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鼎湖上素(2 / 2)

這也導致了,蔣遊活了幾十年,頭一回吃到自家招牌菜,正宗的徐鴨究竟是個什麼味兒!

孫寶寶做完菜後,稍微整理一下,就來到包廂。

她笑的很親和:“蔣總,我孫家飯店的這道徐鴨如何,可還比得上你們八珍堂的徐鴨?”

蔣遊看她兩眼,“孫老板何必再說這些話呢?”

孫寶寶就奇怪:“這有什麼不能說的,這世上,可沒有要求受害人還得沉默的道理。”

一時間,兩人眼神皆不退讓。

一旁的助理心中戚戚然,深覺接下來的話自己不能再聽了,於是悄悄出門,並且守在門邊。

果然,等助理走後,蔣遊便道:“孫老板年少有為,聽聞今年才二十一……”

“不,”孫寶寶糾正,“馬上二十二了。”

蔣遊笑笑,“那便二十二,既然孫老板才這個歲數,那麼咱們兩家的往事,你是從何得知的。”

孫寶寶瞪大眼睛瞧他,帶著滿滿嘲諷。

隨後,陰陽怪氣道:“蔣總有件事得知道,這世上,有些事兒隻要乾了,就彆想它不透風。”

“更何況,偷東西的人還這麼大張旗鼓的把人家的東西擺在大庭廣眾之下,你說說,這叫人怎麼會把事兒給忘了?”

她這話說得蔣遊再也端不住,坐直了身體,臉上笑容無法保持。

蔣遊覺察出來孫寶寶沒有任何和解的意思,便不再繞彎子,道:“所以孫老板如今是想做些什麼呢?”

孫寶寶再次糾正他:“不是我想做什麼,是你該做什麼?”

“我該做什麼?”

蔣遊想起網上那幾個刪了過後還層出不窮,壓都壓不住的帖子,心中冷笑。

孫寶寶這是擺明了想讓蔣家名聲掃地,可這可能嗎?

“孫老板,你還是太年輕。這生意場上,講究的是做人留一線……”

“不。”孫寶寶認真道:“我還是喜歡一竿子打死了事,避免後患。”

蔣遊:“……”

他打聽過的,都說孫寶寶是個很好說話的人。

孫寶寶見他一副你奈我何的模樣,也不浪費吃飯時間跟他多說,她這會兒肚子還餓著呢。

於是乾脆道:“我曾認真數過,你們蔣家八珍堂一共有72道菜,其中28道來自我孫家。

你不是問我想做什麼嗎,我就想你們八珍堂把這些菜全部下架,並且保證永久不上架。

除此之外,還需將菜譜歸還給我孫家,然後在社交平台上承認,你們祖上是從我孫家人這裡學到的手藝。”

孫寶寶這麼一大串說完,蔣遊就笑了。

“孫老板你未免太過天真……”

“真的嗎?”孫寶寶站起身,笑得比他還要燦爛:

“如果你真這樣想,不出意外的話,今天晚上你就會看到你蔣家那72道菜的做法在網上被扒得明明白白。”

這瞬間,蔣遊的臉色就僵住。

孫寶寶見此更加高興了呢!

“注意哦,不止我孫家的28道,就連其他菜,我也能複原個大概。”

說完,孫寶寶沒理會蔣遊的怒目而視,徑直離開。

到達門前,又轉頭大聲道:

“還有,您不是想知道我是從哪知道這件事兒的嗎?我祖上那位爺爺有留下一本記事本,恰好就將蔣白彥這位老人家的事件記得一清二楚。

比如怎麼從行宮回皇城,怎麼趁著恩人不在頂替功勞,怎麼把《食經》賣給富商,而這些富商又怎麼死去……

我可保不住這本記事本哪天會壞,哪天需要送到博物院去修。更保不準會不會手一鬆,又捐給博物館,讓這本筆記本放在博物館內展覽。”

蔣遊徹底被震住,她列舉的事情這麼詳細,就代表著她手上真有這本記事本!

孫寶寶說得又暢快又滿足,出門時,還特意看了門口的這位助理一眼。

嘿,聽得也很認真嘛!

因為這個事兒,孫寶寶一個下午都特彆高興。來到空間,做酒時還被四爺爺誇了,隻不過這次她不敢大大咧咧的把原因說出來。

隻能對她爺分享,把孫國棟樂得直不起腰。

*

傍晚,天已經暗沉下來。

孫寶寶在空間中調節兩日,整個人又變成“沉穩莊重”的孫老板。

廚房中,大家又開始熱火朝天的乾活。

今日是冬至,可氣溫卻比前幾天稍微暖和一些。

冬至有吃湯圓,吃餃子,吃餛飩和吃羊肉湯的習俗。孫寶寶在今天白天沒有準備這些,傍晚時,倒是都準備了起來。

湯圓有鹹湯圓和甜湯圓之分,孫寶寶這個不挑食的自然是什麼都可以吃,甚至辣湯圓她也能接受。可其他幾個人,卻為湯圓該做什麼口味的餡差點打起來。

在眾多甜黨中,出現了關萱和林文心兩個異類,這兩人隻吃鹹湯圓,不碰甜湯圓。

而其他人呢,不僅隻吃甜湯圓,甚至覺得鹹湯圓就是個黑暗食品,把林文心兩人氣個半死。

孫寶寶根據兩方的口味比,得出甜鹹湯圓的數量。

這會兒,看著點菜條上甜湯圓和鹹湯圓的數量,深覺自己十分睿智。

廚房中專門騰出兩個灶台煮湯圓和餃子,柳嬸子就負責管這兩個灶台,而包好的餃子湯圓就放在她手邊,外邊有人點一盤,她就煮一盤。

反正從九點半開始,兩個鍋的水一直翻滾著,而柳嬸子也坐在灶台前的高椅上,一直沒離開過灶台前。

她今日倒是有些安靜,白天還好些,但從傍晚起,她說的話就沒超過十句。

平時柳嬸子總會在乾活時將些鄰裡趣事說給彆人聽,如今她不說,大家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趙大娘最先發覺,隨後秦惠也注意到,兩人齊齊納悶。

而孫寶寶一直忙活,滿心撲在鍋中,直到秦惠提醒她時,她才反應過來。

孫寶寶疑惑:“會不會是家裡出了啥事兒?”

秦惠搖頭,“不曉得,但柳嬸子來這麼久了,我還真頭回見她這樣。”

她這人一向是樂嗬嗬的,都能和在菜園中玩的遊客嘮幾十分鐘的嗑。搞得好多人都知道孫家飯店有個講故事講得賊好的柳嬸子。

趙大娘和她最為要好,忍不住走到她旁邊拍她兩下:

“老柳你咋啦?今天這心情這麼低落,是出了啥事兒嗎?”

柳嬸子瞬間回神,馬上露出那標誌性的爽朗笑容,“沒事兒,我家能有什麼事。就是今天冬至,想起以前的事情。”

眾人鬆了一口氣。

趙大娘就一邊切菜一邊調侃:“怎麼,你家老頭去外地了,想他想成這樣?”

柳嬸子啐她一口,笑罵:“都是臉皮可以當樹皮的年紀,說這話也不害羞,老不正經!”

說完,恨恨道:“我家那老頭瞧他老母去了,那老太婆打了幾天的電話說想兒子,我想她個奶奶腿,不就是惦記著我們家這點錢。”

趙大娘趕緊安慰:“反正你婆婆跟著你大伯,老家兒子兒媳多的是,不需要咱們出力,出點錢消災也行。”

“這就不是錢不錢的問題。”柳嬸子歎口氣,臉色有些不好:“當初我閨女一生下來她臉色就不好看,還沒出月子呢,就說要把我閨女送人。我呸,我爹娘生了我們姐妹三個大閨女呢,都沒說要送人!”

秦惠就說了:“那你這是想閨女?”

柳嬸子閨女在外地上大學,離家遠,得寒暑假才能看得到人。

她一聽到閨女,原本憤懣的神情立刻消失,露出真心笑容,“我也不想她,反正元旦快到了,她元旦會回來。”

孫寶寶就好奇問:“那你是想家啦?娘家?”

“對嘞!”她看著鍋中咕嘟咕嘟翻滾的湯圓,好半天道:“我娘家不是做魚丸的嗎,小時候,我家平常是不舍得吃魚丸的,但一到冬至,我爹媽就會放開讓我們吃。”

她年紀是三姐妹中最大的那個,所以煮魚丸從來就是她守在鍋邊煮。

所以她原本就思鄉的情緒,在守在灶台邊煮餃子湯圓時,不禁更上一層。

這話說完,眾人都沒說話,都想起以及小時候的冬至節。

冬至是個大節日,好些人家在這一天都會團聚在一起吃個飯。

清城山中,還有不少人家選擇在這天打掃衛生準備食物開始祭祖。

可隨著一代一代人的長成,他們離家千裡,因學業或工作奔波忙碌,莫說回家團聚,就連簡單的,給自己做餐好飯都做不到。

孫寶寶思索片刻,轉頭問柳嬸子,“你想吃魚丸嗎?”

柳嬸子點頭又搖頭,“倒不是想吃魚丸,如今魚丸到處都有的賣,我昨天還吃了。隻是……怎麼說呢,這魚丸,不是當初的那個味兒了!”

說著,還和孫寶寶形容:“我媽是從福州嫁到天津去的,把她那一手製作魚丸的好功夫也帶了過去!

你們是不曉得,那正宗的純手工魚丸,口感吃著就和如今大街上的不一樣。那魚丸肉,咬一口十分緊實,彈性更是好很多。”

她越說越興奮,把自家魚丸的製作過程都手舞足蹈地對孫寶寶講述出來。

一直說到一家人圍著小桌子,坐在暖黃的燈光下,吃著熱氣騰騰的魚丸,賞著窗外雪景,三姐妹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地場景。

又說到鄰居看她小,想用一個素餡餃子換她一個魚丸的趣事兒。

還說她家小妹偷偷躲在鍋邊,趁著爹媽不注意偷吃魚丸,被老娘拿著竹鞭追了兩條街,最終被拎起來打的事情。

寒風從窗門吹入廚房,沒一會兒,就被從鍋中升起的水霧擋住。

廚房中燈火通明,在霧氣中顯得朦朧,好似給廚房添上一層溫暖的濾鏡。

柳嬸子說完,笑著淚目感歎:

“那時候的魚丸,可真香啊!”

……

孫寶寶呆呆看著柳嬸子,總覺得這一刻的她,和以往大不一樣。

幼時的溫馨記憶深埋心間,像壇陳年老酒。

等到出走半生,再翻出來回憶時,雙眼漸漸褪去滄桑回歸稚嫩,而靈魂也被洗滌治愈。

她突然想起來,柳嬸子其實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張七星,七星魚丸的七星。

在記憶中,沒人叫她柳嬸子,隻有張七星。

孫寶寶開始真正懂得老祖宗常說的那句話:

食物是一份容器,而你,得學會往其中放置感情。

作者有話要說:鼎湖上素做法參考——《舌尖上的八大菜係》

——

失策,蔣家應該還有個結局要後文才能寫到。

蔣家事告訴我們什麼,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都是紙老虎!

感謝在2021-10-0423:51:02~2021-10-0523:56:3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J.bsp;87瓶;壞人20瓶;時常可愛麼麼噠10瓶;一顧千年4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