以往貴了,那麼醫院裡當然是人滿為患,即便現在買活軍這裡,光雲縣就彙聚了數百名大夫,這些一邊學習一邊工作的大夫們,工作時間也照樣是排得滿滿當當的。

武十三郎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來到雲縣的,並且很順利地被招進了醫學專門學校,開始自己正兒八經的大夫生涯,買活軍對醫生、教師這兩個行業,壓根就不設政審分的門檻,任何人隻要具備相應的知識,都可以前來應聘,不論他是什麼出身,海納百川、照收不誤。

而且,他們給醫生的待遇還相當不低,比如武十三郎,在專門學校就讀也是有錢拿的,下午出診也有錢,如昨日這般,接觸到港外可能有危險的疫病船隻,又值班上夜,又有額外的津貼,他一個月的收入往往可以突破兩千文,這還是他在新式醫學上剛學了幾個月,還不能完全自如運用所有知識的情況。

像是雷醫生那樣,已經讀了兩三年,有資格在專門學校做老師的醫生,她的收入三四千文都是有的。如雷醫生的堂兄,再發現了牛痘的大雷醫生,他的收入不說了,政審分還高,還能享受專家津貼,在買活軍這裡做醫生,前程說不定比做官還要好,而且還有一個極佳的優點,那便是買活軍非常、非常、非常重視傳播知識。

僅僅是這一點,多少大夫便甘願倒貼錢,也要在買活軍這裡上學了,要知道此時天下間從醫者固有百萬,但

能夠進入各地醫學就讀的大夫,能有百分之一都相當不錯了,這還是百年前,各府衙的醫學尚且還算是人手充足,有能力開展教育。到了這麼幾十年間,除了兩京的太醫院之外,地方醫學幾乎名存實亡,民間的大夫,隻有通過家傳、師承、自學來學習醫術,便是一本好醫書都難以獲取,更彆說是互通有無,學習新知了。

且不說家傳,便是師承,師父留一手也是常有的事,收你為徒,不代表一定傾囊相授,還得在平時行醫中察言觀色,抓住一切機會,偷學精髓,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想要學到完整的醫學傳承,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老師得藝也難,他不刁難夠了你,再三地考驗了你的誠意,是不會把壓箱底的衣缽,交給你這個學生的。

不論對錯,這麼做的結果,便是除了一些心懷寬廣,著書立說的大家,如武十三郎的祖父,又或者是去世不久的藥聖李東璧之外,醫術的傳承是逐代遞減的,而且彼此的交流非常的稀少,來到買活軍這裡,大家互通有無一總結,我這裡的絕症,你那裡已有了驗方,我那裡棘手的病症,你這裡早就知道了辯證的道理……這真不是什麼奇事!

買活軍這裡,卻又不同了,隻要你肯學,當真是就怕你累不死,赤腳醫生手冊便已是了不得的天界仙書了,上手便是能用的,他們大量地刊發出來,隨地都在賣,說句大話,哪怕隻是從師三五年的庸醫,有了這本書,也能在鄉間設館呢!

但這還隻是開始,赤腳醫生手冊學得好的,後續還有《生物學》、《化學》、《解剖學》、《內科》、《外科》、《寄生蟲》等等無數科目,正所謂學海浩瀚,武十三郎來到買活軍這裡以後,心裡隻有三個字:‘來晚了’。

他覺得自己從未如此快活過,在這樣的學校裡,甚至是被老師逼著考核學習,隻要願意,知識便是豐沛得隨處可以獲取,這種感覺,在敏朝如何能夠想像?如何是除了家學之外,再難找到同行互通有無的敏朝大夫,可以體會到的感覺?

也並非隻有武十三郎是這樣的醫癡,他的同學中,多得是手不釋卷的學狂,若不是要保護眼睛,隻怕他們是會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的。這些醫生,很多都是從鄰近的省份,舍下了原本穩定的家業趕到這裡來的。

他們得到了《赤腳醫生手冊.一》之後,知道了買活軍這裡慷慨地散播醫學,便立刻設法和私鹽隊取得聯係,或是驚險,或是順利地到達了雲縣,當時和議未成,說實在還是冒了一定的風險,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他們要探尋知識的心情是如此急切——對武十三郎他們這種人來說,你叫他們不學習,不鑽研,不去探索人體疾病的原因,如何同死神對抗……那你不如殺了他們,有多少人沉迷於榮華富貴,就一樣也有多少人沉迷於這種征服疾病、擊退死亡的感覺。

在買活軍的專門學校裡,這些醫癡毫無保留地交流著自己的知識,並根據《赤腳醫生手冊》上的知識,調整著自己多年來的方子,譬如對朱砂,既然它的毒性已經得到了明確的認證,大部分醫生現在開藥時,對朱砂都相當的謹慎了。

還有許多藥材的論證,比如說,在《本草綱目》以前,很多藥材,大夫看了醫書開方,但實際上並不能辨彆,連藥店的夥計都是懵懵懂懂,怎麼進的便怎麼賣,你說蒿菜,他說高菜,如此以訛傳訛的事情,在鄉鎮上極為常見,到了買活軍這裡,便可以結合《本草綱目》、《赤腳醫生手冊》,形成統一的認識。

不過,目前來說,新式的醫學知識,還隻能起到預防和補充的作用,譬如全新的口手衛生、滅菌消毒、無菌這些概念,還有乙迷這樣的東西,讓買活軍的外科聞名遐邇,也讓他們這裡的安產率和嬰幼兒成活率,和外界比有了幾倍的提升。但說到內科的病症,還是隻能靠

把脈開方,甚至於有些病,完全是藥石罔效,便隻能是開一些安撫的方子,能不能熬過去,完全看病人自己。

知識和現實的錯配,是現在的醫生們主要麵臨的問題,當然,還有工具不足以匹配診斷,也是一個煩惱。譬如對痢疾、瘧疾、風邪、流感、肺炎、傷寒、霍亂、出血熱的診斷和分型,其實都是要依靠化驗——這就是為何醫生要學《生物》、《化學》了,在買活軍燒造出高清玻璃,並造出顯微鏡之前,這些瘟疫都可以表現為高燒、拉稀、吐血,飲食不進……

如何能夠肯定是哪種疾病?辦不到,也不需要,因為發現便意味著流行,而流行便意味著大批量的死亡,即便可以開方,藥材也是不夠用的,死到不再流行為止,瘟疫自然也就結束了。

現在,顯微鏡被製造出來了,醫生們是第一批被培訓使用的人,他們也有了印刷得很精美的圖片,來觀察培養皿中的細菌,確認到底是哪種瘟疫。在目前來講,這種診斷的意義,在醫學上還不是特彆大,因為不論是哪種傳染病,處置的辦法都是隔離、觀察,治療它們的驗方其實配比也都差不多,對痢疾有用的,多少也能對瘧疾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行政上,這是有意義的,譬如這船人,現在是確診為風寒感冒了,那麼處置的級彆便可以降低,和他們接觸過的乾事、醫生,也可以繼續正常活動,如果是痢疾、傷寒或者更可怕的鼠疫,那麼整船人,包括和他們接觸過的所有人,都要封鎖起來,還要在全城滅鼠——不過,這幾年鼠疫已經相對和緩多了,聽說如今連建賊都知道,死獺靠近不得,是以這船人得鼠疫的幾率還是很小的。

但能因為處置手段差不多,便不去研究疾病了嗎?自然是不行的,因為在天界,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特效藥,幾乎是藥到病除,絕不會出現得了惡瘧之後,病情進展,反複遷延到死的事情。買活軍現在做不到,不代表將來做不到——他們這幫醫生,就是在極其輝煌的將來,和極其慘淡的現實之間站著的第一批人。

如果連他們也不往前走去的話,那,將來得什麼時候才能來呢?

必須在沒辦法中想辦法,這就是他們現在在做的事情,甚至很多時候,醫生做的事和醫學都沒有太大的關係,譬如說靜脈滴注,這在醫書上看來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以至於書上並沒有仔細地解說過它的原理,天界的人隻需要開一張靜脈滴注的方子,便會有清潔無菌,密封嚴實的玻璃瓶,裝著完全無菌的藥水,用那透明的塑料軟管蜿蜒地注入到病人體內去——他們看過的紀錄片上就是這樣的。

但在買活軍這裡呢?玻璃瓶倒是有,但不可能是完全密封的,輸液的管子當然也沒有塑料做,至於橡膠,那是才栽下去的東西,按照教科書上的說法,橡膠樹最少也要生長五年才能開始割膠——可以想見,一開始的橡膠製品一定是非常昂貴而且搶手的,因為除了醫學之外,也有太多的領域需要橡膠了。

醫生能等,但病人不能等,隻能先想辦法,設法用羊皮多次煮製,經過一道道工序,製成柔軟光滑的氣密管子,再接上一根鵝毛羽管製成的針頭,工序很多,而且隻有受過訓練的專業工人才能做,一次靜脈滴注的成本在一千文以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