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126(1 / 2)

駱常慶這趟出來時間有限,十天內趕回去最好。當然,多緩個幾天也行。

運動風興起的或許沒那麼快。

他回憶著上一世村裡和鎮上滿眼運動裝的時間好像是…中秋前後。

但他們那邊的流行趨勢相對省城和市裡要慢很多。

不過搶占先機嘛,寧可早點把市場鋪開,把噱頭搞起來,也不能等著大家都上的時候再競爭。

家裡那邊已經安排好了,跟成大發也打電話溝通了一下,還讓他往齊城那邊發了一批運動服。

這批運動服除了自己這方搭配出來的顏色,駱常慶還提前查了體育隊隊服的顏色跟款式,同款的量是大頭。

其他顏色款式占的比例較小。

現在就是專心在這邊采購。

這趟出來,懷裡多了一張市委招待所的介紹信。

經過王主任的努力和堅持,他在市委招待所掛了個臨時工的名。

臨時工也行,他又不用招待所開工資,有緊俏物品也優先考慮招待所,給他們的價格也會彆供給其他地方低。

就是偶爾讓他們配合一下自己的工作就行。

這一點基本上用不著,所以招待所那邊衡量下來都覺得非常劃算。

他們唯一擔心的就是駱常慶給他們單位抹黑。

所以,也是讓駱常慶再三保證,絕對不會做違法的勾當,絕對不做有損招待所聲譽的事。

駱常慶也不墨跡,找客流量不錯的私人飯店,除了消費讓老板賺錢,就是利用身上的小玩意兒來吸引旁人的注意。

比如打火機,比如從包裡掏出一支人參在那兒打量。

都不用他主動說話,旁邊就有那好奇的過來問,一來二去就聊上了。

聊痛快了還跟人家兩桌並一桌,最後他一塊兒付了賬。

收獲就是知道菠蘿哪兒收最便宜,荔枝從哪兒收最劃算。

跟一起吃飯的聊完再跟老板聊,還批發給老板幾十隻打火機,滿意的離開。

之後再去附近的供銷社,看看人家這裡沒有啥而恰好自己又有的,最後出了一批款式新穎的衣服,還說服人家進了一批運動服。

倒是沒提奧運會的事,也是供銷社的人瞧著那顏色精神又鮮亮,挑了幾個顏色,每種就進了二十套。

駱常慶笑笑,給他們留了成大發的聯係方式,道:“如果再要,直接從穗城往這邊發貨,進價興許就不是這個價了。”

對方也沒當回事,接過來隨手就扔到了抽屜裡,價高就不進了唄,賣啥不是賣?

但是跟駱常慶相對熟絡了些,對於駱常慶打聽的事自然也提供了不少信息。

駱常慶的采購清單上除了菠蘿和荔枝,還添加了桂圓肉、三花酒、本地啤酒、菠蘿汽酒、蝴蝶牌速溶豆漿晶。

如果不聽本地人介紹,駱常慶都不知道這時候就有速溶豆漿,還是非常方便攜帶的小包裝。

其他還有六堡茶,根據當地人介紹,這種茶越放味道越醇厚,放三年最有會有淡淡的鬆煙香。如果製作工藝好,存放超過十年還會有淡淡的檳榔香味。

除了六堡茶,當地產的桂青茶、大葉青茶都不錯。

采購價,還得他自己去問。

除了以上這些,這邊的黃麻、苧麻賣的最是火熱,但駱常慶沒打算出手,就兩個原因,一是他不懂;二是搶不上,各個廠家的人都不知道在這邊盯著多久了,他也無從下手。

再者,聽他們議論生麻、熟麻、刮皮麻,光等級劃分就饒的他頭暈,遺憾的放棄。

大致情況了解的差不多了,駱常慶就開始了瘋狂燒油的路程。

能坐公共汽車就坐車,不能坐車就騎三輪,三輪不好走的地方還有摩托車。

好在他存的油多,不怕耗。

趕路也不算特彆悶,這邊的風景好,他就是遺憾沒把相機帶過來,沒跟這邊的美景合上影。

除了自己去找門路,還跟當地的供銷社合作,他提供一部分這邊少見的花色、款式的布料和服裝,換來供銷社主任的熱情招待。

幫著他收貨。

今年國家放開了不少物品的價格,收購上相對容易些。

有些未放開價格的物品,駱常慶就以市委招待所的采購身份,以給單位采購的名義購買。

先采購了一批桂圓肉,進價要四塊八。

幫他收貨主任儘量放慢語調,以保證駱常慶能聽懂,跟他感歎:“也就是從前年才漲起來,以前一兩塊一斤,現在采購價漲到四塊多咯……”

駱常慶多敏銳啊,一聽價格翻的這麼猛,忙詳細問了問去年和前年的行情。

桂圓價格是前年放開價格後才漲起來,漲勢凶猛,一年一塊錢的趨勢往上漲。

嚇的駱常慶又多加購了一萬斤。

這邊的供銷社主任也嚇到了,一直都在琢磨他剛才說什麼了啊讓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又多掏了幾萬塊錢。

不過能一下賣出去這麼多,給這邊的老百姓創收,他也挺高興,積極的給他推銷其他產品。

駱常慶又采購了一批黃花菜,曬乾的黃花菜價格也不便宜,跟桂圓差不多的價。一度還讓他產生了懷疑,對方是不是在坑他?

自己拉著貨出來找地方收的時候暗搓搓跟當地老鄉打聽了一句,才把心放到了肚子裡。

這時候的人大多數還是很淳樸的,沒人坑他這個奸商。

駱常慶最終還是沒能控製在十天以內趕回去,倒是把這邊的各個區跑了個大概,篩選出了不少能采購的東西,前段時間掙的錢又一袋子一袋子提出去了。

1.1元一斤的六堡茶買了兩千斤,封個十年拿出來聞聞香不香,能喝到老;青茶也買了點,能賣就賣,賣不出去就自己留著慢慢喝;大葉青茶稍微貴點,1.3一斤,要了個幾十斤,回去抽空分出來跑關係送人的時候能拿出點跟彆人不一樣的東西。

這邊的荔浦芋頭很有名,進!

菠蘿從前年開始又有新政策,也是為了提高菠蘿產量吧,製定了收購基數,基數以外的,果農可以自行對外出售。

今年的產量不光提高了,價格也比去年每斤漲了一毛多。

聽說他大量收購,第一個跟他合作的果農熱心的跑前跑後幫他聯係貨。

荔枝原產地的采購價就不便宜,難怪零售能到三塊多。

采購荔枝就沒有菠蘿那麼暢快,但也搞到了幾千斤。

還從這邊買了點羅漢果、田七、白果、曬乾的蛤蚧、野生和家種的砂仁等等,各進了一批,這些等著再去同仁堂的時候賣給他們。

收砂仁的時候聽這邊的老鄉說,去年價格高,去一年一斤最高的時候到了四十,今年因為從香江那邊的進口量提升,導致他們這邊的價格又降下去了。

但也能賣到二十幾,最高能到二十五左右一斤。

當然,能賣給同仁堂還不止這些,有種調味品也能入藥,比如:茴油。

價格還不便宜,八塊五一斤,這隻是進貨價,奸商不得掙兩個?

不掙錢誰費這個勁!

比如,昨天下了場雨,又約好了今天收貨,發動車子的時候車輪光打轉不往前挪,還是當地老鄉給他推出去的。

給人家滋一身泥都不敢停下來道歉,怕一停下來車子再陷泥裡,又得麻煩人家推,又得再給人家滋一身泥。

隻能轉頭道謝又道歉,愧疚的離去。

其他的香料桂皮、香草之類的也進了一批,這也能入藥。

既能賣給飯店,也能賣給藥店。

駱常勝刹不住車了。

果園裡那一袋袋的錢肉眼可見的減少。

反正有的掙就行,來一趟不能空著手回去。

又進了一批酒,是比較有名的三花酒。

他沒進散裝的,隻進了玻璃瓶和瓷瓶裝的,利潤也不高,一瓶就掙個幾毛錢。

菠蘿汽酒他嘗著口感不錯,進了一批。

也采購了一批當地啤酒,他是用招待所名義采購的,啤酒比白酒難一些,利潤更低,如果在當地銷售的話一瓶才能掙幾分錢。

但他能算點運費成本進去,往死了加吧,一兩毛還行,兩三毛就得商量商量了,怕有人查。

倒是費的工夫不少。

一個瓶子兩毛五呢。

駱常慶發誓,他們如果敢這麼提,以後啤酒就不給他們搞了。

當然,麻煩歸麻煩,咋著都得弄上一批,得讓人家覺得那張介紹信開的值。

他也會用到極致——走到哪兒都會把豬、牛、羊肉以單位的名義采購到哪兒。

駱常慶估摸著,肉類價格以後還得漲。尤其是豬肉,等放開價格後漲的飛起,趁著現在便宜,能囤多囤點,到時候賣也行,不賣就留著自家吃,往後甭管肉類怎麼漲,他都不用買肉了。

搞定了那些東西,又去進了一批速溶豆漿。

直覺告訴他,這東西帶回去絕對大有市場。

一小包能衝一大碗,才賣一毛五。

一塊五一大盒,是十包。

回去主推的噱頭就是方便攜帶,坐個火車啥的帶上幾包,自己拿茶缸衝一碗,喝著也熨帖。

同時也給閨女布置了個任務,讓她把大豆的營養元素想出來,最好詳細到富含哪種礦物質。

其他的桂圓、荔枝和菠蘿,也把營養元素和功效寫出來。

不能光吃米粉、螺螄粉不乾活是不是?

還順路跑了幾家這邊的紡織廠,不拘棉布還是的確良,隻要他在彆的地方沒見過的花色,就進上一批。

這幾個廠子也有庫存,自己超低價收購,他們解決一難題,雙方都很滿意。

現在布匹的價格靈活不少,對於一些滯銷品,下浮隻要不超過20%,暢銷品上浮彆超過10%,國家就允許。

比起壓在倉庫裡等著發黴,還不如回一部分資金進新的原料。

合作愉快了,花色鮮亮的的確良就隨便他挑,先緊著他。

甚至還讓他看了幾個樣板,是下個月要上的新款。

最後又幫他牽線了一家被單廠的熟人,進了一批這邊產的印花毛巾被和全印花床單。

忙到停不下來的老父親還是得準備返程。

這邊離穗城近,繞到那兒打個逛,安撫一下焦急上火的成大發。

最近這次跟他通話,駱常慶能聽出他語氣裡有點急躁,道:“跟血疑的時候不一樣啊?”

“彆急。”駱常慶拿著一份報紙,看著上麵令人振奮的圖片和消息,驕傲自豪的情緒油然升起,深吸了一口氣,道,“再過個三四天看看。”

第一枚奧運金牌,以後,我們國家的運動健兒還會為祖國掙回更多的金牌。

當然,這第一枚奧運金牌引爆的體育風,也悄悄刮了起來。

沒等上三四天,等駱常慶忙完這邊的大采購趕到穗城批發市場時,一些率先嗅到商機的小販已經提前過來覓食了。

雖然比不上血疑期間最忙時的巔峰,可也比平常忙了好幾倍。

畢竟才開始嘛,這股風能刮很長時間呢。

他們的貨不愁賣。

“批出去多少?”駱常慶笑道。

成大發擦了把汗,一邊飛快的算賬收錢一邊道:“一上午批出去了兩千套。”

但比起平時一上午隻有幾十套,好的時候上百套來說算很不錯了。

駱常慶給他遞了瓶汽水,替他給顧客拿貨,讓他喘口氣歇歇。

還給了他一個‘大禮包’,二斤桂圓乾、幾斤荔枝,茶葉、黃花菜,十條乾蛤蚧,幾兩田七、幾兩砂仁、還有十來個羅漢果。

成大發很高興,他知道點蛤蚧、田七砂仁的價格,道:“謝了!”

上回駱常慶給他帶了兩支人參,還送了他一瓶虎骨酒,家裡長輩很喜歡。

這回帶給他的東西也都不便宜。

旁的不說,光那十條蛤蚧就得三四十塊錢。

田七也好貴的喔,還有砂仁。

家裡從藥店買過,隔好久才舍得放一點來煲個湯。

駱常慶沒在這邊多待,也沒再進夏裝,把果園裡的夏裝清完,估計就能上的著秋裝了。

當然,運動服也算秋裝,但現在也抵擋不住它的銷售熱潮。

沒從這邊進貨,倒是沿途走了趟杭城、海城,在這兩個地方各轉了幾天,往百貨商店送貨。

本來以為談百貨商店沒那麼容易,沒想到還挺順利。

主要是他速度太敏捷了,前兩天才奪的金牌,同款馬上就出來了,這速度誰能想的到?

再往當地已經開放的商品街上一轉,那些嗅覺靈敏的商販呼啦一下就圍上來了。

單這兩邊就批出去近兩萬套運動服。

這還沒跑縣城和各鄉鎮的供銷社呢。

跑這一圈也影響不到遠在齊城店鋪的銷售。

他壓的貨太多了,把穗城和特區那邊的市場留給成大發。

齊城那邊有服裝店頂著。

家裡他問了問,忙歸忙,大家還能照應過來,所以也才臨時改行程,往各大城市跑著出上一批。

不然等其他廠子馬不停蹄趕上來,他就沒競爭力了。

出貨的同時,也拜訪了一圈之前跑下的老關係,從桂省那邊采購的東西就派上了很大用場。

這年頭人家愛追求個新鮮,你送個跟彆人不一樣的,那怕價值相同,對方也更高看你一眼。

除了常規貨物,這次又成功進到一批毛巾被。

在桂省跑的時候他看到當地供銷社有售貨員給熟人留了條毛巾被,正撞上人家交易,他從旁問了問價格,那邊能賣到23一條,比其他地方賣的貴。

就這樣,沒關係還買不上呢。

跑完這邊的關係,從海城直奔寧城,他準備轉一圈回到齊城。

緩解一部分庫存壓力,剩下的就不慌了。

在海城這邊推銷時,他發現黑色帶白條,白色帶紅條、白色黑條、黃色黑條等幾款非體育隊同款也很受歡迎,尤其是那邊的商販,進的比例比百貨大樓高。

這也增加駱常慶的信心。

文霞也學會了宣傳方式,用鮮豔的蠟筆寫上‘體育隊同款運動服到貨’,就吸引了不少人進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