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爭論(2 / 2)

當今甫一說完,底下立馬嘩然一片。

溫肅知站在後麵,一言不發,默默地聽著他們爭辯。

來吏部多時,溫肅知始終秉持謹言慎行風格,但這並不代表他軟弱可欺,相反,過來找茬的都被溫肅知給擋回去了,吃了悶虧不說,還落得一身臊。久而久之,眾人也知道他不好惹,不再去打擾他,隻在暗中提防著。上一個沒提防住的是劉子度,他得聖上器重,竟直接做了宰相,破了朝中的格局。這一次,他們無論如何也得看住了。

不獨旁人這般想,就連吏部尚書陳垣也這麼想的,他既忌憚溫肅知,又覺得他用得趁手,離不開他,如今在殿中商討這樣的要緊事,都還將人待在身邊。一則監視,二則也是做給聖上看的。

當今聽他們吵鬨隻覺得煩,唯一不發聲的便隻有劉丞相跟溫肅知了。劉子度隻會做事,不會說話,當今直接略過他,點了溫肅知的名字:“溫愛卿覺得如何?”

眾人立馬看向溫肅知,陳垣更是暗帶警告。

溫肅知心下哂笑,不以為意,隻是站出來回了話:“微臣覺得此法甚好。”

當今心中一喜:“好從何來?”

“聖上容稟。聖上自登基以來,整頓吏治,與民休息,如今承平侯所行之事,恰恰契合了大梁之國策。”

楊秉璋冷笑,道:“聽聞溫大人與承平侯交好,如今所言,是要替承平侯搖旗呐喊?”

溫肅知不慌不難道:“下官雖不知承平侯所行之法,是否適合大梁全境,但承平侯本意是為了百姓著想,為民生考量。既是一心為民,且也造福於一方百姓,何不給他一個機會,借著吏選將養豬之法宣揚開來,廣開言路。若是有願意一試的,自然不會錯過這等法子,屆時試的人多了,好不不好,也不必由朝臣分說了,百姓心中自有定數,難道諸位大人還怕百姓說真話不成?”

當今眼中光彩愈盛:“合該如此!縱然你們爭論的再多,到底不如百姓口中的一個好字。”

溫肅知雖然沒說此法可行,但他的話裡麵,卻句句都是此法可行,還暗暗踩了彆人一通,聽得當今通體舒暢。

反觀被溫肅知內涵的一眾人,則心頭不爽了。可他們卻連反駁理由都沒有,畢竟人家確實沒說周律的法子到底好不好,隻說廣開言路,由百姓定奪。禦史們常將“廣開言路”四個字掛在嘴邊,如今這四個字報應在自己身上,個中苦楚,哪能說得清呢?

當今目光劃過底下所有人,意有所指:“溫愛卿資曆雖淺,卻是懂朕心的,若是朝中人人都如溫愛卿這般,朕每日都能少生兩回氣。”

楊秉璋等人不語。

當今揮了揮袖子:“此事已定,諸位回去擬題吧。”

當今一聲令下,眾人隻能退散。陳垣退下之後,本想尋溫肅知說兩句,不想這家夥竟提前走了,滑不溜手的,叫人沒辦法。

陳垣暗罵了一句“倒黴”,回過頭還要應付楊秉璋的不滿,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溫肅知步履匆匆,他知道後頭有人準備找他,卻並不準備搭理。

周律準備養豬這件事兒,溫肅知早就知道了,他甚至還參與其中,做了些事情。如今有了成果,溫肅知也盼著早日推行,而不是由著這些大臣們為了黨派之爭,將好好的致富經給擱置在旁。

朝中有些地方已經爛了,他要做的,就是趁著這次機會,尋些新生力量。題目擬定溫肅知說不上話,但他可以替周律造勢。這朝中,需要有不同的聲音。

溫肅知走得匆忙,當今這邊也被這些大臣們弄得有些倦怠。每每議事,便每每生事,不是當今不想做仁君,實在是他這些大臣不配。

如今為了能給他慰籍的,便是周律跟他的小兒子了。

當今道:“承平侯獻上來的豬有多少?”

“聖上,足足有二十頭呢。”

二十頭……當今心裡一數,他的兒子們自然是少不了的,後宮也要分出些,至於方才那些嫌棄的臣子,他得想想該怎麼分,才能讓他們活活氣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