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2 / 2)

天命為皇 燕柯 11009 字 10個月前

——

古語有雲:有得必有失。

什麼都要想的結果,往往是什麼都得不到。

楚曲裳的人生太順遂了,她想要自在——不願意在唐家過守節挨白眼的日子,又不想失了名聲——就見天把唐王妃當‘副本’那麼刷,想要個孝女的頭銜……

仗著母妃得寵,自家兩個哥哥,未來豫親王府的一切都由哥哥繼承,她就真沒把唐王妃放在眼裡,生生拿人家當泥菩薩,怎麼擺怎麼是……

或許是燕京裡收拾繼女收拾的太順手,她已經忘了,人是會反抗的,隻把唐王妃當個刷孝女‘人設’的工具,反正,世子死了,嫡母那歲數也不能在生,她還有什麼可怕的?

然而,人生嘛,豈能事事儘如人願?人家唐王妃同樣是家裡嬌養出的‘小公主’,晚年失子這般的痛苦,本就折磨的她想毀天滅地了,偏偏庶女還天天眼前亂晃兒,且,不止是她,庶子、庶子媳婦、還有幾個庶孫子……一眾跟她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然而就要‘搶奪’她兒子一切的人,就那麼在她眼前熱熱鬨鬨,其樂融融……

晨昏定醒——每天一早一晚,她都得眼睜睜看著庶子們在她麵前上演一出夫唱婦隨、父慈子孝的情景,唐王妃心裡的痛苦就無需提了,簡直挖心掏肺一樣。

她是個性格溫和的人,兒子死了……她就算遷怒庶女,亦不過態度冷淡些罷了,不會有什麼動作,因為她明白,這事跟楚曲裳沒有關係,庶女就算沒跑,留在燕京,同樣改變不了什麼,不過白白搭進一條人命,那孩子就算性格不討喜,終歸是她看著長大的,總有兩分情誼。

她跑了,唐王妃遷怒歸遷怒,但是不恨她,但是,她永遠無法原諒——楚曲裳能抱著親生兒子跑了,那麼,為什麼不能多走兩步,帶上她的孫女呢?

她兒子是有子嗣的,哪怕是個女兒,然而,那同樣是他兒子的血脈,若楚曲裳能把那孩子帶回豫州,幫她兒子留下骨肉,讓他九泉之下有子嗣繼承,唐王妃會感激她的。

聽護送楚曲裳回豫州的燕京舊部說,他們離開前,是曾經提醒過‘三姑娘’,得回燕京豫州王府找找孫小姐,準備一塊帶走。結果,是楚曲裳覺得時間不夠,怕出不得城,強令舊部們即刻離開,生生把她孫子扔在了燕京。

對豫親王來說,那不過是個孫女,局勢緊張,扔了就扔了,並未因此苛責女兒,甚至,連舊部們都沒怎麼責罰,然而,對唐王妃來說,那是她的親孫女,哪怕沒見過,亦是她在這世間最親近的血脈了……

有親孫女中間隔著,唐王妃怎麼看庶女,怎麼不順眼,偏偏楚曲裳對她不過表麵恭敬,實則根本沒把她這‘無子老婦’放在眼裡,兩邊對峙著……尤其還有姚家軍安全部玩命搓火兒,唯恐天下不亂的四處下舌頭,把個唐王妃那滿腔的幽怨自哀,生生‘搓’成了‘滅絕天下’!!

——她這半輩子就那麼一個兒子,為了豫親王的大業,小小年幼遠‘質’燕京,受了那麼多的苦,遭了數不清的罪,結果呢,他一命歸了西,奮鬥掙紮出的所有勝利果實,就如此簡單的讓彆人摘走了?

‘賢良淑德’了四十多年,她的下場……難道就是在庶子手下討生活,眼睜睜看著他們享受她兒子用性命換來的榮耀,甚至,連庶女都敢看不起她?

憑什麼啊??

豫親王還說愛重她,會安排她的未來……嗬嗬,簡直就是荒謬!!

把她當傻子那麼哄呢?

她連兒子都沒了,還有什麼未來可言?

被姚家軍安全部的暗人徹底帶上了‘偏路’,唐王妃順著她們給擺下的道兒,一路奔跑著就下來了。

直接尋了娘家人,她決定要拚一拚,畢竟,王爺那個歲數,府裡進個唐家姑娘,應該還是能養下個孩子的,哪怕依然不是她的血脈,但……就像翟兒說的,局麵總不會更壞了。

反正兒子都死了,她還有什麼可怕的?

想一想,要是後半生得屈服孟側妃下頭,看她的眼色過活,那樣的日子,唐王妃真是寧可死了。

——

唐家是宛州大族,族眾過千餘,然而,能做得親王妃的位置,自然得是嫡枝嫡脈。

唐王妃的親爹是唐家的前任族長,如今已然年近八旬,其嫡長子——唐王妃的同母大兄唐頌繼承了他的族長位,如今正在相江口領兵。

族內做主的,是她二兄唐諸。

唐王妃是小女兒,閨閣裡很是受寵,她這般哭泣著回了娘家,父兄自然心疼,尤其,此一遭燕京劫難,不止她失了兒子,唐家還失了嫡長孫呢。

唐睨是唐頌的長子,是唐老族長內定的繼承人啊。

從小將他培養起來,唐家長輩們投進了多少精力?花費了多少心血?為了豫親王大業,舍了……按理他們不該有怨言,畢竟,豫親王同樣沒了世子,但……

事情不是那麼說的啊!

那世子是唐家的外孫,是他們願意忠誠豫親王的最大理由!

“咱們家的兒郎陣前拚命,不是為了讓孟家那些酸儒摘桃子的。”安撫下妹妹,將她妥善送回院裡休息。回到書房,腦海裡想著她憔悴的臉,通紅的眼,唐諸心疼的不行,抬頭看著親爹,他猛的拍了拍桌案,“爹,這樣不行啊。”

“大哥年近六旬,還在相江口苦熬,大嫂失了睨哥兒,幾乎沒了半條性命,當初,咱們願意跟隨王爺起勢……他是承諾過世子位置的,如今,世子沒了,睨哥兒沒了,孟家那群單靠嘴哄事的東西到是蹦噠了起來……”

跟天下所有掌權人一樣,豫親王同樣不喜歡手下人結黨營私,唐、孟兩家既是他右膀左臂,那關係肯定不能太和諧。

——娶了唐家貴女,生下嫡子,就要納孟家賢媛,寵愛有加,唐家軍功赫赫,有他家血緣的兒子就得進京做質,孟家大賢名聲,唐王妃就要府內稱霸……此乃豫親王的‘平衡之道’。

且,不止內宅,就連政事和軍中,他都是如此做為的。

東、西兩風對持,他才好坐釣魚台,當那安穩‘主公’。

不過,如今一朝失策,唐家瞬間落得下風,眼瞧連點希望都沒了,就他們跟孟家那關係,怎麼可能眼睜睜看著他們上位?

要是豫親王事成,登基做主,孟側妃的兒子繼承了他的位置,那麼……唐家的下場,會是怎樣?

這幾年,因為豫親王的‘努力’,他們跟孟家是麵不和,心不更和,沒真打起來,就是礙著豫州大業未成啊!!

“爹,不光是為了妹妹,咱們家同樣得開始考慮未來啊。”唐諸焦急的說著,眼裡滿是憤怒,“我仔細問過,燕京逼宮,世子和睨哥兒是做萬全準備的,怎麼就被事事料了先機,北地姚家軍突然出現,摘了桃子?她們是從哪兒得來的消息?”

“說什麼韓太後宣召?這是騙鬼呢嗎?”他高聲,“在我看來,就是孟家搞鬼,一舉葬送了世子和睨哥兒,好給楚敦那庶孽輔路……說不得,就是楚曲裳下的手,否則,她區區弱女人,怎地能千裡迢迢,平安回了豫州?”

“姚家偽王如此厲害,世子和睨哥兒都不是對手,到讓她逃了?我竟不信,定然是她早有準備。”唐諸橫眉厲目。

有大聖孟家在,三州的風氣就是如此,不大相信女人有什麼能耐,楚曲裳能順利歸來,這都成了她的‘疑點’了!!

“三王女之事且不說,世子沒了,對咱們家來說,確實是太過突然。”唐老族長都快八十了,眼皮搭拉著,他滿臉皺紋,身形削瘦的如同十歲小兒般,團坐在太師椅裡,他長長歎了口氣,“自王爺來了豫州,咱們便追隨侍奉,無一日不儘心儘力……”

“你妹妹嫁進王府做得主母,為王爺管理後宅,開枝散葉,沒有功勞亦有苦勞,如今世子爺和睨哥兒死的冤枉,三王女棄夫而逃,這其中疑點重重,王爺給得咱們家一個交代。”

“諸兒,你和頌兒就王妃一個妹妹,你們不幫她,還有誰能幫她呢。”唐老族長語重心常。

事情的真像是怎麼樣?世子和唐睨的死終究有沒有人搞鬼?那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唐家需要一個理由,來讓他們突破劣勢局麵,重新占回上風,抓住楚曲裳這個‘破綻’,他們要徹底壓下孟氏,將有孟側妃血脈的楚敦和楚玫打落塵埃,至於日後大業由誰來繼承……

不像女兒想的那麼美好,唐老族長對豫親王的生育能力沒那麼大的信心,不過,該送女孩還是要送,但是得做兩手準備。

“我記得楚玫的嫡幼子,應是剛剛滿月吧?讓你妹妹找理由抱過來養,日後,若能有個唐家血脈的孩子自然是好,若是沒有,就把那孩子過繼給世子爺,充做嫡長孫吧。”他聲音沙啞,抬頭看了兒子一眼,“你好生勸勸你妹妹,莫讓她太傷心,讓她且等著咱們給她出氣。”

“哎。”唐諸連忙應聲。

唐家,自此行動起來。

——

唐家乃是宛州大族,姚家軍潛伏豫州的那點細作,根本不能跟他們相比。

安全部的人幾乎耗儘了心血,亦不過在唐王妃和唐諸府裡動了點手腳,還都是隱晦吹風兒,鼓動他們的心思。其餘,類似——掀起輿論壓力什麼,那是根本不可能。

隻是在民間微微興起了一丁點兒話頭,他們就讓孟家的人給發現了,差點被連跟拔起,嚇的他們趕緊全麵收縮勢力,越發小心翼翼起來。

不過,這等局麵,在唐家出手後,果斷消失。

真真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地頭龍的能耐就是強,就幾天功夫,豫州就掀起了一股‘驚濤駭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