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 56 章(1 / 2)

從各地紛至而來的消息都在表明顧衍的賑災措施卓有成效。尤其是受災最嚴重的函穀關一帶,沒有出現流民暴動,沒有出現空村空裡,甚至沒有出現瘟疫!這些在重大災難中後期會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沒有發生。

小範圍的出現了凍傷和死亡情況,在重大的成果麵前也不足道也。

不過顧衍還是認真的將這些出現死亡、凍傷情況的地方記錄了下來,去信詢問詳細情況。這是他第一次執掌全國的工作,他擔心有些特殊情況是他想不到的,所以想儘快積累經驗。

嬴政看不下去顧衍這樣忙碌,明明身體本就不好,也不知道休息,於是在一次朝會後將顧衍留了下來。

他知道自己的老師性格看似溫和,但內心堅韌,基本上是不達目標不罷休的類型。單純的勸他休息顧衍不一定會聽,於是想了想,在朝食的時候問顧衍,“寡人見官吏長期忙於公務,近來多有疲憊,無法全神貫注,先生可有何教寡人?”

平時都是顧衍這麼問他,然後在他的回答上再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就像是他自己想到的,不是顧衍強加給自己的想法。雖然嬴政早就察覺到了,但顧衍這樣貼心的照顧自己君王的尊嚴,嬴政還是很高興的。

顧衍察覺到嬴政的話好像有點耳熟,了然的笑笑,“王上的煩惱,易解。”

將近兩個月,幾乎全朝堂、甚至是有些地方的官員都被顧衍調動起來。不僅他自己忙的腳不沾地,那些官員也是焦頭爛額,現在閒下來了,顧衍也覺得是有些過分。畢竟人就算是鐵做的,還有金屬疲勞呢!如今嬴政提出來,他也稍微反思了一下自己。

“五日一休,放官員沐浴休整便好。”其實以他對嬴政的了解,一旬一休可能才能讓這個工作狂滿意,但是他一開口就是一旬的話,那不是給了嬴政說一個月一放假的機會?

果然,嬴政聽後有些猶豫,雖然心疼自己的老師為國操勞,但是五日一休感覺有點多了啊!他看著自己麵帶微笑的老師,建議道,“五日一休,遇到急情豈不是會延誤了正事?先生覺得十日如何?”

顧衍一聽,覺得嬴政這些年果然變得能體恤下屬了,立刻笑著說,“王上仁慈,臣會立刻起草文書,修改年節假日的分配。”

兩人的閒事說完了,就聊起了昌平君負責的官職製度的修改。郡以下的官員因為不是正式的官員,昌平君考慮到民風民俗等等的問題,就沒有按照顧衍的建議直接修改,隻是將稅收、書院和農業的各級管理人員插進了原本的體係中。

“丞相,禦史大夫和太尉也沒有變。應該是昌平君不願意太過大張旗鼓的改革,讓朝廷震動。”顧衍原本就是參考三省六部的模式設計的新官職製度,但這個製度畢竟是從西漢發展到隋唐才穩定下來的製度,其實不一定很適合現在的秦國。所以在和嬴政、昌平君詳細談過後,就有了新的一套官職製度。

“奉常被拆開了。”嬴政憑借著自己驚人的記憶力,就算昌平君和顧衍的聯合奏章沒有在手邊,一些細節也信手拈來,“太醫和太史被分被歸到了民部和太學。”

顧衍明白嬴政此時將這兩個拉出來問是因為不太明白他們為什麼這麼做,立刻接話,“奉常掌管王室各項禮儀事物,但太醫和太史所能並不僅僅為王室私事,而是民生和科教之事。民部有醫司,隻是如果開始招募人手,大抵都是鄉野村醫,毫無組織性。而太醫們曾在宮中供職,為各地方醫司領導,能儘快在全國各地開展醫司工作。當然,不是要征調所有太醫,臣會去和奉常說明,采取自願原則。”這也是說,會給宮中留下夠用的醫生。

嬴政點點頭,被顧衍說服了。但是,太史被分配到了太學裡,這讓他很不理解。太學是培養高級官員的地方,要負責星象和記錄帝王言行的太史做什麼?

“而太史在宮中供職,但除了需要記錄王上言行以供後世學習以外,還會觀星測像。雖然太學應當培養各個方麵的人才,為我大秦輸送新鮮的血液。可單純的讓博士們教書是不行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若是隻會墨守陳規,千百年後大秦將再遇困境而無人可用。所以,臣以為應在太學中推廣創新的精神,教會太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

“觀星測像也是學科中的一門?”嬴政直接揮揮手,打斷顧衍的長篇大論,將問題指了出來。從剛剛他就發現了,顧衍就是從他這裡薅人才。

“王上明鑒。”顧衍滿意的笑了笑,“太史們在太學裡,會發揮比在奉常那裡更高的價值。臣用官職保證。”其實他已經計劃好了,等在太學裡招募到了合適的老師和學生,他就在學校裡推廣科研製度,用製度推動太學裡的創新發明。而天文學,在這個農業社會有多重要顧衍是非常清楚的。但他不想讓大家將天文測像單單的看作一個農業知識,而是希望他們通過觀察星空去探索宇宙。

有了顯微鏡,望遠鏡還遠嗎?

所以,他必須將有天文知識的太史們從奉常手裡搶過來。吃人的後宮可不是這些未來的宇宙學家們應該待的地方。

嬴政就算知道了顧衍的小心思,也拿他沒辦法,而且在了解了其中的道理後點頭讚成。

顧衍將服務王室的官職都放在了內宮裡,然後在外朝分了吏部、民部、工部、禮部、刑部、兵部為丞相下屬,典屬國和典客合並,依舊稱為典屬國,負責外交事宜。而原本想要放在裡麵的農部和度支被昌平君以太過累贅刪除,改成司級放入了民部裡。所以,最後的安排還是顧衍印象中的六部,隻是負責的隻能有些不同罷了。

兵部和刑部暫且不說,幾乎所有和百姓有關的事物都在民部裡,而掌管禮儀教化的禮部和掌管官員考察升遷的吏部人手需要的要很少,負責建設的工部的司也很多。可以想象,這兩個人多的官衙未來是多麼人聲鼎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