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天可汗?(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4883 字 5個月前

在建賊崛起以前, 敏朝於域外政權上,防範最為嚴密的,自然是韃靼人了, 之所以要定鼎京城,也是因為此處距離防線較近, 方便調兵遣將,文武官員也能更為儘心,不至於出什麼幺蛾子。不過,自從北圓覆滅之後, 韃靼人的黯淡, 也是可以眼見的, 其中最為顯著的征兆,便是孛兒隻斤家再也沒有出現什麼值得一提的英主了。

但這不意味著孛兒隻斤的血脈就此斷絕, 草原上依舊有孛兒隻斤的氈包,而且, 經過數百年的繁衍, 這個姓氏的含金量似乎也變低了, 虎福壽就是這麼一個含金量很低的孛兒隻斤,說起來, 他和現在正在察漢浩特立足的林丹汗, 還是關係很近的親戚,他是林丹汗的弟弟和一個受寵的羅刹奴隸女子所生。

因為母親在當時較為受寵, 虎福壽有一個好名字, 巴圖爾, 也能跟隨孛兒隻斤的姓氏——有很多奴隸,雖然生下了主人的子嗣,但也隻能繼承母親的身份, 天生就是血緣父親和兄長的帳下奴,他們是不配染指孛兒隻斤這個姓氏的。

不過,巴圖爾的父母都早早去世,死在了草原白災之中,韃靼的貴人長命的很少,塞外的風霜實在是嚴酷,即便是擁有一定地位的貴族,也很難活過六十歲,他的父母就是在跟隨當時的可汗轉場時,忽遇暴風雪,倉促間沒有足夠的燃料取暖,一行數十人都被活活凍死在氈包裡。

到底是個孛兒隻斤,雖然血統低賤,但巴圖爾還不至於沒了去處,從此後他就跟隨了林丹汗,做了個小百戶,林丹汗也讓他繼承了一小部分父親的氈包牧民,那日鬆一家便是在屬於他管轄的軍戶,他們家是‘獨軍戶’,世代必須要有一個兒子從軍,幾代人一向跟隨孛兒隻斤。

那日鬆的哥哥剛滿了十三歲,便來到巴圖爾身邊,巴圖爾那時也不過才十一歲,和他相當投緣,結為安答。兄弟倆一起參與了林丹汗麾下的大小戰爭:侵犯敏境、教訓喀爾喀、擊退建賊、與敏軍協防廣寧。那日鬆的哥哥,便是在廣寧大敗中黯然戰死。

巴圖爾則被建賊俘虜,所有人都以為他要麼死了,要麼就做了建賊的包衣奴才,沒想到,三年後,巴圖爾再次出現在草原上時,卻有了新的名字虎福壽,而且,他再也不願回到草原上來了,他說自己已經是謝六姐的活死人,在林丹汗之外,他有了效忠的新主子。

對那日鬆來說,這似乎比巴圖爾成了包衣還讓人無法接受——韃靼人常年互相交戰,戰敗者沒有寧死不降一說,日子過不下去時,牧民南下投靠敏朝的都有,巴圖爾落入敵手之後,即便是做了女金人的奴隸,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他既然從遼東逃了出來,為何卻不返回草原,也不投靠敏朝當兵(敏朝一向有使用韃靼兵將的傳統),而是南下去做了一個女神仙的奴隸,而且還給自己起了新名字,拋棄了孛兒隻斤的姓氏,這才是那日鬆最想不通的一點。

巴圖爾這不是第一次來了,去年秋天,他來草原探路,便巧遇了那日鬆一家——那日鬆的哥哥戰死之後,他弟弟便應役而去,那日鬆一家少了男丁,無法和其餘牧民爭鬥,隻能被迫遷徙到靠近長城的這片荒漠草原上,這裡距離邊關很近,並不是放牧的好地方。真要計較起來,也可以說是受到了主將‘戰死’的連累。

兩人本來就十分熟諳,那日鬆見到巴圖爾歸來,先是大為驚喜,但彼此敘過彆情之後,驚喜變作驚怒,那日鬆幾乎要和巴圖爾割席絕義,但他是這個家庭唯一一個成年的男丁了,終究還是要為一家人考慮,最終,那日鬆彆彆扭扭地留下了買活周報,留下了巴圖爾自己編寫的拚音教程——一本很大的書,上頭全是圖畫和對應的拚音,因為韃靼人雖然都會說韃靼語,但識字的非常少,那日鬆一家全都不認字,他們隻能通過圖畫上的天空、大地、馬駒,來分辨拚音中每個字母對應的音節。

就這樣,塔賓泰他們很快學會了拚音,因為他們本來就會說漢話——這幾年住在邊關這裡,不會漢話是很不方便的,所以一旦學會了拚音,就可以看得懂買活周報了。那日鬆一家非常敬畏文字,敬畏印刷物,而且,雖然和虎福壽已經恩斷義絕,但他千裡迢迢地送來圖畫本,為的總不是害他們吧?那日鬆一家便按照報紙上的教導,開始在四季草場嘗試著種了些南瓜,並且多養了幾頭羊。

既然種了南瓜,那麼胡蘿卜、土豆子,也就隨手都種了下去,老媽媽和幾個少年留在四季草場,曬了許許多多的蔬菜乾,人吃,牲口在冬天也跟著吃,盛夏裡,商隊收了一批羊毛,賣了個很好的價錢,那日鬆一家今年的鹽和茶都很寬綽,炒米也不愁了。等到冬天,羊群吃乾草,吃蔬菜乾,居然真的沒有掉膘,而吃了蔬菜乾的人,居然也不像是從前那樣,容易上火浮腫,嘴裡總是嘬出血來。

到了今年春天,虎福壽再來拜訪時,那日鬆便不能再和從前一樣冷眼相對了,儘管他仍是非常不解虎福壽的選擇,但……眼下來看,信奉六姐菩薩似乎也沒什麼不好,至少立刻就能見到看得見的好處,而且,六姐菩薩也是菩薩麼。

韃靼人幾乎都是虔誠的佛教徒,那日鬆覺得,謝六姐或許就是他們的佛教中某個菩薩的在世身,虎福壽是察覺到了這一點,才千裡迢迢地去做了她座下的菩薩兵——這樣的話,許多疑問就可以得到解釋了,譬如說謝六姐為何千裡迢迢地派人來到塞外,教他們這些開弓射箭的野人學習拚音,教他們如何挑選種菜的地方,如何試著種一些耐寒耐旱的蔬菜,如何更好的養羊,更好的剪羊毛呢?

塞外草原,是正宗的早穿棉襖午穿紗的地方,彆看白日裡已經是春光和煦,夜裡還要蓋厚皮襖是很正常的事情,清晨起來,草葉上還掛著薄霜,那日鬆隨手摘了幾片草葉子,塞在嘴裡嚼巴嚼巴,‘呸’地一聲吐掉,就算是刷過牙了,拿起水囊,仰頭一陣咕咚,把外袍穿好,穿了鞋走出氈包,虎福壽正蹲在帳篷邊上,拿著根木棍子在嘴裡搗鼓,那日鬆有些不以為然:在漢人那裡過得久了,就有些無益的講究!

他大踏步地走向約定俗成的方向——草原上,牛羊糞是很寶貴的東西,它們是燃料,也是氈包的地基,韃靼人把曬乾的牛羊糞搗碎和泥,鋪在羊毛氈底下吸濕防寒。而人的便溺,因為氣味不雅,所以約定了是在帳篷的下風處,而且要遠離水源,挖坑掩埋,若是年幼,那就要帶一個小袋子,裡頭裝著爐底灰,把它掩蓋起來,絕不是拉了就完全不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