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謝家金堂(1 / 2)

夏末的最後一日,金堂頂著炎炎夏日總算是到了塗州。

“可算是進城了,”金堂瞧著外頭人流如織,鬆了口氣。

墨書剛打發了人回塗州謝宅報信,轉頭便聽見這麼一句,笑道:“已吩咐人回去報信,青梅姐一向妥帖,等咱們到家,必然一應俱全,到時您先好生歇上一日,再往各家遞帖子吧。”

“我看行,”玉書靠在車廂邊有氣無力的附和著。

“你就歇著吧,彆說話了,過會兒下了馬車叫大夫給你看看,”金堂趕忙叫墨書給他倒杯涼水。

說是涼水,其實被這天氣都蒸的溫了,墨書不滿意的探了探溫度,道:“咱們出發前瞧著天氣還好,哪知道一出門就熱得如蒸籠一般。”

“老天爺的事兒,誰也說不準,”金堂說著,又慶幸道,“得虧今年爹娘都不得空,沒一起跟來。”

謝父是答應了李恪坐鎮潁州,為了方便處理突發事宜,自然離開不得。

徐氏這頭一是不放心謝父獨自在家,二則也擔心謝嫦這幾個月是假裝乖巧,她若是才出門,緊跟著家裡就出問題,沒心思在外呆著不說,若誤了大事可就不好了。雖擔心金堂,心裡猶豫著,卻也還是被金堂勸了回去。

塗州城比起上回來時,繁華許多,可見張知州治理有功,去年吏部考評又得了上等,也是理所應當。

不過他已連任過一屆,依著本朝規矩,若不能升,就隻能平調去其他地方,所以去年秋天他就回了京城,算起來還和李恪是前後腳。

有張大學士的麵子在,皇帝對他也有些印象,今年春天張知州順利補缺進了戶部,做了戶部左侍郎,算是高升。

張夫人與張大公子、張小姐早跟著一同進京,張二公子張鬆年卻因要考鄉試,還留在塗州。張大學士夫妻便也沒走,等過兩日調整好了狀態,金堂便要上門去拜訪他家。

沒過一會兒,馬車停了。墨書稍稍掀起簾子看了一眼,道:“少爺,咱們到了。”

金堂聞言趕忙催他下車,自個兒也趕緊下去。這一回出行,可是遭了大罪了。

金堂腳踏實地,瞧見塗州謝宅的大門,不由得鬆了口氣。

門內有人聽見響動,開門往外探了個頭,等瞧見金堂,忙不迭打開大門,叫人趕緊去裡頭通報:“是少爺到了!少爺到了!”

不過片刻功夫,謝鬆青梅就領著人先出來了,見金堂等人疲憊的模樣,趕忙叫人先把東西都搬進家裡。

青梅見金堂瞧著還好,便道:“早備下了熱水吃食,少爺是要先洗漱還是先用飯?今兒暑氣重,已請了大夫在家等著,不如先請他診一診脈?”

“我先洗漱吧,”金堂見下人們忙中有序,心中滿意,便沒再管,隻又指著玉書道,“先讓玉書去大夫那邊。”

青梅這才有功夫注意玉書兩個,見玉書臉色不好,還是被墨書扶著下來的,也有些擔心,趕忙招呼了兩個人帶著玉書往裡去:“都仔細著些,好生照顧你們玉書哥哥,等大夫診斷完了,再叫個人來回話。”

等金堂沐浴完,青梅正親自上手幫他擦乾頭發呢,已收拾完了的墨書也到了。

“玉書那邊可回話了?”金堂有些昏昏欲睡,卻還是強打起精神問。

“大夫看過,說是有些中暍,好在不重,他底子又好,已開了薑桂附子湯,叫用上一日,明兒就好了,”墨書說完又道,“我方才去時,他已用過藥睡了。”

金堂聽完玉書的事,心裡落下塊大石頭,便道:“等用過飯,你也早些回去休息吧,讓玉書不必急著回來當差,多歇上兩日,不然他就是來了,也要被我趕出去的。”

等墨書走了,青梅才笑道:“少爺還是和從前一樣,半點沒變過。”

“什麼?”金堂腦子都有些糊塗了,此時聽見青梅說話,也不能分辨其間真意,隻道,“我都長大了,哪兒沒變了。”

青梅也不解釋,隻哄著金堂起身,先去用飯:“天氣熱,等用完飯頭發就該徹底乾了,若是這會兒就睡,還得用小爐子來熏,可不好受呢!”

有青梅在一旁督促,金堂好歹用了一小碗銀絲麵,墊了墊肚子,這一回,才沒人再說什麼,任他沉沉睡去。

那頭徐九收到金堂進城的消息,早在家裡坐不住要出來,好懸被劉氏拉住了。

“早些時候叫你出門先去等著,你抹不開臉,這會兒知道急了,”劉氏沒好氣道,“這大熱天的,孩子到家不能好好休息,還得強打起精神接待你不成?半輩子都活到狗肚子裡去了。”

徐九被這麼罵了一通,乖乖坐在位置上,沒再瞎鬨。

劉氏翻了個白眼,懶得理他,隻叫了貼身丫鬟把她一早備下的常用物件帶著,送去謝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