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好了要賣,他兒子索性就陪著他一起回來處理院子。
也幸虧張斌早盯著,要不然人家出了手,再找這麼個合適的機會可不容易。
因為房子多,蓋的板正,要價高了點,對方開價兩千八。駱常慶磨到兩千六,雙方就把合同簽了。
辦完手續,駱常慶又給張斌塞了一條煙,還請他吃了頓飯。
之後站在新買的院子裡,他才有了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院子裡的家具不多,原房主沒帶走,有點破舊,都不是值錢的木料,駱常慶挨著檢查過一圈之後,全部挪到了倒座房裡,能用的就留著,不能用的直接劈了當柴燒。
駱常慶這段時間光在省城這邊就賺了八千多,加上之前在老家那邊攢的,交給文霞的,他自己手裡的,全部湊起來也堪堪邁過了萬元戶這條線。
所以,買完院子手裡也很寬綽。
先去郵局發了個電報,回來開始收拾院子。
他準備把東邊的棚子拆了,起一間像樣的廚房,還有洗漱間。
廁所也得重新蓋。
這是自家的院子了,怎麼也得好好修整修整。
駱常慶在省城開始熱火朝天的忙碌。
買材料,利用晚上的時間慢慢搭建。
也不耽誤他忙彆的,白天賣蘋果、下午回來蓋廚房和廁所,天黑了去收豆餅。
每天必去皮鞋廠打卡,這邊排隊等提貨的銷售商又換了一批又一批,駱常慶提前做好了準備,弄了一批蘋果浸在井水裡,去鞋廠前撈出來,專門賣給這些在大太陽底下排隊的銷售商,也算很貼心了,就是旁邊那個賣冰棍的老瞪他。
但並不妨礙他回頭客的提升,冰棍是冰棍,蘋果是蘋果,根本誰也礙不著誰。
基本上他從頭走到尾,前頭買過的人就開始喊他。
加上人們也有愛湊熱鬨的心理,沒打算複購的人也跟著重複購買。
這天過來賣了一圈,準備走的時候碰上了之前賣給他兩雙皮鞋的鞋廠職工。
也算是熟人了,駱常慶給他塞了兩個蘋果,對方打著哈欠,眼裡全是紅血色,滿臉疲憊,拿出煙給駱常慶遞了一根,點上。
廠裡效益太好,特彆忙,天天加班。
但廠裡福利也好,所以即便再累,職工們一站到自己的崗位上也跟打了雞血似的。
一出廠,就蔫了。
他還記得上次駱常慶跟他打聽過鞋廠進貨的事,這次碰上他倒是趕巧了,他剛聽到一條信息,索性跟駱常慶說了:“你還有賣鞋的這個打算嗎?”
駱常慶沒想到還有意外之喜,這是房子通就萬事通了嗎?頓時來了精神:“趙哥,你能從廠裡拿到貨?”
這人叫趙國瑞,吸著煙搖了搖頭,道:“皮鞋廠沒戲,隻能按流程。”吐出一口煙圈,才道,“平商膠鞋廠那邊積壓了一批黃膠鞋,你要是有興趣,就過去找一個叫程建的,膠鞋廠庫管,你去問問。”
“謝了趙哥。”駱常慶又給對方塞了幾個蘋果,騎上車子走了。
平商區有點遠,坐公共汽車到那邊差不多得四個小時,所以駱常慶一直沒往那邊跑,不夠路上耽誤的。
黃膠鞋也叫解放鞋,為這個值當跑一趟。
今天來不及了,第二天一早坐最早的一班車去了平商。
膠鞋廠很好找,程建也很好找,給門衛塞了包煙讓他幫忙喊人,駱常慶就坐在地排車上等著。
等了有十來分鐘,一個嘴上長了個大燎泡的中年男子就跑了出來:“你找我?”
“你好,我叫駱常慶,是皮鞋廠那邊趙國瑞同誌介紹過來的。”
“你好你好,國瑞同誌是介紹你來進貨的吧?”程建熱情的跟駱常慶握手。
廠裡這批訂單數量上出現了嚴重的偏差,乾部們壓力很大,給他們派了銷售任務,可貨物積壓數量太多,廠裡等著資金流動,誰能一下子把鞋賣出去啊?
程建去找過趙國瑞,兩人以前是鄰居,有份交情,知道皮鞋廠效益,想讓他幫忙介紹幾個銷售商。
昨天來過一個,就要了兩百雙。
解放鞋價格便宜,同樣,利潤也低。
那些賣皮鞋的吃慣了利潤高的,這解放鞋就有些看不上了。
駱常慶能看上,他就嫌自己本錢少,地排車小。
現在解放鞋在百貨商店裡賣十塊錢一雙。
膠鞋廠這邊為了清庫存,給的出廠價也很低,如果一次進一千雙以上,按五塊五的價格。
駱常慶覺得擺攤賣九塊五一雙應該不難出手。
算了算手裡的本錢,他能拿一千三百雙。
拿上貨,回到良陳就下午四點多了,他回家分了分鞋號,各數出五十雙,用編織袋分好,綁在後車座上騎著去了煉油廠宿舍區門口,到那邊的時候正趕上職工下班,擺攤開始賣鞋。
為了賺錢,他可以是賣蘋果的,也可以是賣豆餅的,還能是賣鞋的。
不少人認出他還笑著打趣兩句,都紛紛上前來問價。
一聽是平商鞋廠的鞋子,賣九塊五一雙,不少人還是挺願意掏腰包的。
也有人猶豫,畢竟廠裡福利待遇好,每個季度都發工裝,也發鞋子。
而且現在天熱,膠鞋穿的少。
駱常慶來這邊試水,反正天黑買豆餅已經固定了,賣一雙就賺一雙,聽到有人說天熱穿不著,就笑道:“等天涼快了可不是這個價了。再說了,解放鞋價格一路飛漲……”
“這種鞋前幾年才四五塊錢一雙,前年漲到了七八塊,今年不就漲到十塊了?到秋天的時候會不會漲到十一、十二,都不好說。諸位是我的老主顧我才讓到九塊五一雙,囤上幾雙放在家裡老人孩子都能穿,鞋子又不會放過期是不是?但秋天漲價的時候咱們卻能偷著樂,九塊五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買到就是賺到……”
駱常慶不說巧舌如簧,也口齒伶俐了。
從來沒賣過鞋,乍一上手就這麼順,推銷的話術一套一套的。
聽他這麼一說,不少沒意向的人也思量起來。
況且,九塊五一雙確實比百貨大樓和供銷社裡賣的便宜。
一直到人群散去,駱常慶一點數量,還是挺意外,賣出去五十二雙。
前後不到兩個小時,賣了五十二雙,還行。
第二天上午他就不去國營單位宿舍區了,去了農貿市場,沒提前租好攤位,到的時候好位置已經沒有了。就在離市場門口不遠的空地上把車子一支,也不用卸貨,就在垛簍裡裝著,拿出幾雙鞋揚手展示著,一邊警惕著市場裡帶紅袖章的,一邊扯開嗓子甩賣。
這邊的確比宿舍區強,一聽解放鞋九塊五一雙,不少要去市場買東西的人呼啦一下圍了過來。
“平商鞋廠解放鞋,供銷社賣十塊的鞋子九塊五一雙,不能挑不能試,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要的抓緊,賣完為止,隨時漲價……”
鞋子沒有鞋盒,左右鞋鞋帶一係,壓扁往垛簍裡一塞,豎著一雙雙插起來,能裝不少。
他還用編織袋間隔出碼數,一目了然。
有時候催促壓迫也是一種促銷手段。
不說一搶而空罷,反正一個半小時左右,他帶來的兩百多雙鞋就賣完了。
有沒買上的,還問他下午來不來,駱常慶咧嘴一笑:“大家先去買彆的,逛完市場出來就能看見我了。”
騎車在這附近裝模作樣的轉了一圈,回來繼續賣。
還真有等著的。
但駱常慶沒走的太近,離的位置有點遠就停下了,這個位置離市場有點遠,市場裡的人不管,還有幾個在這兒賣菜的。
駱常慶舉起鞋子衝那邊晃了晃,有好幾個過來的,還有個人站在那裡看了看,沒往這邊走,而是轉身回了市場裡頭。
這邊那幾個賣菜的聽說他賣的解放鞋九塊五一雙,還一人買了一雙。
等這邊的人不多了,他又慢慢挪到之前的位置,還是離市場近流量大。
離的太遠,有往這邊走的能趕上,還有不往這邊走的呢?
就這麼彈簧式來回挪著,忙活到下午兩三點,前前後後賣出去五百多雙。
下午往就近的國營宿舍區一紮,好賣不好賣的也讓他推銷出去三十多雙。
第二天依舊采取同樣的方式。
麻煩嗎?
麻煩,卻比散上一攤子賣安全一些。
真把攤子鋪開了,他一雙眼睛還看不過來呢,折騰就折騰吧,確保不丟貨就行。
折騰了兩三天,這一批貨讓駱常慶掙了五千多,再折騰也不覺得累。
又坐車去了平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