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第 108 章(2 / 2)

然當莊思宜把信展開,入目第一行就黑了臉,因為此信完全就是一本“仇人名單”,信中全是京城文武大臣們關於他不孝的議論。畢竟在皇上送出匾額前,莊府之事鬨得沸沸揚揚,作為積年世家,京中對此關切的人也很多。

阮小南不但細心地將每個人說了些什麼都抄錄下來,還在最後表示他個人是相信相信莊思宜的,絕對沒有要故意氣對方的意思。

湊過去瞄了幾眼的程岩忍不住大樂,道:“這裡加起來也有十幾頁紙吧,唉,小南還做了批注呢,何人、何時、何地所說都有記載,足見用心。”

莊思宜:“……”回去再找小矮子算賬。

“不過……”程岩稍稍收了笑,有些憂心道:“如此輿情對你很不利,哪怕有皇上的支持,他們心裡未必服氣。”

莊思宜卻不在意,“待我為曾祖父守孝三年的名聲傳回去,那些流言蜚語便不值一提了。”

程岩想想也是,便展開屬於自己的一封信。

信中除了盛情問候,無非是告知他《茶經》已編纂完成,剩下的長篇大論便是阮小南的表功之言了。

程岩完全能想象阮小南挺著胸膛得意洋洋的樣子,笑意一直掛在臉上,惹得莊思宜頻頻皺眉。

等讀完信,程岩才從包袱中取出一本書。

《茶經》原本的三冊,如今已精簡為一冊。阮小南不僅大肆砍掉了陸秀明的通篇廢話,又為其修纂了文字,甚至還彆出心裁地從每一回中各找出一個點,衍生一段儒學典故。

他從一個簡單的“茶”字,講到了修家治國平天下。

而且,阮小南的融入手法非常自然,絲毫不顯說教。

如今這一本《茶經》,愛茶者能從中看見茶道精華,士子們也能從中解讀出儒家精義。阮小南甚至刻意收起了一貫的賣弄,以最平實易懂的文字來闡述茶道中蘊含的大道,目的就是想讓尋常百姓也能夠理解。

對方在信中自誇,稱他完成《茶經》後,還特意找了幾個不識字的古稀老人,將《茶經》的內容念給他們聽,但凡有人聽不懂,他都會重新校改,直到人人都懂為止。

程岩不免歎服,“小南確實太適合修書了,他不但博學廣記,且對儒學經典鑽研甚深,文字更是漂亮得毫無瑕疵,各種文風信手拈來。”

就連莊思宜都難以違心地貶低對方,隻道:“小矮子還有點兒本事。”

程岩笑了笑,心說一遇上阮小南,莊思宜總會格外幼稚,莫非小南還有降智的天賦?

“岩岩,如今《茶經》已著成,你要敬獻給皇上嗎?”

莊思宜聽過程岩的打算,故而有此一問,哪知程岩卻道:“獻給皇上,等著落灰嗎?《茶經》終究乃旁門左道,難以讓皇上重視。”

莊思宜挑眉,“那你有何打算?”

“不急。”程岩意味深長地衝莊思宜一笑,“還沒準備完呢……”

不知為何,莊思宜的眼皮突然跳了跳。

等到暖夏之風吹入京城,又一年的鄉試也將在八月來臨。

京城本地的士子,自然要在京城考試。

這日,飛麓書院中的幾名學生,便打算去書肆逛逛。他們拐入到墨文街,忽見一人迎麵而來,還是個熟人!

一名圓臉書生驚喜地招呼道:“這不是莊兄嗎?”

然對方隻冷冷看他們一眼,便裝作不認識一般,迅速與他們擦肩而過。

等人走遠,圓臉書生才皺了皺眉,“那是莊思輝吧,我沒認錯吧?”

另一錦衣公子笑道:“李兄沒認錯,可人家自恩科加試考中舉子,眼睛便長在了頭頂上,自然不認識你了。”

又一人也附和道:“何兄說的是。自莊思輝中舉,我便沒在書院見過他,即便書院裡教不了舉子,他總該回來拜謝夫子們吧?”

“那、那不是他剛中了舉人,就遇到莊家那位……仙逝了嗎?”李書生性子溫和,還想幫莊思輝解釋幾句,“算一算,他估計是在發榜後回京的路上得到了消息,又得急匆匆趕回南江。”

最先那位錦衣公子嘴角勾起一抹嘲諷,他名為何青,和莊思輝同窗多年,但從來都看不上對方,當年甲午科會試發榜時,他還故意花了五千兩壓莊思宜中經魁,把莊思輝氣得吐血。

“可如今他已回京數月,你可曾見過他回書院?”

李書生不說話了,喪喪地歎了口氣。

何青攬著李書生的肩,“既然他不認識你,你就當不認識他,何必熱臉貼冷屁股?嗬,這個莊思輝,還當他能仗著南江莊氏眼高於頂呢。我聽說,他和他爹都被他那個堂弟給趕出莊府了吧?”

李書生反駁道:“可莊思輝還是莊氏中人啊,如今不還住在京城莊府嗎?”

“李兄啊,你未免太過天真。昔年太/祖登基,南江莊氏立有大功,而且莊家族人曆來知進退,深得皇家信任。如今,前首輔大人雖離世,但皇上肯定還會繼續用莊家人,那麼用誰?從皇上賜匾額的態度來看,已經很明確了。而莊思宜對莊思輝一家可不客氣,你說,莊思輝日後還如何仰仗莊氏背景?”何青搖搖頭,“我估計隻要莊思宜一提,京中莊家那棟宅子也會被皇上收回去。”

李書生聽得震驚不已,“那莊思輝豈不是完了?”

何青:“他完不完我不知道,也不歸我們操心,還是快些走吧。”

一行人閒聊著來到了文墨街上最大一間書肆鬆竹齋,新上任的掌櫃一見幾人穿戴,便知都是有錢人家的公子,立刻熱情相迎,“幾位公子來得正巧,今兒早上剛剛上了一批新書。”

等掌櫃將新書搬出來,眾人便撿著自己感興趣地挑,他們都是為了準備鄉試而來,選的自然也是與經史子集相關的。

可過程中,李書生卻瞄到了一本名為《茶經》的書。

他爹乃是左副都禦史,為人清正清廉,最大的愛好就是品茶,李書生受了對方影響,自幼對“茶”頗感興趣。

掌櫃注意到他的目光,忙道:“這本《茶經》乃是一年輕公子放在本店寄賣的,這位公子要不要看看?”

李書生微一頷首,拿起《茶經》,隨意翻開了一頁。

“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體。非真水莫顯其神,非精茶曷窺其體……”

隻入眼第一句,就讓李書生來了興致。

一來,這書乃是雕版印刷,而在大安,雕版印刷的成本非常昂貴,所印製無不是名家經典,有誰竟用來印一本《茶經》?二來,他雖懂茶,但也僅僅是能品出茶葉的種類、產地和采摘期,對於衝泡茶葉的水卻無太多了解。

據他所知,水有泉水、江水、井水、露水、雨水、雪水等等天然之水,而每一種水又各有不同,比如泉水分為山頂泉、山下泉、石中泉、砂中泉等等,曆朝曆代,隻有真正的茶之大家,才懂得分鑒水性。

而此本《茶經》,就講了如何鑒彆茶水性質。

李書生順著讀下去,越讀越覺得有意思,不知不覺竟看入迷了。

這時,其餘幾人都已選好書,何青見李書生一副要把臉埋進書裡的架勢,笑道:“李兄,看什麼這麼專注呢?”

李書生一怔,愣愣抬頭,片刻後才道:“哦,一本《茶經》,寫得真是妙極了。”

何青挑眉,“誰寫的?”

李書生搖搖頭,他還不知作者乃何人,便隨手翻到第一頁,隻見序言後列著兩個名字——陸秀明、阮小南。

阮小南???

李書生懵逼臉:“我沒看錯吧?居然是阮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