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新食譜的演化(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8611 字 5個月前

“玉米卷餅好來, 番茄下來,新鮮西紅柿卷餅吃了來,便宜又實惠來, 兩文一個來!”

六月裡, 滾熱的太陽灼燙著水泥路,才剛剛是早上九點多, 街上已經熱得不太能站人了, 就連食街上的小販, 也縮在支起的竹蓬底下, 不再叫賣, 隻有一個新來的小食販子, 還站在自己的攤位後頭,起勁地吆喝著, “縣裡的新鮮吃口, 《周報》上也刊登過的, 來嘗嘗?”

“玉米卷餅?”

雖然街上這樣熱,但到底許多人也要為自己的生活奔忙,戴著鬥笠在路上忙忙碌碌地走著的行人, 有一個停下了腳步,“新鮮,是單用玉米做的嗎?”

“是, 脆口的,好吃著呢!”

小攤主是個爽快人, 二話不說, 立刻揪下一個淡黃色的小麵團來,用擀麵杖幾下擀成圓餅,放到鐵盤上攤開烘著, 另一邊拿起勺子,轉向料盆,“吃不吃芫荽、洋蔥,吃不吃辣、吃熱的還是吃冷的,加不加肉,加肉要另外兩文。”

“這……”

客人倒也是失笑了,“兩文一份,名堂倒是多的,現嘗一個吧,就不加肉了,不要芫荽,洋蔥是什麼?味道若刺激也暫不要,加些辣醬——有糖麼?”

“有的。”攤主卻沒有立刻行動,而是望著客人,過了一會耐心地重複,“熱的冷的?”

“天氣熱,吃涼的吧!”

“好嘞!”

這時候,麵餅也烘成了一半,表麵開始出小鼓包了,攤主連忙將它翻了一麵,過了一會,這通體微黃焦脆的餅子便做得了,攤主趁熱將它彎了一下,做成個荷葉夾似的,往裡頭填了一大勺明顯事先醃好的西紅柿,又加了三四個鮮紅翠綠,閃著油光的辣椒圈,又加了一勺辣椒醬,一勺通紅的番茄醬,遞給客人笑道,“給,嘗嘗,脆口的,可好吃解膩呢!”

自從買活軍開始引種玉米、土豆、紅薯這三大新作物的高產品種以來,新鮮的食物立刻就進入了人們的菜譜——在此之前,這些新的作物雖然已經在國內有所傳播,但是因為產量、種植上的考慮,還不算是多麼的普及,但現在,有了報紙的宣傳,再加上高產種糧的引入,幾乎是一夜之間,華夏國南北,許多旱地、山地的犄角旮旯處,都已經種上了這幾樣東西,並且獲得了很好的收成,幾乎是立刻就得到了大家的喜愛。

像是這樣高產的主食,是不存在著‘因為不會吃所以無法普及’這種事情的,不可能隻有蒸煮一種吃法,這就好像幾乎所有需要寬油處理的菜色沒有普及一樣,傳播不開,不是因為百姓傻,而是因為物資實在是緊缺,對大多數肉都吃不起的人家來說,比起把菜料理得美味,他們更關注的是怎麼能把主食供給全家人吃飽。

也因此,人們對於這三種高產作物的喜愛和開發,其熱情是所有新鮮蔬菜都無法比擬的,直到現在,西紅柿在買活軍外還不算是常見的蔬菜,但隻是一年之內,不論南北方,都多了無數圍繞這幾種食物的新菜——雜麵饅頭的‘雜’裡就多了這三種食材,這是最基本的,此外,還有紅薯粉、土豆粉,都是把食材碾碎之後,提取其中的澱粉再進行加工的方式,米粉、麵皮麵筋都是類似的辦法做出來的,用一樣的原理,百姓們一眨眼就製作出了風味相似,可以長期保存,成本也比較低廉的風味乾貨來。

不過,比起紅薯、土豆,玉米麵的處理是有些特彆的,這個東西因為能給食材上色,很快受到了一大批麵點師傅的喜愛,用玉米麵和白麵混合,可以蒸出黃橙橙的金點心,色澤討喜,入口鬆軟發甜,若是能多加了油,更是油潤可口。

比如鬆仁蜂糕,這味點心本來是用米粉做的,要加大量豬油才好成型,口感有時過於厚重,但是一旦加入玉米麵,做成黃金蜂糕,口感可不就更加輕盈了?因為玉米麵是比較少見的,不加油不加糖口感也相當不錯的麵粉,天然就有一股淡淡的甜香味道,再加上物以稀為貴,玉米剛大批量引種不久,還是個新鮮東西,因此黃金蜂糕一旦麵市,立刻受到眾人的追捧,在幾座大城市間流傳了開來。

但是,用做點心,始終是比較次要的一種吃法,玉米的產量既然如此之高,食用又可以飽腹,那就一定需要一種曬乾了以後能吃的辦法——鮮玉米光煮就挺好吃了,但還得考慮到倉儲運輸不是?還是要曬乾了保存啊。

在北方,百姓們試著把乾玉米粒搓下來,磨粉後和糜子一起煮粥,這種吃法讓粥多了一絲甜味,很受到韃靼人的歡迎,但是這樣的吃法比較麻煩,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乾玉米粒泡水,然後粗粗過一道石磨,直接煮成略微有些發粘的稠粥,這是大家在許多失敗的嘗試後,總結出最經濟也最美味的選擇。

玉米、土豆、紅薯這樣的東西,對北方的意義實際上要遠遠高於南方,尤其是抗旱抗寒的土豆,這幾年間有效地安撫下了最為動亂的關陝一帶,而玉米也似乎正在取代糜子,成為百姓們喜愛的作物,因為他們的產量要遠遠高於糜子,相應的賣價也就更低,還有一個突出的優點,那就是比糜子做成的稀飯要管飽。所以,不論是城鎮中的平民百姓,還是山溝溝裡的農民,現在都很習慣於吃玉米稠粥——又叫大碴子粥作為自己的主食了,殷實的地主人家,還能嘗試買活軍在報紙上推薦的搭配——大碴子粥配鹹鴨蛋,那才叫一個絕呢!

但是,在糧食沒有這麼匱乏的南方,人們對於玉米的利用就沒有這樣單調了,大碴子粥再好吃,又怎麼能和白米粥相比呢?再說,一般人家裡也不會特意熬粥,南方人的習慣是多煮一口乾飯,第二天早上起來用水淘著搭配醃菜,不論如何,大碴子粥似乎還沒到能撼動水淘飯的地步。

而且,他們也不像是北方人一樣習慣吃玉米麵的窩窩頭——窩窩頭在南方也是有的,從前都用糯米麵來做,叫□□窩窩,香甜可口,算做一道細點,玉米麵出現之後,不知道是誰天才般地用玉米麵雜著細麵、豆麵,做成了更大一些玉米麵窩窩,因為和原來的小窩窩比,一個至少有拳頭大,於是也有人叫它窩窩頭,這名字一下就流行開來了。

這樣的東西,是非常可以果腹的,而且可以隨便放上幾天都不壞,在北方受到了力夫們非常熱誠的歡迎,在南方則做得很小,被當成了一道配菜來食用,往往還會給它澆上蜜汁,或者填入紅棗、果乾,這種餡料的口味是多變的,也有人填入炒三菇丁、梅菜扣肉這樣的鹹葷菜,也相當的解膩可口,不過,單獨的玉米麵窩窩頭,在食街上是沒有什麼銷路的。

對華夏天下來說,南富北貧,是多年來累積的問題了,從飲食上的選擇便可見一斑,南方這裡,人們主要食用鮮玉米,乾玉米粒主要賣到北方去,玉米芯子用來喂豬,玉米麵則多用來給食物染色之用,也做一些細點,像是這樣做卷餅的辦法,比較少見,用西紅柿來搭配它,那就更少見了。

這個戴著鬥笠的客人,接過了這熱乎乎的餅子,先狐疑地端詳了一會兒,隨後一口咬下,鬥笠下,他有些攏起的眉毛先是一皺緊,隨後,伴隨著咀嚼,很快又鬆開了——“滋味不錯!很開胃!”

“可不是!”小販一下就高興起來了,“這東西第一個不油,大熱天的,誰也受不了吃那些油汪汪的東西,連炸雞店的生意都清淡了,還是酸辣口能開胃,您說是不是?再一個就吃這個脆韌勁兒,不是我小子誇口,這個玉米餅子的口感還真是彆的餅子難以吃到的呢。”

這個又脆又韌,算是說到點子上了,麵團裡按說沒揉太多油,可餅子半點不乾澀,嚼在口中又有咯吱咯吱的脆口,仔細咀嚼,又能感覺到麵餅中的韌勁,西紅柿被醃得到位,空口吃偏鹹酸,但一旦和麵餅和在一起,便是搭配開胃的風味,西紅柿那股子特有的酸溜溜香氣,被完全激發了出來。

又有那油浸浸、鹹滋滋、酸兮兮的辣椒圈配合著,還撒了幾滴酸辣醬,在口中略嚼幾下,真是胃口為之一開,口內自然生津,仿佛連暑氣都被祛除了不少,再喝一口小攤主送的薄荷熟水,這客人一口咬了一小半,咀嚼了幾下,便分兩口把剩下的都吃了,讚道,“果然好飲食!再給我來一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