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 38 章(2 / 2)

之後又有七八位大臣站出來附議。皇帝的禦座離大臣們真的太遠了,哪怕司徒暉身為皇子,站在大臣們的前麵,還是看不清他的表情。隻聽見皇帝不辨喜怒的聲音傳來,“哦,冊立太子,那依愛卿之見,哪位皇子可以擔此重任呢?”

左副都禦史見皇帝沒有生氣,又想到上旬從威海和江南的來信,越發覺得自己馬上要說出的話符合皇帝的心意,“雖長幼有序,但大皇子實在難當大任,依臣愚見,當冊三皇子。”

站出來的那幾個除了禮部左侍郎之外都說了附議,沒站出來的大臣見此情形,生怕自己落於人後,在新太子那裡留下不好的印象,於是也不斷有人附議。最後一道聲音落下,大殿內一片寂靜,眾人這才發現出聲附議的竟然有今天站在這裡的一半了。

“三皇子這麼好啊,”老皇帝的聲音帶了點笑意,指著離自己就差一個台階的位置,“以前二皇子就坐在這裡,也不是沒對朝政做過評議,他就做不到這樣能讓半個朝廷的人都心服口服。”

然而那時的二皇子是太子啊!和朝臣們是有君臣名分的,尚且做不到眾人一致同意他的意見,現在的三皇子憑什麼讓這麼多朝臣保舉?禮部左侍郎的額頭上滲出的汗越來越多,他今天站出來隻是想讓皇上考慮一下立儲的問題,畢竟皇上年紀也大了,可從沒想過和眾人一起向皇上示威啊!

正心裡盤算著怎麼把自己摘出來,就聽上首的皇帝又開口道,“李愛卿怎麼不附議啊?難道三皇子不是你心中的人選嗎?”

禮部左侍郎繃住了身體,儘量讓自己的表情看起來自如,“立儲關係國家根本,臣對諸位皇子的德行並不熟悉,不敢妄言。”

“你不熟悉不要緊,這滿朝文武不都熟悉朕的三皇子麼?”皇帝這時想到了趙文英,低頭一看,趙文英雖然沒在先站出來那七八個人裡,但也是出聲附議了的,於是冷笑數聲,指著三皇子道,“二皇子悖逆,儘失人心;你卻能讓操縱得滿朝文武保舉你,比二皇子的危害要大十倍、百倍。”

原本出聲附議的大臣們頓時噤若寒蟬,就聽皇帝繼續道,“三皇子自幼不循臣道,與二皇子屢有爭執,甚至咒魘二皇子,滿宮皆知。朕顧念骨肉親情,不曾追究,沒想到如今他又以重金賄賂朝臣,結成黨羽,以為朕已經年老,就時日無多了嗎?”

這話其實有點欺負人了,三皇子和二皇子不對付不是一天兩天了,以前被氣得跳腳私下罵一罵,皇帝也不是不知道,上升到“咒魘”的高度就太過了。不過皇帝這麼說了,誰敢反駁?台階下的眾人汗如雨下,膽小的甚至渾身顫抖。

皇帝雖然儘力克製,仍覺得眼前發黑,耳朵裡的轟鳴聲更大了。大太監常禮見勢不妙,連忙把激動得站起身來的皇帝扶回龍椅上,就聽見皇帝語氣鎮定,“儲位之事,朕心中自有決斷,退朝。”

一場朝會以這樣的方式結束,這是剛才出言讚同三皇子為太子的朝臣們沒想到的。細想剛才皇帝那話,和“不忠不孝”也沒有太大差彆了,隻是沒明晃晃地說出來而已。

三皇子司徒昆茫然地跟著眾人一塊兒往外走,失了魂兒似的。原本圍繞在他身邊的大臣們這會兒卻不見了影子,每個人心中反複思量的都是皇帝剛才的話——對儲位人選已有決斷,目前來看二皇子和三皇子是鐵定沒戲了,大皇子為人荒唐,難道是五皇子?還是幾個沒成婚的小皇子?

雲苓感覺,楊佩珊在這段時間忽然就忙了起來。這種忙不是花蝴蝶似的到處赴宴,而是聽嬤嬤們彙報的時長明顯增加,尤其有一位宋嬤嬤,是專管府外送來的禮物的,楊佩珊在聽她念禮單時明顯比以前認真。五皇子也是,每天晚上在前院的時間明顯多了起來,雖然來雲苓這管彤院的頻率和以前沒差多少,但幾個侍妾明顯不容易見到他了。

皇帝卻不管自己在朝堂上放了雷之後朝臣和皇子都是什麼反應,四月初,宮中又傳出消息,空懸了二十餘年的鳳位,終於有人要坐上去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