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安置(2 / 2)

王二媳婦的小叔喜歡轟隆轟隆的鐵軌車,就進了戶部組織的糧食運輸隊,負責在車站裡將大量物資打包捆好,裝車卸車。除了頓頓白米飯、大肉湯,一月還有五百文的工錢可以拿。

三個月後,他更是因為乾活賣力為人忠厚,加上祖上五代良民,身份可靠,而被調往大連海港,負責給北洋水師的軍艦運煤,工錢也漲了一倍。

王二媳婦納鞋底的功夫又好又快,就進了軍服廠,一個月二百錢。雖然不多,但是青磚廠房裡風吹不著,雨淋不著。政府還承諾也會向在她們前線做工的男人發放衣物被服。所以王二媳婦每一針都紮得很仔細,她希望自家的男人領到結實的鞋襪,彆把腳底板磨破了。

後來,張謇大人又在軍服廠的基礎上,籌建了帳篷廠、軍糧廠、罐頭廠。王二媳婦現在也是一個小小領班,手底下管著十來個織工了呢!

最讓一同從吉林逃難出來的鄉親們長臉、羨慕的,是王二媳婦的小姑王春桃。

春桃是老來女,打小兒聰明,跟著鎮上測字算命的劉半仙學了一二百個字,會念還會寫。這可不得了了!

管事的一聽說她有這個本事,當即提著兩斤臘肉、二十個雞蛋來安置所拜見王家老太太,費儘口舌勸春桃加入什麼“護士醫療隊”。

這一下可讓春桃見了大世麵了——先是跟著宮裡的太醫學了一個月的煎藥熬藥,然後又跟著洋鬼子護士學什麼按壓止血、消毒包紮、正骨止痛。三個月緊急培訓結束那天,一輛青鸞鳳車停在了臨時培訓所的門口。

留守京城、全麵主持後方事物的珍妃娘娘,親自接見了她們,並且跟小護士們一一握手交談,鼓勵她們放下世俗性彆的偏見,摒棄女人不得拋頭露麵的陳規陋矩,以救死扶傷、匡扶社稷為己任,承諾在戰後繼續向她們提供各種保障,最後還與四百個小護士合影留念。

那張照片被春桃當寶貝似的收在匣子裡、墊在嫁衣的下麵。從此中國少了一個農家妹王春桃,多了一個救死扶傷的王護士。

朝廷給春桃發放每月一兩銀子的補貼,再加上王二媳婦的丈夫和公公在前線做工,也有工錢寄回來。

這個以務農為生、常年佃地耕種、在豐年也不過將將吃口飽飯的八口之家,竟然有了一個月包吃包住,還有二三兩銀子淨收入的一天!

這場戰爭不僅沒有讓他們流離失所,反而讓他們一家過上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好日子。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王二媳婦簡直有種如在夢中的不真實感。

就連她的一兒一女兩個孩子,也背井離鄉帶來的短暫迷茫之後,重新露出了笑容。

朝廷給沒得差事的民工家屬們發放每天早晚兩頓雜麵餅的食物,但是孩子們還可以在早上領到一個白煮蛋,晚上領到一碗骨頭湯,安置所的熟牛皮帳篷為他們擋去風雨。

因為前線需要大量皮革、牛筋、毛線和肉製品,所以朝廷在宣化、承德兩地建了幾個很大的牧場。現在王二媳婦十一歲的大兒子,每天白天就跟著牧場的管事去放牛,一個月也能得幾十百來個錢。九歲的小女兒,就幫著打理軍服廠裡的菜園,每天澆澆水,種種菜。廠裡還辦了夜讀班,管事會趁著晚上的功夫教孩子們認字、讀報、打算盤。

王二媳婦的婆婆已經七十多歲了,每天就坐在安置所外邊的大樹底下,跟其他逃難出來的老太太嘮嘮嗑,偶爾拜拜菩薩念念佛,求老天爺保佑皇上旗開得勝。

到了晚上,大家做完了工,聚在一起吃了晚飯,就會搬著小板凳出來坐在院子裡。朝廷派下來的讀報員,會來給她們念報紙、通報前線的戰況。

據說這是皇上的師傅文廷式文大人想出來的點子,叫軍民一體,休戚相關。這位大人組織了一支一百多人的記者團奔赴前線,白天在軍隊裡走動采訪,寫了稿子連夜傳回來。

後方各大城市晝夜不停地排版印刷,保證後方的人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前線信息,增加大家的什麼民族認同感。

漸漸的,連王二媳婦這樣大字不識的婦人也知道,日本人打朝鮮是為了借朝鮮為跳板,侵占他們中國的土地,為的是他們東北的糧食、礦產、木材和人口。這個國家就是一條喂不飽的狗,再多好處也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隻能運用暴力打斷它的狗腿……

孩子們聽到報紙上清軍戰敗的消息就會撲在母親懷裡嚎啕大哭,若是聽到戰勝的消息就會歡欣鼓舞、一蹦三尺高。

院子裡的牆壁上,被人用朱砂和白石灰畫成了張日本國旗,孩子們天天拿著石子兒扔它做耍。

隨著戰爭的進行,一些日軍將領的名字也逐漸廣為人知。聰明的商家把首相伊藤博文、明治天皇、大艦隊司令伊東亨佑等人的名字刻在陀螺上,賣給孩子們抽著玩,一時之間火爆京城。

雖然表達不出這個意思,但是所有人都切身地感覺到他們的命運與這個國家融為一體了。

所以,當珍妃娘娘決定發行國家公債,戰時向百姓募捐,戰後國家以票麵總額的1.4倍償還之時,雖然聽了半天也鬨不明白公債到底是怎麼回事,但王二媳婦還是咬牙拿出全家兩個月的積蓄,換了兩張薄薄的債券。

她不懂戰爭,不懂金融,但是她喜歡現在的生活,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們能夠在一個蒸蒸日上的國度生活下去。

長長久久,世世代代。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