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1 / 2)

留在河西村的林小酒也沒閒著, 熬製好了兩星期份的麻辣兔條之後,便將東西交給了劉福來, 劉福來就是之前和蔣衛東有過衝突,後來又被收為小弟的那位“二道販子”,他早聽說過“蔣老大”在河西村有一位感情特彆好、曾經資助過他的姐姐,因而打疊起十二分的小心,一定要好好把老姐姐哄高興了才行。

可趕去河西村, 見到真人之後, 劉福來差點沒把下巴驚掉,這哪裡是什麼“老姐姐”?明明是個水靈靈的年輕大姑娘,他這輩子還沒見過這麼好看的姑娘,劉福來原本準備好的恭維話, 都忘了個一乾二淨, 紅著臉, 磕磕巴巴地說不出一句完整話。

林小酒卻挺高興, 這證明她“養顏”的效果達到了,這幅皮囊雖好, 可在林小酒眼裡也不過中上,能保養到這種程度已經是極限, 以後重在保持,不會再有更大的提升空間,她有了多餘的精力,便想做些彆的。

“劉先生,我想跟你打聽一些事情。”

劉福來忙道:“您叫我老劉就成!”

林小酒笑道:“聽說衛東跟著錢爺去了深城, 我挺好奇的,不知道你去過沒有,那裡是什麼樣子?”

劉福來憨笑:“我哪有那個福氣哩,不瞞您說,我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省城,比咱這縣城繁華多了,不過,我聽錢爺說過深城的事情,如果跟深城相比,省城就又不夠看了。”

林小酒一邊將做好的麻辣兔條分裝進油紙袋子裡,一邊問:“那深城有工廠嗎,比如食品加工廠?”

“有有有!”劉福來忙幫著分裝,動作挺麻利,一看就是做慣了活的,“不過食品加工廠不太多,大部分都是電子廠和塑料廠,食品加工我聽錢爺說過,好像有兩家罐頭加工廠,彆的就沒聽說了。”

“老劉,你覺得我做得麻辣兔條味道怎麼樣?”

劉福來立即豎起大拇指:“味道絕對是這個!這可不是我恭維您,林姐,您這麻辣兔條,已經做出名聲來哩。”

劉福來至少有二十五六歲,卻還是跟著蔣衛東叫姐,林小酒沒嫌棄他把自己叫老了,笑道:“你不要哄我。”

劉福來:“真不是,每天中午排隊的人那麼多,林姐,不瞞你說,現在都有專門排隊,再加價往外賣的黃牛了,要不是蔣老大管的厲害,這些‘黃牛’敢把東西全包圓嘍!”

“而且哦,您這麻辣兔條越來越好吃了,是改良了味道嗎?”

林小酒點點頭:“你的舌頭真靈,沒想到你還是個美食家。”

商業互吹之後,林小酒送走了劉福來,便繼續自己的鑽研,劉福來說的沒錯,她的確是在改良麻辣兔條的味道,原本做麻辣兔條隻是一時興起,逗蔣衛東吃,所謂“吃人嘴短”,以後再使喚那孩子就不好拒絕。

可到了後來,林小酒發現這東西挺受歡迎,簡直是老少鹹宜,不止被蔣衛東拿到黑市去賣大受歡迎,河西村的人,去外地走個親戚,也會厚著臉皮央求林小酒買一點帶走,名聲的確是打響了。

林小酒琢磨著,自己這個世界的任務是“和周季霖離婚,看看過得是否幸福”,這種疑問句式的任務,她還是第一次接,總覺得說不定要用一生時間來驗證幸福與否,如果要過一輩子,那就必須有些一技之長,靠著打獵,茹毛飲血過一生,恐怕就和“幸福”不搭邊了。

因而,她打算著,自己是不是能像那位“老乾媽”一樣,創立自己的品牌,不靠這個發家致富,隻要吃喝不愁,那幸福指數就不會太低。

現在深城正在開發,如果能搶占先機,過去開個工廠,是不是一條捷徑呢?

不過,目前為止,她自己還沒去過深城,一缺資金,二沒經驗,還言之過早,現在能做的,還是把“麻辣兔條”的配方完善。

林小酒現在是名副其實的“孩子王”,整個村子的小孩子,都願意為半條兔條而折腰,漫山遍野地為林小酒采集各式各樣的蘑菇和野菜,這個季節,蘑菇已經少了,冬筍卻正當時,林小酒稍稍改了配料,發現在單純的兔條裡,再加上一些蘑菇或者筍乾,密封在罐頭裡,撒上辣椒油,存放的時間更長,或許真的可以批量生產。

她將每種食材的配比,製作工序,口味如何,都在小本本上記下來,而後又製作了一些樣本,存放在家裡。

等蔣衛東從深城回來時,河西村下了第一場雪,孩子出了一趟遠門,走了大半個月,似乎又長高了一些,如今已經比林小酒高了足足半頭,是個真真正正的大小夥子了。

而小夥子眼界也開闊了,林小酒把自己想開食品廠的想法告訴了蔣衛東,蔣衛東不但支持,甚至說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

比如怎樣選址,怎樣辦理各種手續、合格證,去哪裡招工人比較劃算,需要及時申請專利等等,就是啟動資金比較難辦,如果和人合夥開,也許錢爺會願意幫忙,但如果那樣,他就會變成大股東,想要自己去銀行貸款,可以先觀望一陣子,因為最近可能會出一些鼓勵小型企業創業的政策。

聽蔣衛東講得頭頭是道,林小酒是真的對他刮目相看,忍不住感慨,“真是長大了。”

蔣衛東很高興,他看著林小酒,眼睛亮晶晶的,“林姐,我是長大了,能保護你了。”

林小酒一陣寬慰,有種“吾家有兒初長成”的驕傲,忍不住擼了一把他那獼猴桃一樣的,絨絨的短發,這次蔣衛東沒有氣鼓鼓地彆過臉,說“男人的頭不能摸”,強調“我不是小孩子了”,反倒配合地伸過去腦袋,頗為享受,像隻乖巧的大貓。

轉眼就到了春節,這個年代的“年味兒”很重,尤其是農村,邁進臘月門,村支書兼大隊長李建設就已經張羅著叫人采購年貨,各家也都積極地采購。

因著林小酒的“發達”,這一年孝敬給林老漢的錢不少。林老漢又是好麵子的人,誠心在過年的時候好好顯擺一下,打定注意要全村人都看看,他閨女雖然離了婚,可日子還是過得比一般人好,早早就買好一大堆年貨,堆在院子裡,尤其是林小酒托蔣衛東從深城給老兩口帶回來的羽絨服,每天都要穿著出門溜達一圈。

林老漢逢人就要顯擺一遍,“哎呦,彆瞧我這衣服看著薄,其實可暖和了,又輕,比家裡做的棉襖舒服多了,這叫羽絨服,據說是鴨子的絨毛做的,你說,這得禍禍多少鴨子哦?”“可不是嘛,貴著哩!我和三丫她媽這一把年紀了,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還穿這麼貴的衣服乾什麼,三丫這孩子,性子倔,怎麼說都不聽,非給買!”

“你說多少錢呀?可能一兩百。”現在的一兩百,抵得上一個工廠高級工幾個月的工資,可是實打實的奢侈品,更彆提在地裡刨食的鄉下人,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巨款。

看著對方露出又是驚訝又是羨慕嫉妒的神情,林老漢還要多加一句,“要我說,三丫這婚離得好,從前不聲不響的,全是給那個姓周的耽誤了,現在多好,那句怎麼說來著,叫自由了,開放了。”

等林老漢走了,村裡人隻能小聲嘀咕一句:“不知道當初三丫離婚的時候,是誰說不準她再進家門的。”或者酸溜溜地說上一句:“瞧給他嘚瑟的,能掙錢怎麼了,還不是閒在家裡沒對象。”

不過,話說這樣說,事實上,日子過得好,怎麼讓人不眼紅,林老漢雖然愛顯擺,單頁的確有炫耀的資本,無獨有偶,蔣家的王麗春也同樣招搖,年前這一段時間,整個河西村的人,都怕在路上遇到林家或者蔣家人,免得上自己心塞。

現在政策不同了,“投機倒把”幾個字已經是過去式,也不止蔣衛東和林小酒兩個人,那些“倒爺”們,一個個揚眉吐氣,自由職業者的春天到了,據說深城的試點做的成功,說不定等過了年,全國就要開放,做“倒爺”賺錢,不是丟臉的事情,反倒搖身一變就能成為“企業家”。

當然,河西村的人,還不懂什麼叫做“企業家”,隻知道蔣家和林家,尤其是林老漢,簡直不炫耀就不舒服,看得其他人白白跟著眼饞,但也沒有辦法,隻能繞道走,見不見為淨,誰讓自己家女兒不如他林家的三丫頭能乾呢?

不過,村裡人背地裡“嘲笑”林小酒的話,林老漢還是急在心裡的。

在鄉下過年,走親戚是免不了的,剛剛邁入年關,林家的門檻險些沒被踏破,除了各種親戚之外,最多的就是打著“走親戚”旗號,為林小酒做媒的。

林小酒從前那句“媒婆把我家門檻踏破了”的玩笑話,居然成了真。

林老漢心裡美,麵上卻不顯,因而,此刻最高興的還是林老太,當初林小酒離婚的時候,林老太險些沒哭瞎了眼睛,如今見到女兒不但有人要,甚至還被人搶著要,林老太整天都笑得見牙不見眼,隨著來介紹對象的“媒婆”越來越多,林老漢卻是拿起了喬,覺得自家女兒就是天仙,一般的凡夫俗子一定配不上。

他的標準,從一開始的“隻要是個男的,不要殘疾,得讓我們三丫照顧他一輩子,那就行。”變成了“身體健康,年齡相當,離過婚沒問題。”到最後的“千萬不能有孩子,我們三丫就沒孩子,難不成嫁過去給人當後媽嗎?”

林家這邊熱熱鬨鬨,遠在鎮子裡的周季霖卻是過得孤孤單單,他的家人雖然後來平了反,但直係親屬都不在了,遠房親戚也早就不走動,一個人形單影隻的沒地方去,好在領導人不錯,學校放假之後,校領導特批,讓周季霖繼續住在教職工宿舍裡。

平時還好,但到了年關,一個人住便顯得格外孤單,周季霖想起從前,自己和前妻過的兩個團圓年,大年三十就兩個人在家裡包一頓餃子,小兩口過一個小小的二人世界,第二天再去林家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