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此去通途40(2 / 2)

防腐、材料、防震、防撞、防風、通航……

這些都是老問題了。

從進入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十幾年,沒有人比謝雁三人更了解華國近年來高速路的發展。

從一開始的主乾線規劃,到後來,跨過湖泊群,跨過西南複雜山脈,以及從主乾線上延伸出來的其他分支高速路。

三城跨海項目建成後,也將納入這條龐大而複雜的華國交通網絡,成為華國南部最重要的高速路之一。

“建橋,這裡坐著的三十多個人裡,至少超過一半都是橋梁專家,”

謝雁說,“我對大家的實力充滿了信心,但三城跨海項目,不止需要橋梁。”

“什麼意思?”

“橋和路原本就是一家,無論是修路還是修橋,我們都沒問題。”

謝雁把資料往後進行播放,“這裡不是遠離陸地的外海,伶仃洋分為內外伶仃洋,四周島嶼眾多,海岸線蜿蜒,形成一個類似海灣的存在。”

“而無論是哪一側,都有著大量的港口和機場。”

謝雁說的情況,他們也明白了。

“的確,如果港口眾多,附近的航線不能受到太多乾擾,如果我們在海上修橋,就會導致最重要的幾條經濟航道被封閉。”

在東海修橋的時候,航道問題就是其中一個難題。

而東海的海上橋段隻有二十多公裡,三城跨海項目,卻足足有四五十公裡!

東海,是連接陸地和島嶼深水港的一條生命線,從滬城延伸出去,穿過外海的風浪,落入其中,而港口就在這條線的重點。

伶仃洋不同,從兩地連一條線,兩頭連著兩座城市,如果把伶仃洋北邊的海岸線比作歐一張彎曲的弓體,那麼大橋就是弓弦,它會封死海灣航線。

讓船舶航行,受到極大的影響。

“不止如此,”

方斯聞提出,“滬城的跨江大橋之所以不讓橋墩落在江裡,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航道問題,另一個是河床泥沙問題。”

“對,如果三城跨海大橋的橋墩——按照這個長度來看,必然會落在海裡,無數個橋墩,連接起來就是一張弓弦,而從這裡入海的河流會形成衝擊平原,‘弓弦’攔住這些泥沙,久而久之,會有更大的問題!”

華國兩大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是華國極其重要的工業和經濟圈。

它們在享受著河流入海帶來的交通便利和經濟發展優勢時,也麵臨著河流帶來的問題。

泥沙。

滬城要花費數年的時間,大量的金錢和人力,去整治入海口的泥沙,珠江三角洲沒有道理,反而幫泥沙在這裡進行堆積。

“不僅如此,”

這些問題,謝雁早就已經調查清楚了,“為了不影響航線,東海的做法是在必要的地段做通航橋孔,這要求橋梁的高度必須很高,足以讓規定噸位的船舶順利通過。”

蘇擎翻開資料,落在附近機場和港口分布相關那幾頁,“但是,伶仃洋附近有機場,港城也是,船舶通航不能受影響,飛機的航線也不能收到乾擾,他們肯定給了限高標準吧。”

“對,”

謝雁說,“橋麵太低,船舶無法通過,橋麵太高,會影響飛機航線。”

“所以,我們要找到一個方法,在這幾個區域既能完成工程要求的通車高速路建設,又能不影響船舶和飛機。”

“太高不行,太低不行,找一個中間值?”

“不行,我看了一下資料和限高要求,上百米的橋塔才能不影響航道,但必然會影響飛行航線。”

“以這裡的條件,找不到一個中間值。”

有人已經開始用筆在桌上計算起來。

會議室裡議論紛紛,大家各自討論著。

謝雁等著他們的結果,而其他人埋頭測算,翻看數據。

唯有幾個人,並不著急,隻是在看資料。

比如蘇擎。

他放下手裡的打印資料,轉起了筆。

方斯聞見他放鬆地靠在椅背上,邊轉筆,邊輕輕地笑。

方斯聞說,“你有辦法了?”

“不是我有辦法了,”

蘇擎斂去笑意,靠近方斯聞,壓低聲音,“是某人有辦法了。”

剛才在門口是在沒有必要如此驕傲。

原來,那小子也不過是個工具人。

“不行,”

最後,以幾個專家的最終定論為答案,“初步計算,沒法找到這樣一個平衡高度,怪不得伶仃洋之前一直沒有動工,原來是沒法動工。”

謝雁點頭,她切換下一張資料圖,“我找了很多種方法,但是沒有一種方法可以達到機場和港口給我們提出的要求。”

“那麼換個思路,既然水麵上做不到,那麼水下呢?”

水下通道?!

“比起水下橋梁,水下通道,它還有個更被人熟悉的名字。”

一直沒開口的宋修竹,此刻說出的第一句話,就讓眾人的思維豁然打開。

他看向謝雁,“這就是你的方法?跨海隧道。”

宋修竹點頭,“這可不比修橋簡單。”

他沒說完的話,還有半句——在伶仃洋的海底修跨海隧道,甚至,比橋段工程更難!

一個人很容易產生慣性思維,當他總是用數學方法去解題時,題目簡單,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題目困難,或許要廢一番力氣,而當數學方法無法解決問題時,他會懊惱,會焦慮,會著急。

但他忘了,或許這道題,換一種思路,就能變得無比簡單。

數學思路的確萬用,但不是所有的問題,數學思路都是最有效,且必然能解出答案的方法。

有些題,用數學是無解的。

既然空中不讓走,為什麼不選擇更加寬闊的海底呢?

海底隧道,不會乾擾船舶航行,更和飛機搭不上關係,甚至可以減少橋墩,避免泥沙堆積。

“我知道,”

宋修竹是聰明人,她隻需要在這裡把三城項目的情況一說,他就能明白自己被邀請來的含義,“隧道工程,就像是題目的另一種解法,過程會很難,但是我相信,比如無解的橋梁工程,它更有突破的希望。”

“除了你能想到的問題以外,還有另一個問題,”

宋修竹說,“根據你剛才的介紹,要將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橋結合起來,那麼隧道和大橋結合的地點怎麼辦?數十公裡的海麵上沒有任何符合條件的島嶼,如何讓一輛正在空中,在數十層樓高的橋麵上通行的車,進入深不可測的大海底部的隧道?”

謝雁也看著他,露出為難的神情,“的確,宋先生提出的這個問題,我也一直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方法?”

“我原本以為,精通隧道工程的宋修竹,會直接替我包攬下這個難題,”

謝雁搖頭,“看來,我還是想的太簡單了。”

他等著看她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可她打了個太極,把問題拋了回來。

短暫的討論依然沒有結果。

方斯聞說,“她找了宋修竹,證明宋修竹的確是這個領域的優秀專家。”

蘇擎看了眼宋修竹:“我也能修隧道。”

方斯聞:“是嗎?”

正巧,蘇擎點頭的時候,謝雁也看了過來,她輕輕笑了笑,眼睛彎起來,但笑容裡,又帶著對問題的疑惑。

長久的默契讓他和方斯聞都看的出來,這是帶著求助的目光。

方斯聞說,“還真有她想不出方法的時候?”

“她也不是萬能的,否則不會叫來宋修竹。我們兩做隧道工程,也不是不行。”

蘇擎說完,又頓了頓,有什麼要說,卻又沒開口。

而謝雁捕捉並給了他這個機會,“你有辦法?”

“太簡單了,”

蘇擎還沒咽下去的話,順口就說了出來,“宋修竹剛才說了,海麵上沒有符合要求的島嶼進行過度。”

“既然沒有符合要求的,我們可以自己造一個符合要求的。”

他說,“羊山不就是這麼弄的嗎?”

人工島。

以人的力量,改變自然。

“太棒了!我們可以按照要求建造需要的島嶼,能完美契合工程的要求,既然人工島是蘇擎提出來的,那麼就交給你來負責吧。”

謝雁的這句話,蘇擎越聽越覺得不對勁。

他問方斯聞,“我是不是被套路了?”

方斯聞嘴角的笑意一閃而逝,“沒有,你很聰明。”

“三城跨海項目,也是三工程項目。”

謝雁說,“橋,島,隧。”

“這是我認為,最好的方案。”

她會讓宋修竹來這裡,早就已經想好了這個方案。

這項工程,不是跨江大橋,越江隧道。

這是跨海工程,海底隧道!

數年前,他們還是青蔥少年,以各種的專業方案,在全滬城專家的麵前,決出了方案設計的一二三名。

如今,他們已經是各自行業最明亮的星星。

這一次,他們要用自己的能力,在世界麵前,通過一項超級工程,再次證明自己的能力,再次挑戰創造奇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