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1 / 2)

在蘇敏的憂鬱中,外出收花生的知青們回來了。

隔著院門,蘇門都能聽到他們嬉鬨的聲音,這些知青最大的是六八年臘月來的,年齡有二十六了,像是男知青陳衛民一九六六年就高中畢業了。

不過大部分還是十七到二十一歲,其他的年齡大了的都結婚了。

知青點是一個不算小的院子,原來是地主家的,有著三間正房,兩間偏房,一間廚房,還有單獨的茅房。

男知青人數多一共占著兩間正房,女知青住剩下的一間正房。

七個人,其實是能睡下的,但一個女知青許安安非說不能和彆人同一個屋子住,不然她就喘不過氣來。

大隊長不信她的邪,結果她還真的厥過去幾次,臉色發白,呼吸都快沒有了。這下沒法子,大隊長隻能讓她一個人住一間偏房。

而許安安之後才來的秦靜和趙寧寧一看,也有樣學樣的鬨著非要單獨住,整個院子裡也隻有一間偏房了,大隊長想著院子全住滿了就沒人惦記著再作妖了,也就同意她倆住進去了。

最後這住正屋就剩下蘇敏,衛國,沈月和朱紅了。

正房雖然人多,但住起來還是比偏房舒服,至少蘇敏這幾天白天躺床上被太陽一曬暖呼呼的也很愜意啊。

而且在蘇敏看來,她同屋的這三個姑娘比另外的三個好相處的多。

衛國和沈月家庭成分都不太好,為了減少麻煩,她們倆脾氣都很好,幾乎不會和人起衝突。

朱紅有點從眾,同屋裡有兩個不愛惹是生非的,她也就跟著比較安分。

總的來說這個知青點還算和睦。

從知青下鄉開始,這前進五大隊和奮進六大隊就陸陸續續接收了不少的知青,除了找機會回城的一人和被推薦上大學的兩人外還有二十七個知青,這人數可不少。

男的十四人,女的十三人,像是來的比較早的,好幾位完成了人生大事,住在知青點的也隻有九名男知青,七名女知青。

蘇敏在知青點的女知青裡資曆可以排到第三,衛國是六八年年末來的,沈月是六九年,而蘇敏是七零年,朱紅和許安安是一七一七二年,秦靜和趙寧寧是去年一九七三年來的。

不過這些知青裡蘇敏的年紀算小的,像是七二年來的許安安都比蘇敏大些。

原主蘇敏剛出生母親就難產去世,她爺爺奶奶照顧到她三歲。

在二叔有了兒子後老兩口就忙著照顧孫子去了,他爸蘇慶國是紡織廠的工人,工作忙沒時間,蘇敏就被送到幼兒園,然後六歲的時候就上了一年級。

在這個大部分都是七歲到九歲才去一年級的時代,蘇敏比同班同學都小不少。

但原主聰明,她讀的紡織廠小學雖然有停課,她自己還是把知識全吃透了。

等原主小學畢業,正好初中複課,兩年後初中畢業,也才十三歲。

蘇敏本來是想要繼續讀高中的,但是恰好前幾年鬨得亂的時候父親再婚了。

繼母陳小玉的前任丈夫成分上有問題,被人批,鬥,繼母主動揭發而且離婚,再嫁給了蘇父。

蘇父根正苗紅,工人家庭出生,在六七年的時候還成功鑽營到了副廠長,職位一升,在婚戀市場上立馬就吃香的很。

而且他還隻有一個女兒,新老婆一進門生個兒子就站穩腳跟了。

實際上無需生兒子,隻要新老婆漂亮會說話,在蘇慶國心裡就早勝過不討喜的女兒了。

蘇敏繼母的條件也很好,市醫院的護士,主要長得漂亮,前夫還是個官兒,陳小玉也當了十幾年的官太太,自然更會擺架子。

陳小玉還領著個和蘇敏同歲的妹妹,原名張婉後來改名成蘇婉。

那個妹妹不過小學畢業,繼母怕她親生女兒讀了初中後還得了下鄉,就讓蘇慶國給她在廠子裡找了個臨時工的工作。

而每家都得有個下鄉的,繼母不讓蘇敏讀高中,說是這個年代初中文化正好,文憑再高些怕染上資本主義的習氣,文化越高越容易被批,鬥。

實際上是不想讓蘇敏的文憑更高些,畢竟如果等蘇敏高中畢業得兩年,兩年後蘇敏年紀大了懂了事兒,若是嫌棄農村貧窮受苦,鬨著不去下鄉那更麻煩。

十三歲的蘇敏年紀小,便是說起來,歎一句孩子不懂事非要去農村建設祖國也就過去了,十三歲的小姑娘,容易頭腦發熱也正常。

蘇慶國徇私了一次幫了繼女,也說沒法再幫親生女兒進廠子,原主蘇敏就成了那個下鄉的。

這也是蘇敏看了原主這三年來寫的日記才了解到這些的。

原主孤身來到這裡,心情苦悶就會在日記裡寫一些埋怨父親的話,說自己過的還不如孤兒,至少孤兒有國家養。

原主說的也沒錯,她那個爹有還不如沒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