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他搭起了“帳篷”(2 / 2)

至於這些難民對他的恨,其實他沒有放在心上,這是一個誤會不是嗎?

要是他是這些洵州難民,麵對讓自己流離失所的罪魁禍首,恐怕能做得更絕。

這些恨看似沉重,其實隻要誤會解除的那一天也就沒有了。

說完,在眾人震驚得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向聖人的方向走去。

眾人還在發愣,莫少珩說的是幫難民解決住的問題?幫難民養孩子?

這不可能,這樣的工程太浩大了。

還有孩子的問題,可比莫少珩收留的那些小乞丐多太多了。

以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辦得道。

莫少珩上前,在眾人都以為聽錯了的時候,拱手道,“臣見難民日夜露宿於野,臣見難民中的那些孩子,衣不遮體,小小年齡就經曆此等磨難,心有不忍。”

他願意站出來解決問題,可不是因為他愧疚或者因為做錯了什麼,而是心有不忍,僅此而已。

“臣有一策可解決難民住宿問題和孩子養育問題。”

當場獻策。

鴉雀無聲。

哪怕聖人都沒有反應過來,他還想著,在這麼多人麵前,被洵州難民詰問,該怎麼應對才好。

沒想到竟然給了他這麼大的一個驚喜。

莫少珩繼續道,“聖人可派人去問問那些難民,若是臣幫他們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他們是否願意應招去修建運河了。”

這些難民不願,自然是因為莫少珩,而莫少珩要以題破題。

眾人:“……”

聖人:“……”

所以還順帶解決了招工的問題?

事關重大,聖人道,“你如何證明,你能做到這兩件事。”

要是應諾了難民而做不到,修運河的事情就真的泡湯了,需要謹慎。

莫少珩答道,“此事簡單,待我整理一番,不出三日聖人便知道結果。”

這?

三日就可以了?

莫少珩說得是不是太神奇了一點。

但三日他們是等得起的。

聖人答道,“且與你三日。”

趙嵐:“……”

原本他還覺得,他辦不到的事情,朝廷也辦不到,他的失責之罪就可有可無了。

結果,莫少珩突然跑出來,隨帶將他遺留的問題也給解決掉?

莫少珩心裡也在道,他挖的坑,掉進去了還想爬起來,哪有那麼容易。

至於城外的難民,現在也懵得不得了。

沒有人能夠想象,他們每天卷縮在不同的地方,餐風飲露,過的是何等豬狗不如的日子。

這還是北涼這個時節炎熱,晚上不冷的情況。

若是到了冬季,他們都不敢想象,那將是怎樣的災難。

可剛才,莫少珩說,會幫他們解決住宿的問題,不可能吧?

但莫少珩可是當著眾人,當著聖人的麵說的,他就算再猖狂也不敢如此吧。

還有就是,養孩子的問題,有些人拖家帶口,家裡不隻一個孩子,的確也是心有餘力而不足。

莫少珩也能解決?

一時間,震撼得都忘記了他們是來詰問莫少珩的。

此時,那個老宮人又來了,讓他們三日後再來此,聖人會給他們一個合理的結果。

現在他們明白朝廷修水利,並不是真的要強抓他們去修,而是為了解決這次災難專門擬定的朝令。

若是他們沒了理由還鬨事,涼京衛怕就沒有這麼好說話了。

難民帶著新的疑問離開了。

一場民亂就此而終。

不過招工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而莫少珩,已經開開心心的下朝了。

聖人給了他三天時間,隻要三天內他能證明他的策略可行,這三天彆人可管不到他乾什麼。

他得回去好好睡一覺,站得他腰疼。

在整個涼京都議論得沸騰的時候,莫少珩睡得特彆香。

鎮北王府的人:“……”

外麵的人都在說莫少珩定是在絞儘腦汁的解決問題,隻有她們知道實情。

南一倒是一點不意外,他以前每次以為都死到臨頭的時候,他們少師不也這樣。

久而久之都習慣了。

三天時間,實在太短了。

而莫少珩在這三天裡麵的行為,將人迷惑得完全不明所以。

聽說第一天,莫少珩去逛了布莊,買了一些布,然後沒有了。

哪怕鎮北王府的人,也就多知道了一點,莫少珩帶著那些布回來後,找了他們府上好些成衣匠過去,又找了餘叔來府上,也不知道是要做衣服還是要乾嘛。

第二天,莫少珩去了東市,這次更奇葩,因為是帶著府裡的庖廚一起去的,買了各種各樣的肉食。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鎮北王府要辦什麼喜事。

堂堂鎮北王府的世子,竟然親自采購,也是稀奇。

然後又什麼事情都沒乾。

鎮北王府知道得多一點的是,她們世子在庖廚那呆了大半天,當晚,各房的例菜中多了好幾個古怪的菜色。

聽說吃過的姑娘們都誇了一句,味道不錯。

眾人:“……”

第三天就更奇葩了,莫少珩根本沒出門。

他就是這麼解決難民的住宿問題和幫難民養孩子的?

但不知道為何,涼京的百姓竟然有一些習慣莫少珩的不按牌理出牌的性格了。

因為莫少珩這種事情似乎沒少做。

第四天,也就是莫少珩上朝的時間。

一大早,莫少珩就到了金殿外等著了。

眾人的目光時不時瞟一眼莫少珩身邊的一個箱子。

因為除了這個箱子,似乎再無其他。

所有疑問應該就是在這個箱子裡麵了。

連趙棣都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莫少珩看著趙棣的目光,心道,好奇吧?那你倒是過來問我啊。

不過趙棣實在太沉得住氣了,還是莫少珩主動靠過去的。

莫少珩問道,“聖人如何處置的太子趙嵐的事情?”

這幾天他沒有上朝,對朝上的事情也沒有專門去打聽。

趙棣答道,“免去了他修建運河的職務,被罰了奉。”

莫少珩“哦”了一聲,彆小看隻是免去了這麼個職務,修運河對北涼影響太重要,趙嵐一但不能參與,對他的打擊很大。

莫少珩不由得問道,“那換成了誰?”

趙棣沒答,看了一眼莫少珩。

莫少珩一愣,立馬反應過來,“你?”

眼睛刁看著趙棣,半響吐出了一句,“奸詐,你背著我都偷偷乾了什麼好事?”

說完覺得這句話似乎有些不合適。

趙棣倒是無所謂,看了一眼莫少珩,這小狐狸也好意思說彆人奸詐?

他現在大概明白,當初為何莫少珩非得在難民麵前遊山玩水了,就是為了等著這一刻。

埋得一手好坑。

莫少珩想了想,“這麼快將這差事抗身上,你就這麼確定我能解決招工的問題?”

若是解決不了,趙棣接過去的依舊是一個燙手山芋。

趙棣還沒答,這時通傳的公公已經朗聲道,“諸臣進殿。”

莫少珩趕緊說了一句,“這次可是欠了我一個人情,等運河修好了,你可得幫我說話,讓我將它承包了來養魚,我還給南一說準備開一個鹹魚鋪子。”

趙棣:“……”

今日早朝,基本一開場就是運河的問題。

運河中招工的問題首當其衝。

莫少珩也讓人將他的箱子搬了進來。

金殿上多出這麼一箱子,也挺顯眼。

原本有當值的公公會按流程來宣問,結果,聖人直接開口了,“三日已過,可有收獲?”

莫少珩上前,答道,“稟聖人,能供難民居住的房子,就在箱子中。”

殿上:“……”

那箱子雖然不小,但連個大人也是裝不下的吧?

最多勉強能裝進去一個小孩。

難民的房子,就在箱子中?

眾人:“……”

也沒人開口,因為莫少珩幾次上朝的情況,他們都已經麻木了,況且莫少珩正將身邊的箱子打開。

還對旁邊的官員招了招,“且幫忙搭把手。”

箱子打開,眾人竟不由自主地伸長了脖子。

莫少珩說道,“且看好。”

眾人:“……”

那是一些布條?布袋?

反正應該是布和幾根似乎能折疊的杆子。

莫少珩將折疊的杆子掰直,竟然還不短,然後穿過布袋。

很快一個支棱起來的布做的“房子”就出現在了金殿上。

莫少珩邊支“房子”邊講解道。

“在東唐之東,有這樣的一個民族,他們擁有十分遼闊的草原,所以他們以放牧為生,居無定所。”

“他們看似一年四季在不同的地方飄零,但他們也是有房子的。”

“他們稱他們的房子為帳篷。”

“正如大家所見,就是用布所做。”

金殿上的“房子”越來越大。

那折疊的杆子將布撐起來以後,看上去還挺好看。

莫少珩繼續道,“為難民修建房屋,耗費實在太大,可以說肯定不可能。”

“於是我就想到了那個遊牧民族的帳篷。”

“若是難民應招修建運河,需要流動做工,這樣的帳篷也是最合適的。”

“大家看,它可以隨時都搭建起來,也可以隨時都拆成一團,抱著就走,看似挺大的房子,其實擠壓成一團之後,也就這麼點大,十分方便。”

“難民們現在最苦的就是風吹日曬,帳篷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帳篷的布料是最廉價的麻布,我北涼的麻布產量一向都十分豐足。”

“麻布經不起雨水侵泡,容易壞掉,但偏偏我北涼少雨,隻要在雨來時及時將帳篷收起來,問題也不大。”

“諸位大人不妨進帳篷看看。”莫少珩指著已經搭好的“房子”說道。

眾人:“……”

彆說,還真有不少感興趣的人,一臉好奇地向帳篷走去。

帳篷居然有門,拉開,裡麵也特彆空曠,麻布不透光,正好能遮擋烈日,如果搭建在一些遮蔭的地方,就更好了。

嘖嘖稱奇。

這“房子”竟然給人一種還不錯的感覺。

若是平時外出郊遊或者露宿,應該都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和真正的房子比起來也肯定是無法比的,但難民的情況特殊,也講究不了那麼多了。

況且,莫少珩也說了,正適合修建運河流動做工的情況。

想一想,在修建運河的時候,還能隨時住進這樣的帳篷中,其實也挺幸福的。

金殿上就變得熱鬨了起來。

每次莫少珩上朝,總能將金殿變得有些不一樣。

這時有人問道,“這帳篷看起來倒是不錯,也方便,隻是……難民這麼多,提供帳篷的話,對朝廷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的確,一頂帳篷或許不值錢,但數量一多,那就不一樣了。

莫少珩:“……”

這位大人難道還想一毛不拔不成?這可是在解決難民的問題,哪朝哪代有一毛不拔就解決掉難民為題的?

莫少珩沒理會,這時候又有人對他口中的遊牧民族特彆感興趣,“當真有沒有固定居所,住在這樣的房子裡麵的民族?”

莫少珩答道,“當然,不信你去問問東唐皇子李垣,他應該就知道,彆小看這個遊牧民族,東唐被稱為上國,但也經常被這個遊牧民族騷擾,拿他們沒辦法。”

這下可引起了不少人的驚訝,“當真?一個居無定所的民族還敢騷擾東唐?”

莫少珩說了一句,“他們養出來的駿馬比東唐的還好,養出來的牛羊那是一片一片的,不過他們也有他們自己的問題。”

莫少珩咳嗽了一聲,趕緊打住話題,他覺得這些大人似乎對這種事情特彆感興趣。

說道,“諸位,我這房子,不對,我這帳篷如何?”

在莫少珩口中,這帳篷已經有了它自己的故事。

彆的民族都能以此為流動的居所,他北涼情況特殊的難民又有什麼好挑剔的。

況且,這帳篷他們看著也的確不錯。

以他們北涼的天氣,哪怕是冬天,在帳篷裡麵多放一床被子,都未必會冷。

“我覺得不錯,再怎樣也比卷縮在城牆下要好。”眾人小聲討論了起來。

“洵地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收回,不可能將難民一直擱置不管,又沒人力和物力給他們修房子,這帳篷倒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這時聖人直接讓人計算費用,和收購各地的麻布的可行性。

等結果出來,大致的費用雖然不算少,但完全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畢竟其他方案,都比現在這個花錢。

也有官員道,“我北涼本就囤積得有不少麻布,這也是麻布價格低廉的一個原因,如今正好排上用場。”

“如此,竟然真的能給洵州難民一個住宿。”

眾人不由得看向莫少珩。

其實何止是一個住宿,還因時製宜地解決了修運河時流動住宿的問題。

一石二鳥。

莫少珩正在給大家演示怎麼將帳篷收起來。

最後看到的就是,被捧在手上的一疊大布團。

眾人:“……”

也忒方便了一點。

這時聖人開口了,大概是讓各部門擬一個具體的章程出來。

也就是說這件事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基本可以敲定了。

莫少珩的箱子裡麵,正好裝著各種圖紙,取出來一並給了工部尚書。

等安靜下來,有人問道,“世子當日說的是兩件事情,不知道關於難民孩子的問題?”

莫少珩說道,“這個問題就稍微複雜了一點,但我鎮北王府已經決定賣掉一部分良田來幫難民養孩子了。”

噗!

場上的百官愣是沒忍住。

鎮北王府現在就靠那些良田維持貴族最後的體麵了吧?

莫少珩居然說他鎮北王府要賣掉一部分良田?

莫少珩心道,良田的確不錯,但北涼有明文規定,良田隻能用來種糧食,這是因為北涼缺糧,所以定下的限製,本也是好的。

但它也限製了收入。

而莫少珩他在他的那些鋪子上麵吃了虧,至今還沒什麼生意,所以他得另辟蹊徑。

眾人心道,就算莫少珩將鎮北王府的所有良田都賣掉,那也不可能達到幫難民養孩子這個目的。

莫少珩一笑,又開始從箱子裡麵取東西出來,侃侃而談了起來。

這樣就過去了整整一個上午。

至於最終的結果……

聖人已經派人去告知今天等在城外的難民了,“若是朝廷給他們住宿,給他們養孩子,他們是否願意以工代賑,以工代稅去修建運河。”

甚至還專門說道,“此次征工,全憑自願。”

不願意的也能得到朝廷的救濟,畢竟都是北涼的百姓。

當然,肯定是吃不飽的,勉強不死人吧,以前朝廷救濟難民就是這麼做的,這次有了東唐借的糧食,自然能寬裕不少,但那是給應招的工人和他的家庭的。

下了朝,莫少珩走得特彆慢,大概等趙棣走到他身邊,莫少珩說道,“要不要將你家的良田也賣掉一些幫難民養孩子?”

趙棣:“我家鋪子生意好。”

不用賣田。

莫少珩:“……”

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

莫少珩還沒答,這時候,上議大夫範寇的聲音在旁邊想起,“我家良田有點多,也準備賣點。”

莫少珩:“……”

作者有話要說:  (下章講養孩子的問題,這章字數爆了。)

還沒有收藏肥皂預收文《異界代購》的,麻煩收藏一下。

感謝在2021-09-04 14:24:28~2021-09-05 12:55:4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鵷雛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硯彌 20瓶;與非非想看文 13瓶;淡定的靚 10瓶;水琉璃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