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女帝番外二十一(1 / 2)

承華二十九年,太後薨逝,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何殊仍覺傷心不已,與正寧帝議定太後的諡號為孝仁賢皇後、恭德顯聖皇太後。

太後的葬禮未過,受發妻去世的打擊,一病不起的正寧帝也隨之駕崩,上諡號為聖德文和孝仁皇帝,定廟號為明宗。

在短時間內接連失去雙親,著實讓何殊深受打擊,可她不得不強撐著處理父母的後事,好在還有沈卓從旁協助,她才沒有倒下。

畢竟她現在也已年滿半百,歲月不饒人,體力遠不如從前。

看著鬢角也已開始出現銀絲的沈卓,何殊滿心感慨地說道。

“父皇與母後尚健在時,總覺得自己還年輕,如今沒了父母,哪怕知道這生老病死,乃是世間常態,這心裡……唉,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沈卓溫聲安慰道,“這些都是臣的分內之責,陛下不必對臣說這種話,因陛下的努力,父皇與母後才能得以安享晚年,陛下此生忠孝兩全,無愧天地,想來二老的在天之靈,也不願看到陛下為他們傷懷。”

二人都知道那些‘夢’中的內容,也知道若沒有何殊這些年的苦心經營,正寧帝夫妻與這大安將會落得怎樣的結局。

道理都懂,就是這一時半會兒的難以釋懷,何殊點頭道。

“若有來世,希望二老來生都能擁有一個幸福如意的美滿人生吧,他們值得!”

不僅何殊這麼覺得,大安的百姓也這麼覺得,正寧帝夫妻的梓棺,被一同送入早就修建好的帝陵中後,大安的朝臣與百姓們這才知道,正寧帝當年隻撥一萬兩銀子修墓的事,竟然是真的。

帝後二人的合葬陵簡陋到遠不及一般王公大臣,乃至民間富戶為長輩修建的那些陵墓,而且是曾經的厚葬之風被遏製後的那些。

更重要的是,正寧帝生前還曾留下遺詔,再次重申自己拒絕厚葬與陪葬的旨意,所以他們夫妻二人下葬時,都沒有帶陪葬品。

隨著正寧帝駕崩,承華女帝遵照其遺詔,將其簡葬的消息傳出,大安百姓都深感悲痛。

這種悲痛,不是名義上的那種禮製,而是真正的舉國舉悲,無數百姓自發前往明帝陵祭奠,奉上一塊刻有自家成員姓名的青磚或是石磚。

使得本來隻是虛有帝陵的名號與規製,規模卻被大幅縮減的明帝陵外層,被這種萬民磚給鋪了一層又一層。

因後來總有來處大安各地的百姓相繼到來,這種萬民磚也在持續增加,連異邦來的異域人聽說後,也會跟著奉上一塊磚,向這位備受稱頌的偉大帝王表達敬意,令明帝陵變得越來越壯觀。

何殊聽說這個消息後,露出充滿欣慰的笑容,這才真正對父母的離去感到釋懷。

她知道與孝仁賢皇後從不掩飾她要當賢後的目標不同,正寧帝也有一顆想要當青史的留名的明君之心,或者說,有超越他爹英宗的誌向。

隻是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那本事,才不曾將這個願望訴之於口。

哪怕在她的輔佐下,他名義上在位的十八年中,所取得的樁樁政績,足以讓他實現這個願望,讓他成為在成就與名望上,都能全方位超越英宗的皇帝。

但是正寧帝自己總是對此感到心虛,認為自己德不配位。

可是在何殊看來,就算是她借對方之手做成的那些事,但是若非有對方願意相信她,給她提供施展機會,配合她的種種安排,她也不可能有機會做成那些事。

所以那些功績與成就,正寧帝可謂是當之無愧,如今他們夫妻能夠得到萬民敬仰,乃是順理成章。

除了被流放出海的四個公主,與解除圈禁後,沒過幾年就已去世的四公主,剩下的八姐妹在孝仁賢皇後薨逝時,就已回到京城。

從而有機會在正寧帝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裡,侍奉在他身邊,讓正寧帝走前十分欣慰。

知道正寧帝夫妻去後,如此受百姓愛戴與尊崇,不僅何殊感到欣慰,大公主等人更是激動不已。

“父皇與母後若在地下有知,定能含笑九泉,他們這一輩子,算是值了!”

聽到大公主的感慨,在場眾人都深有同感地點頭。

“是啊,事實證明,老百姓心裡都有數著呢,雖然父皇已經退隱三十多年,他們還記得父皇當年的恩澤,才會出現這等盛況。”

正寧帝夫妻的陵墓,成為凝聚著無數民心的萬民墓,創下史無前例的一大盛況的事,讓這些公主都深感與有榮焉。

每每談論起這件事,公主們都有說不完的激動與感慨,畢竟與個話題相關的延伸話題實在多。

例如承華帝不顧她們這些姐妹們的勸阻,堅持要一板一眼的按照正寧帝的遺旨做,不備半點陪葬品,就那麼當著無數人的麵,當眾將正寧帝夫妻送入那座寒酸到極致的帝陵中時,她們心中有多難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