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風俗(2 / 2)

重生五零致富經 黑魚精 3743 字 10個月前

看著一件件卸下來的物什,仿佛聽到錢包裡的錢嘩嘩流走的聲音。劉氏臉陰沉的能滴水,心抽抽的疼。

簡單吃過午飯。剛收拾妥當,請的人就陸續到了。因為隻是重新寫一下分家契紙,請來的人喝水的功夫就辦妥。也就是何小西他們家關係複雜,怕以後說不清白,一般人家分家是連契紙都不能寫的。

也沒有人留下吃飯。當然,人家看主家黑青的臉耷拉到腳麵上,也不會留下看她臉色。紛紛推說家裡有事,都告辭走了。

也是何小西她們今日這一刀宰的深了些,讓平日最擅長做麵子局的劉氏都顧不得臉麵了。

何大姑因為路遠隻能住一晚。若是以前,以何大姑的暴跳脾氣,寧可摸黑走夜路也不會留下看劉氏臉色。今時不同往日,她吃的是自己侄子,跟劉氏沒什麼相乾。也端起臉來,眼角都不帶夾劉氏一下。

趁著晚飯還不急著做,天色尚早,何小西帶何大姑他們去以後新房子的地方看看。其實沒有什麼可挑剔的,刨除這片地上曾經發生過的流血事件,這片地誰來都挑不出什麼問題。

靠近小溪的地方,長著一排雜樹,樹下是一層灌木。何大姑建議把溪水流淌時自然形成的那些小水溝整理填平,留下溪流跟池塘。那些雜樹處理掉。就風水而言,有些樹木是不適宜種在堂前屋後的。想種樹的話,可以再選一些合適的樹種來種植。

聽說西南角那株老榆樹可以附贈給他們,何大姑和大表嫂都很替何小西他們高興。何小西前世今生都沒有建過房子,對這棵榆樹對於他們意味著什麼沒有清晰的概念。但何大姑和大表嫂不同,她們的生活閱曆和他們兒子丈夫從事的行業,讓她們比其他女人們在這方麵有更多見識。

大表嫂站在榆樹下,用手丈量著樹的周長,抬頭估摸一下高度,很欣喜的跟何大姑交換個眼神:“差不多夠三間屋的房梁。”

晚飯時間,何小西架上風箱,飯菜燒得很快。圍著新買的案板邊吃邊聊著。當然,話題主要圍繞這次相親和何小東他們將要建的新房。

聽說那棵樹夠做房梁,何小東極為欣喜。對建房的事情,跟後世開車一樣,男人天生比女人精通。所以何小東比妹妹更清楚那棵樹的存在對他們的幫助。

連年戰亂,許多地方的山都光禿禿的。水洞村山上的樹木雖然因為道路不通比彆處的多一些。但也是許多地方大麵積的山體裸露。

建國以後,政府提倡植樹綠化。一是執行的不好,讓村民上山勞動行,樹苗沒人提供,綠化進程不理想。再有,就算有些樹木種上了,也成活了,但樹齡小沒能成才,一時間也不夠用。

能用也是公家的樹,砍點樹枝做柴火燒沒什麼,整棵伐樹不行。就有人因為不經允許偷伐了一棵樹,被判了七年徒刑,處罰不可謂不嚴厲。前世,兩年以後才正式把綠化貫徹執行。

伐樹解木頭的活何大姑一手包攬了。她家有兩個現成的木匠,人手工具都不成問題。

何小西想等到洪水過後再起房子。前世,她隻記得整個村莊一片汪洋具體淹到哪裡不記得了。人都逃到山坡上避難,等水退了才回來重整家園,因為逃得倉促,好多東西都被水衝走,沒來及帶走。何小西可不想辛苦做出的成果沒享受呢,就化為泡影。

何小西提議雨季過後開始建。天冷上凍之前可以建好,正好小侄子可以在新居降生。

本地有習俗:借娶不借嫁,借死不借生。

借彆人的房子住,遇上婚喪嫁娶,新生兒出生等,可以在彆人的房子裡娶妻,但不能嫁閨女。老人死在房子裡沒什麼,但婦人不能在房子裡生孩子、坐月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