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屯田之議(2 / 2)

“元衡聽音調弦,嘉竟不知君精通音律。”郭嘉低聲道,舉杯邀他同飲。

“幼時所習,不敢稱精通。”荀忻喝一口酒,心道,主要是你不知道我哥的強迫症。

“嘉曾聽聞,潁陰荀氏世善禮樂,果如其然。”郭嘉歎道。

荀忻暗自皺了皺眉,世善禮樂?他聯想起同輩中學識最淵博的荀悅,荀仲豫。

仲豫大兄難道也會彈琴?雖然有原主幼時的日記作證,但誰知道仲豫大兄會不會從原主小時候就在騙小孩?

困擾他多年的疑問是不是要就此解開?

莫名開始緊張的荀忻低聲問郭嘉,“奉孝可曾聞我大兄荀仲豫?”

郭嘉茫然點點頭,疑惑道,“然,曾與君兄有過數麵之緣。”

隻見荀元衡盯著他問道,“奉孝可知,仲豫兄長善音律?”

郭奉孝誠實搖頭,感歎道,“原來荀仲豫如此博學強識。”

荀忻歎氣,看來不是他想的那樣。

郭嘉覺得荀元衡怪怪的,但一連順著他說了幾句也沒套出話來,不由放棄探究,專心眺望廳外的舞姬。

片刻後曹操帶著兩個兒子入席,荀忻望向那一高一矮兄弟二人。曹昂年方弱冠,站在他父親身後,比曹操高一個頭,目測有一米八,容貌或許肖母。年輕人頭戴進賢冠,五官端正,浩然俊朗。

而他牽著的男孩身高剛及他腰腹,看起來不到十歲,眼眸明亮,眼尾上挑,是位白皙秀氣的小少年。這位大概就是曹丕。

荀忻放下酒杯,感慨這兄弟兩人相貌都不肖父親,少年各自風流。

曹老板說了幾句客套話,宴會就此開始。弦樂聲轉為婉轉柔暢,歌姬們翩翩步入堂中,和著曲聲飛袖折腰作舞,領舞的女子高髻如雲,姣顏丹唇,一顰一笑粲然奪目,腰間香囊銀飾,隨著舞姿飛旋叮當。

眾人或離席敬酒,或同席飲酒,談笑聲不絕於耳,這裡的文吏武將都是曹操心腹,同僚感情和睦,連不苟言笑的程昱此時也在和人交談,神情和緩。

曹昂挨個席敬酒,半晌來到他們這一席,郭、荀兩人坐在席上拱手,“公子。”

“昂敬二位軍師。”曹昂飲儘一杯酒,拿著酒杯躬身長揖,謙恭有禮。

“公子既為孝廉,有戰定然隨軍。”荀忻回敬道。

曹昂微笑拱手,“昂知矣,能與二軍師共事,曹昂幸甚。”

荀忻暗自歎氣,少年,我不是說這個。戰場刀劍無眼,需得千萬小心。然而這種事他無從提醒,隻得默默將這件事記下。

或許征張繡的日子不會遠了。

曹操舉杯坐到荀彧身邊,“文若。”

“將軍。”兩人舉杯對飲,相視一笑。

“書中已白我心意,操不再多言,而文若久不在側,誰能代卿為我謀者?”曹操放下酒杯。

荀彧垂眸一笑,引得眾舞姬腳步略微遲疑,“彧平生所識,儘潁川士人。”

曹操明白荀文若意有所指,但他並不怕麾下潁川人結黨,不怕荀彧聲望日隆,他們之間其實不是真的主臣,而是相互扶持的同行者。

“我區區之心,還未剖儘否?”

荀彧不再推辭,揖道,“鐘繇,荀攸。”

“鐘元常經營關中,天子出長安,其有功焉。”荀文若低聲道,“公達駐留荊州。”

“早慕此二君之名,我當傳書相邀。”鐘繇他沒見過,但荀攸他可在雒陽時就與其相識,當年荀公達之名更勝文若。

曹操回憶起當年雒陽雨中的馬車內,與荀公達的那一番對話,時過境遷,往事不複矣。

他望了眼正在與子修說話的荀元衡,這麼多年過去了,昔日少年郎都已二十有四……

等等,元衡都二十有四,為何還未成親?

曹操總覺得自己還忘了什麼,目光落在荀彧身上,文若年過而立,似乎,竟然,猶未娶妻?

曹操正欲開口詢問,席間兩人聯袂而來,“明公,令君,我等有一議欲稟。”

這兩人分彆是前東阿令、羽林監棗祗和夏侯惇部將韓浩。

本不相乾的兩人組合引起了曹操的好奇,“二卿有何議?”

他擊掌道,“諸卿暫靜。”

於是弦聲停,樂舞止,堂中眾人停下社交活動,一齊轉頭望向曹操。

隻聽棗祗躬身道,“將軍數月前破黃巾,得鐵犁耕牛頗多,祇意,不若效孝武屯田之法,募民屯田於許下。”

曹操思索著這個提議,自桓靈起,天災**頻繁,各地經常發生饑荒,若非荀元衡治蝗有效,兗州的蝗災就能導致數年饑荒。

這個時候,袁紹在河北,士卒靠采食桑葚果腹。袁術在淮南,士兵下河摸河蚌充饑。糧草的珍貴性不言而喻,有糧才能招兵買馬,擴充兵力。

孝武皇帝即為漢武帝,當年為解決遠征西域的糧草輸送問題,孝武在西域募兵屯田,從此不用遠隔千裡運糧。

而棗祗提出的“民屯”之法,既解決了流民安置問題,又可收租稅充實糧倉。

他們所要做的僅僅是劃出無主的土地,提供農具而已,這簡直是無本萬利!

荀彧拱手道,“將軍,此議甚善!”

眾謀臣也紛紛讚同,曹操對棗祗道,“屯田之事,便由卿主持,元嗣輔之。”元嗣是韓浩的表字。

“若有農田水利之事,可問元衡。”曹操補充道。

荀忻在眾人目光的注視下,緩緩地抬眼看去,“忻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