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換個人講吧。”蘇軾雙手合十,虔誠許願:
仙人講講呂惠卿、何正臣、張璪……啊不對,此類小人,不配被仙人提及。那就講講黃庭堅、範純仁、秦觀吧!他們人品高潔,詞作的也好,想必後世大家一定喜歡他們。如若實在不行……家父蘇洵和舍弟蘇轍在詩文方麵也頗有建樹,反正都是蘇家人,仙人講他們的集句也可以,隻求彆再講軾的詞文!
閉眼的蘇軾沒注意到,他的對麵王安石同樣雙手合十,口中喃喃的卻是:“再來點東坡詞、再來點東坡詞……”
【東坡先生的人氣果然火爆,月兮這裡收到了很多網友的投稿。大家都很有默契,挑選了蘇軾另一首非常著名的詞作《江城子·密州出獵》來集句。】
【《江城子》一詩作於1075年蘇軾被貶密州之時,這首詩也是蘇軾自己的得意之作,他曾寄信給好友鮮於子駿,信中不無驕傲地認為此作自成一派,頗有“蘇”味:“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
“我聽聞過你這首詞。”王安石微微頷首,望向蘇軾的目光裡流露欣賞:“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東坡,不減當年風采!”
蘇軾謙虛地擺擺手,眼裡卻是不容錯辨的驕傲:“哪裡哪裡,自然比不得王公。”
王安石看著翹尾巴的蘇軾,惡趣味地話鋒一轉:“就是不知後世人看中你哪一句?要我說,‘酒酣胸膽尚開張’就挺好作對,‘會挽雕弓如滿月’也不錯,就看後世人會不會用典。”
一提到集句,蘇軾如打了霜的茄子,驟然蔫了。他不想附會王安石的打趣,隻能憂鬱仰頭,望向天幕——
【這首詞表達了蘇軾老當益壯的豪邁氣概,開篇一個“狂”字總領全文,奠定了全詩瀟灑不羈、豪放快意的詩歌風格。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後世的大家紛紛圍繞此詞集句,誓要花式展現老年人的快樂生活!】
【老夫聊發少年狂】
【青春作伴好還鄉】
(下句出自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老夫聊發少年狂】
【一樹梨花壓海棠】
(下句出自蘇軾《戲張先》)
【老夫聊發少年狂】
【小軒窗,正梳妝】
(下句出自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當然,除了老夫一展輕狂,老嫗也不遑多讓。杜甫《石壕吏》中,老翁逾牆走、老嫗隨軍行的故事流傳千年,後世亦沒有忘記這對老夫婦。大家針對老翁與老嫗作出了許多精彩的集句。】
【老翁逾牆走,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老翁逾牆走,絕雲氣,負青天,旬有五日而後反。】
【當逾牆已經成為條件反射,說不定跑著跑著就開始騰雲駕霧。但就算如此老翁也不嫌快,畢竟要是跑慢了就會被縣吏送上戰場,到時候就算能乘鯤鵬扶搖而上,恐怕也回天乏術。比起一跑了之的老翁,老嫗的形象在大家眼裡明顯更為高大彪悍。】
【老嫗力雖衰,會須一飲三百杯。】
【老嫗力雖衰,波撼嶽陽城。】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
「唐·公元823年」
「杭州」
“後世人竟連詩聖都不放過?”白居易詫異地瞪大眼睛,突然覺得心裡平衡了許多。他從歌伎的手裡接過酒盞,一飲而儘:“唉,我算是明白了,後世人集句就是想拿我等逗趣。”
元稹斜眼看他:“誰讓你剛才洋洋得意,這就叫樂極生悲!”
聞言,白居易擠到元稹旁邊。他盯著元稹端詳片刻,突然發出古怪的長歎:“不應當,不應當啊!”
“你又在打什麼啞謎?”元稹警覺地坐直身子:“白樂天,你這一肚子壞水,又想給我惹什麼麻煩?”
“要真能給你惹麻煩就好了。”
白居易肩膀一垮,一邊腹誹一邊仰頭。隻是在看清天幕的那刹,白居易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來了!
它來了!
給微之惹麻煩的機會它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