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寧沉浸於永州血鴨的美味。
與此同時,幫廚和服務員們的驚呼聲也是不絕於耳。
李廚眉眼舒展,似笑非笑:“你這家夥還好意思說我?你還不是把真本事拿出來了?”
牛廚嘿嘿一笑:“如何?”
李廚不吝誇讚,豎起大拇指:“厲害!”
這兩道菜自然沒有任何疑問,也得以全票出道。
再來是其餘的菜品。
湘菜,也可以說是湖南菜,說到湖南那就不能錯開一樣美食:臭豆腐。
炸得外酥裡嫩的臭豆腐,來上一勺鹵湯,再來上一勺辣椒油。
那味道,光是想想都讓人流口水。
蘇錦寧仿佛已經聞到那臭臭的味道,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豆腐便從吳記豆腐坊訂吧?在店裡做怕不是要被人投訴的。”
李廚和牛廚肯定的點頭。
這玩意吃起來不臭,聞起來可臭可臭,尤其是醃製時的鹵湯味道,那是三裡地外都聞得到!
“再來一道擂椒皮蛋?”
“不錯,可以。”
“小炒黃牛肉上嗎?”
“有辣椒炒肉片了,這道菜就不必了吧?”
“毛氏紅燒肉?”
“可以。”
“剁椒魚頭?”
“那還得用上剁椒醬啊……這道菜還是放到後頭?不過我覺得可以先準備點剁椒,下回可以專門選一天做這道菜?”
“也是,倒是我沒注意。”
“那魚就下回,口味雞怎麼樣?”
“已經有安東仔雞,這個也放到下回吧……”
“酸菜肥腸如何?”
“可以,其實湖南米粉也是一絕。”
“口味有點多,比較難選。”
“嘿嘿,現在不流行那個嗎?”旁邊有幫廚笑道,“就是那個最辣挑戰?”
“你們這些人,光想壞主意。”
“那老板您說做不做?”
蘇錦寧想了想。
她樂嗬嗬的點點頭:“做,當然做,咱們就來個最辣版怎麼樣?”
“好嘞。”
“行,點心是糖油粑粑……”
“就這樣決定了。”在眾人的七嘴八舌中,下周的菜單很快定好。
說起剁椒,蘇錦寧當天下午便做了一些。
她將篩選好的小米辣倒入木桶之中,用清洗好的長鏟子剁成小塊,一邊剁還要一邊加鹽,醃製的同時也能讓辣味更好的滲出。
蘇錦寧反複剁著小米辣。
直到小米辣變成黃豆大小,鹽也全部融入其中後這一步才算是完成。這些剁椒放入無水無油的壇子裡,封口後在圍邊鋪上鹽和清水,存放到庫房之中。
在合適的溫度下醃製一到兩個月。
到時候再打開,醃製好的剁椒能給魚頭帶來截然不同的風味。
搞定以後再來是米粉。
堆在庫房裡好久沒用的石磨終終終於又能派上用場了。
蘇錦寧先給石磨洗個澡,晾乾。
而後她端出一袋子陳米——等等這裡倒不是蘇錦寧不想用新米,而是米粉就得用陳米才好吃!
粘性小、有韌勁。
做出來的米粉不容易斷,口感細膩順滑。
要是不行?你可以自己試試(。
蘇錦寧取出一部分陳米,給它們洗個澡,然後全部浸泡在水裡,剩餘的工作得等到第二天。
等第二天,將陳米瀝乾取出。
泡了一夜的米粒變胖了很多,邊緣變得要透明一些。蘇錦寧舀起陳米倒入石磨,再倒入適量清水,然後開始轉動磨盤。
吱呀的輕響聲中,很快如牛乳般雪白的米漿緩緩出現,從一點一滴化作潺潺的水流,全數落在下麵的木桶中。
處理好的米粉舀一勺放盤裡,再送入蒸鍋內蒸熟。半透明的米粉如少女肌膚般白嫩細滑,輕輕一碰便緩緩落下,直直懸掛在竹竿上。
蘇錦寧這回隻嘗試做了一些。
等米粉晾曬好,她便將它們儘數折疊,然後切成寬度一致的米粉即可。
有了米粉,剩下還需要底湯和肉碼。
骨湯不用說,店裡常備的豬骨清湯用來是剛剛好的,至於菜碼也不用很複雜。
比如蘇錦寧隻打算用點酸豆角和豬肉。
她將酸豆角和大蒜切碎,再將豬肉也剁成肉沫,材料便算完成。
熱鍋下豬油,然後先將肉沫炒香,再放入酸豆角和大蒜,再來上一點點特製的辣椒麵。
簡單的菜碼便完成了。
蘇錦寧來上一勺鮮美的骨湯,放上一勺菜碼,末了再來一勺特製的辣椒醬,撒上點蔥花,簡簡單單的一碗湖南米粉便做好了。
清澈的湯汁泛著晶瑩的油花,帶著淡淡的豬油香氣。雪白的米粉,豐厚的菜碼,光是看著都讓人食欲大增。
剛剛盛出,第一碗便被人端走。
蘇錦寧刷刷刷地準備上數碗,直到人手一份才結束。
坐在位置上,然後拿起筷子。
蘇錦寧將米粉充分攪拌,然後嗦上一大口。
所有的製作方法都是如此簡單,可是味道卻是一點都不簡單。
米粉上掛著菜碼,裹著湯汁。
三者一起,在一筷之間湧入口中。
入口先是酸豆角的淡淡酸味,隨後是辣椒的辣味、湯汁的鮮味和米粉的香味,各種味道充分融合,然後在口腔和鼻腔中湧動。
米粉爽滑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