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愛國詩】辛棄疾 辛棄疾他還是個嬰兒……(1 / 2)

金軍的潰敗在眾人的預料之中。

拐子馬需要布陣的時間, 而鐵浮圖重騎兵則需要開闊的衝刺地帶,而嶽家軍則完全沒有給金軍反應的時間和機會。尤其是嶽飛帶領著背嵬軍率先衝鋒,當看到那支軍隊的時候,大部分金兵的心裡已經涼了半截。

“背嵬之士, 先臣之親軍也。”

背嵬軍是嶽飛親領的部隊。若說嶽家軍是南宋諸軍中戰力最為強悍的隊伍, 而背嵬軍則是精銳中的精銳,是“嶽家軍”中最為精華之所在。“凡有堅敵, 遣背嵬軍, 無有不破者”,潁昌、朱仙……嶽飛數次帶領此軍以少勝多, 就連金兵自恃最強的鐵浮圖軍都曾被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血花迸濺,慘叫此起彼伏。

金兵的屍首越來越多,恐慌如瘟疫般飛快傳播。幾乎是所有衝殺的金兵都開始心生退意, 他們拿餘光偷瞥完顏兀術,像是在哀求大王趕緊下令投降, 給自己留條活路。

完顏兀術與嶽飛戰在一起。

他們是老對手, 熟悉對方的每一個招式,每每交手,都會膠著許久。

但這一次,勝負分的很快。

幾乎就在兵器第一次碰撞的時候,幾乎就在兩人目光第一次對接的那刻, 嶽飛就清晰地意識到——完顏兀術,此戰必敗!

果不其然, 完顏兀術幾乎被嶽飛打得連連後退。他臉上寫滿了憤怒與恐懼, 在武器交鋒的間隙中,用蹩腳的漢語質問嶽飛:“你、怎麼不回、臨安?”

嶽飛眼神一沉。

完顏兀術的這句話應證了他心中的許多猜測。

但他沒有回答老對手的問題,隻是冷漠地問:“投不投降?”

完顏兀術咬緊牙關, 狼狽地躲開嶽飛刺來的瀝泉槍,揮手反劈金雀斧,直攻嶽飛門麵。他心亂如麻,就連招式也頻頻失誤,嶽飛不過微一側首,就輕而易舉地躲開了他的攻擊。兵器碰撞出巨大的聲響,幾個來回後,趁著完顏兀術收斧回勢時,嶽飛看準時機,刺出一槍。

“咕嚕咕嚕”的血泡聲音伴隨著“咯吱咯吱”的喉骨摩挲聲,完顏兀術的瞳孔中寫滿了不可置信。他緩緩抬手,握住了自己喉嚨前那柄冰冷的、滴著鮮血的長槍。

隻可惜,他再也沒有力氣將他拔出。

……

完顏兀術的頭顱被人割下,張憲騎著快馬在戰場上喜悅地奔走,高高舉起手裡的頭顱:“完顏兀術已死!完顏兀術已死!”

死訊所過之處,嶽家軍的歡呼與金人的悲鳴同時響起。衝鋒的宋兵越戰越勇,而退卻的金軍越來越多。主將的死訊如山崩海嘯般壓垮了金軍,一個、兩個、千個、萬個……直到最後,所有的金兵都放下了武器,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大戰告捷!勝利的號角在黃河南岸響起。

1140,奇跡在此發生!

1140,南宋的命運就此改變!

十二道金牌已經作廢,“天日昭昭”的悲劇提前終止。

陽光照耀著嶽飛,照耀著這支勇往無前的軍隊。

……

【隆興北伐的失敗致使悲觀主義再度成為南宋朝堂的主流,在這種形勢下,辛棄疾毅然高舉抗戰大旗。辛棄疾言戰,並不是意氣用事,更不是空喊口號。他根據自己在金國生活的經驗,結合對時局的理解,寫下鞭辟入裡的《美芹十論》。】

【這“萬言平戎策”字字珠璣,從分析金軍弱點到籌備抗金策略,一應俱全,堪稱是辛棄疾軍事思想的精華體現。1165年,辛棄疾不顧官微職卑,越級上書,將《美芹十論》直接呈給了宋孝宗趙眘。】

【“美芹”二字的典故,來自於《列子·楊朱》,說的是一個鄉人覺得芹菜十分美味,所以他把芹菜贈給他的好友品嘗,但他的好友吃完後,反而開始腹瀉拉肚子,特彆不喜歡芹菜。用“美芹”給策論命名,也藏著辛棄疾一種忐忑與期盼的心情:這封策論就像芹菜,是他最為喜愛的東西,就是不知道孝宗是否會同樣喜歡。】

天幕上飛速閃動著《美芹十論》的一些片段,天幕下,但凡會提筆寫字的南宋文人都在匆忙摘抄。

臨安宮門前,國子監的學生們席地而坐,瘋狂記錄。紙張不夠,他們就互以白衣為紙,幾人轉身弓背,一人狂草摘抄。而在皇宮內,有兩個人無紙無筆,隻能直接仰天誦讀《美芹十論》。

“好!寫得真好啊!”

未來的宋孝宗,現在的建國公趙眘興奮地一合掌,他的眼裡閃動著驚喜的光芒。聽到天幕的疑問,趙眘連連點頭,堪稱迫切地回應:“我喜歡,我喜歡!”

趙眘簡直是愛死辛棄疾了!他望向身側的韓世忠,激動得語無倫次:“韓將軍,辛棄疾寫得實在是太好了!這是天生的將才,是南宋的福星啊!”

韓世忠點了點頭,亦是十分讚同。

當初韓世忠扔下虎符憤而離開,而趙眘令人意外地拋下了趙構和秦檜,一路追著他跑出書房。

韓世忠縱然再氣趙構,也不會無緣無故地遷怒趙眘,更何況趙眘此時才是個十四歲的孩子,他能從書房眾人的三言兩語中分析清楚局勢已經很不容易。

趙眘亦步亦趨地綴在韓世忠身後,少年老成地寬慰著傷心的老將。韓世忠對他的勸慰和支持感到十分感動,見宮門被百姓圍堵,他一時半會兒無法出宮,乾脆就和趙眘邊走邊聊,借著天幕給這個孩子講解金宋局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